由于大伯的去世、周延铮和王小磊的加入,让养猪场的人口结构有了变化,也意味着力量需要重新调配。
方牧摊开一张画满“正”字的纸。
那是过去三个多月里,方牧四人执岗时轮流趴在墙头记下的丧尸出没次数。
数字清晰记录着: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这中间的丧尸出现的次数只有4次,而且大多数都是因为阴雨天时候出现的;
而晚上八点到早晨五点这九个小时里,红色的“正”字密密麻麻,足足27次!
尤其集中在病毒爆发后的最近两个月,石料厂附近简直成了丧尸的夜游场。
“晚上是丧尸出现的主要时间,不能松懈,还是由我们来守夜。”方牧指着数据,“但白天,特别是中午前后这几个钟头,风险小很多。”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女性——李穗岁、张薇、王子涵、汪玥,还有大伯母和方牧母亲。
“我想让穗岁、张薇还有王子涵你们三个,加入到中午的值岗名单中。”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样既能锻炼你们偶遇少数丧尸的应对能力,也能将部分养猪场的男性劳动力释放出来,在中间这段时间进行劳动。”
周延铮提出参考部队的站岗排班:“晚上七点到早七点,十二个钟头太长。分成两班,凌晨一点换岗。八个男人,两两一组,正好四组轮换。”
实际上,中午站岗也并不是很累,相比较顶着烈日耕作、和去后山捡拾柴火来说,执岗相当于是休息了。
没人反对。
新的值班表很快在低声讨论和圆珠笔划动中定了下来。
......
第二天,很久没有不用执岗的方牧一早就起来了。
推开吱呀作响的铁皮门,一股带着露水和草木清气的凉风灌进来,冲散了屋里的浑浊。
他深吸一口,抬眼望去。
东方天际通透出蔚蓝底色的天空,是个好天。
方牧估计今天中午估计就可以行动了。
但在这之前,方牧还想制作一些简易的防御装置。
昨天他特意问了周延铮和白池近身搏斗时最怕什么。答案一致:被那些东西抓破皮、咬一口,哪怕隔着衣服。
所以他决定制作一些四肢和躯干的简易防护,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被丧尸咬伤或者抓伤的可能性。
材料是现成的。
他脑子里蹦出饲料间角落里堆成小山的那种厚实的,外面喷印着粉红色的塑料桶,还有码放整齐的空蛇皮袋,可以切割这些塑料桶作为一些护甲和臂甲之类的。
洗漱完,他叫上白池,两人径直朝养猪场走去。
空气微凉,清晨的寂静里只有脚步声和远处隐约的猪哼。
快到养猪场,两人遇到了李穗岁。
她揉着眼睛,头发随意挽着,身上套了件外套,明显是刚起不久。方牧看了眼腕上那块手表,这是从鬼手杜手中缴获的,才六点二十出头。
“怎么不多睡会儿?离你换岗还早。”方牧关心地询问。
李穗岁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眼角挤出点泪水:“睡够了。方叔年纪大了不适合熬夜,江子轩又在长身体,我能早点就早点去了。”她语气平常,带着点刚睡醒的微哑。
“别太逞强,”方牧看着她眼下的淡青,“排班排好了,就是让大家都能缓过来的。”
“知道啦,”李穗岁笑了笑,冲他摆摆手,“别忘了我的早饭!”
