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食堂的咸菜小菜大获成功,工人们的赞誉和后厨凝聚力的提升,让何雨柱在合营后的新轧钢厂初步站稳了脚跟。
然而,这股上升的势头,很快遭遇了来自“上面”的阻力——新上任的食堂总负责人,王有福。
这天上午,何雨柱正在后厨指导小陈腌制新一批萝卜皮,后勤科一个干事匆匆跑来:“何师傅,李副科长(李怀德)让您去一趟后勤处办公室,新来的食堂王主任到了,要见见各食堂的负责人,您是第一食堂班长,也得去。”
“王主任?”何雨柱放下手里的活计,心中了然。
食堂总负责人这个关键位置终于有人了。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干事去了后勤处。
推开后勤处办公室的门,李怀德正坐在办公桌后,脸上带着惯常的和煦笑容。
他旁边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胖子,穿着崭新的干部服,肚子将衣服撑得滚圆,油光满面的脸上堆着笑,一双小眼睛却滴溜溜地转着,透着一股精明和世故。
办公室还坐着另外两个陌生面孔,应该是第二、第三食堂的负责人。
“来来来,都到齐了。”李怀德笑着招呼,“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轧钢厂新任食堂总负责人,王有福主任!王主任以前在区里副食品公司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以后咱们全厂几个食堂的工作,就由王主任统一领导管理了。”
“王主任好。”何雨柱和其他两位食堂负责人一起打招呼。
“大家好!大家好!”王有福立刻站起身,热情洋溢地跟众人一一握手,轮到何雨柱时,更是用力晃了晃,“何雨柱同志!久仰大名啊!李副科长和工人们可都夸你呢!那咸菜点子,绝了!以后咱们轧钢厂的食堂工作,还得靠各位鼎力支持啊!”
他语气亲热,但那双小眼睛扫过众人时,带着一种审视和掌控的意味。
李怀德简单讲了几句支持王主任工作的话,便以还有会议为由先离开了,将空间留给了王有福和他的新下属们。
李怀德一走,王有福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多了几分领导的威严。
他清了清嗓子,坐回主位:
“各位,李副科长信任,让我来负责咱们轧钢厂的食堂工作。我呢,初来乍到,但规矩不能乱!咱们厂几个食堂,从今往后,必须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他特意强调了“步调一致”和“令行禁止”。
“首先,采购权必须集中!”王有福的小眼睛扫过众人,重点在何雨柱脸上停留了一下,“以前各食堂可能自己报计划,找采购,效率低还容易乱!以后不行了! 所有食堂的物资采购申请,无论大小,都必须先报到总务办公室(他指了指自己带来的一个年轻办事员),由我统一审核、签字批准后,才能交给采购科去执行!没有我的签字,一粒米、一滴油都不准进食堂!” 他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这等于彻底收回了各食堂,尤其是何雨柱这样有想法、有自主权的班长,在物资申请上的灵活空间,所有采购命脉被王有福一手掐住。另外两位食堂负责人面面相觑,脸色有些难看,显然也感到了权力的被剥夺,但没敢吭声。何雨柱面无表情,只是点了点头:“明白了,王主任。”
“明白就好!”王有福对何雨柱的“顺从”似乎很满意,但随即话锋一转,“何师傅,你是咱们厂的大厨,第一食堂也是标杆。我这刚来,需要尽快熟悉情况,树立起规范! 这样,你把第一食堂最近一个月的采购申请单、入库记录、咸菜制作的用料记录,都整理一份,送到总务办公室,我要看看你们之前的操作流程。另外,各食堂的人员排班、岗位职责,今天下班前也汇总报上来!”
他这要求,重点针对何雨柱的第一食堂,既是摸底,也是敲打和立威——我要看看你这个“标杆”以前是怎么做的,以后都得按我的规矩来!
“好的,王主任。”何雨柱应下。
“还有,”王有福站起身,背着手,“光看材料不行,我得去实地看看。何师傅,带我去你们第一食堂转转。其他两位,也回各自食堂做好准备,我随后就到!”
王有福在何雨柱的陪同下,大摇大摆地走进第一食堂后厨。
正是备菜的忙碌时段,他背着手,挺着肚子,像个巡视领地的土皇帝,在后厨里踱步,东看看西摸摸,不时拿起一根菜挑剔地看看,或者掀开锅盖煞有介事地闻闻味道。
“嗯,卫生…马马虎虎。”
他点点头,随即走到老王负责的炖菜大锅前,拿起长柄勺用力搅了搅,看着锅里明显油星不多的菜汤,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声音陡然拔高:“老王师傅!这炖的什么玩意儿?!清汤寡水的!咱们轧钢厂的工人兄弟,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就给他们吃这个?! 油呢?油水呢?!这像话吗?!”
老王被这突如其来的训斥弄得一愣,看了一眼旁边的何雨柱,闷声道:“王主任,采购批的油就那么多…”
“油不够?!”王有福猛地转向何雨柱,小眼睛瞪圆了,带着强烈的责备和“痛心疾首”:“何师傅!这就是你这个班长的失职!工人们的营养保障是第一位的!油不够,为什么不打报告?!为什么不向上级反映?!这不仅仅是菜的问题,这是思想问题!是对工人兄弟阶级感情的问题!” 他上纲上线,扣