“记着呢,肯定给你带一大碗。我们去做外出要用的东西,先走了。”方牧也挥手,和白池拐向饲料间。
打开饲料间的大门,一股混合着饲料粉尘的空气涌出。
两人熟门熟路地拖出四个空的大号粉色塑料桶,又抱了一摞厚实的蛇皮袋,转身走向那片被烧了半边的厂房。
这里早已成了他们的露天工坊,满地散落着锯末、碎木和工具。
目标明确:先做护住躯干的前后甲。
方牧抄起一把钢锯,白池扶稳桶身。锯齿啃咬塑料的声音尖锐刺耳,白色的塑料碎屑簌簌落下。
很快,一个桶被纵向剖成两半。
桶壁很厚实,带着弧度。
“先锯出个大概样子,”方牧放下锯子,抹了把额头的细汗,“拿到火堆那边烤软了,才好塑形贴合身体。”
两人又抄起大号剪刀和粗齿锉刀,对着锯开的塑料片边缘修修剪剪,特别是肩膀和腋窝的位置,反复比划,确保抬臂挥砍时不会被坚硬的塑料边缘卡住或磨破皮。
他们翻出几件实在破得没法穿的旧衣服和饲料袋,用胶水仔细地粘在塑料甲内侧作为缓冲衬垫,确保撞击时能减少对躯体的伤害。
接下来是连接。
蛇皮袋被裁成三指宽的布条,几条拧成一股,再像编麻花辫一样编紧。很快,几条坚韧的“绳索”成了。
两条做肩带,用粗铁钉在塑料甲边缘烧红烫出孔洞,穿过去,系死结固定在前胸甲上缘两侧和后背甲对应位置。
又在胸甲和背甲的左右侧边缘同样烫孔,用绳索穿过,收紧后在身体两侧打结。
白池套上试了试,让方牧帮着调整松紧,既要勒得结实不晃荡,又不影响呼吸和手臂活动。
紧接着就是四肢防护甲的制作。
手臂和小腿的防护桶同样纵向剖开成半圆筒,弧度刚好贴合。边缘用砂纸仔细打磨,防止锋利的塑料毛边割伤皮肤。
内衬同样粘上缓冲层。在护甲片的两端外侧烫孔,穿上编好的绳索作为绑带。
手腕和脚踝一条,肘部和膝盖上方一条,中间再加一条加固。
将绑带一端固定在一个孔上,另一端穿过肢体另一侧对应的孔,然后拉紧固定。
这样一套简易的护甲就制作完成了。
白池套上全套护具,原地蹦跳了几下,又做了几个挥砍格挡的动作,调试了几个位置绳子的长度。
护甲随着动作发出硬塑料摩擦的咯吱声,但并不妨碍行动。
“成了!”他眼睛发亮,屈起手臂,用小臂外侧的护甲狠狠撞向旁边一根半焦的木头柱子。
咚的一声闷响,木头屑飞溅,护甲上只留下道浅白印子。“不错!能起到防护的作用,起码在遇到丧尸的时候敢用一只手臂去抵挡一下,让另一只手腾出空间进行打击。”
这时,大伯母的呼唤远远传来:“吃饭咯——!”声音穿透清晨的宁静,到了吃饭的时间,也就是九点左右。
前半夜值守的周延铮和王小磊也揉着眼睛从宿舍里钻出来,打着哈欠往灶房走。
看到白池身上那套粉红配色的塑料盔甲,周延铮脚步顿住,走上前捏了捏胸甲,又屈指敲了敲。
“防护性不错,”他点点头,目光扫过白池暴露的脖颈、关节,
“就是这些地方太脆。要是能把脖子护住,关节处加几块活动的甲片,再弄个结实的头盔,就是简易版的中世纪盔甲了。需要穿越危险地区的时候,能顶大用。不过这次外出,轻便为主,这套够用了。”
“周班长、磊哥,吃完饭你们也赶紧做一套,”方牧一边解身上的绑带一边说,“计划不变,今天中午出发。”
“这么快,那得抓紧时间了。”王小磊低声说道。
方牧盛了两大碗稠粥,又夹了小碗咸菜和锅盔馍,端着走向新墙。
李穗岁正抱着她的长柄钢叉,靠坐在墙边搭建的遮阳棚下的阴凉里。看到他来,眼睛弯了弯。
两人靠着冰冷的石墙,埋头快速扒饭,碗筷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吃完饭,准备外出的四人立刻跑到厂房里面。
时间紧迫,锯子、剪刀、砂纸、布条齐飞,空气中弥漫着塑料加热后的微焦气味和汗味。
终于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方牧、周延铮和王小磊也各自套上了还带着余温的粉色护甲。
绑带勒紧,护具贴合着身体,莫名的带来一种沉甸甸的安全感。
每人背上一个结实的帆布背包,里面装有晒得发硬的猪肉干、几板的巧克力、原本留给守夜人当作夜宵的锅盔,还有几个装满凉白开的塑料瓶。
武器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方牧的钢矛、白池的厚背砍刀、周延铮带着一把调试好的自制pVc反曲弓和十根木箭,另一把留给郑凡应急使用,王小磊则是拿上钢叉。
当然白池和周延铮各自都将手枪带着,多余的那一把则是交给方牧父亲保管。
一行人沉默地走向石料厂门口停着的两辆车。
方牧和白池走向那辆缴获自秀才的灰色越野车,车身上还留着几道刮痕和干涸的暗色污迹,这次正好去汽修厂检修加固。
毕竟这次外出需要搬运的东西不少,无论是郑凡的越野车还是缴获鬼手杜的宾利,后备箱空间都显得有些不够,周延铮的皮卡就是很好的选择。
周延铮和王小磊便走向他们那辆沾满泥泞的皮卡。
在众人沉默而凝重的注视下,引擎轰鸣声打破了养猪场短暂的平静。
两辆车一前一后,碾过碎石和杂草,驶出石料厂大门,朝着未知的汽修店方向,一头扎进了外面那片危机四伏的寂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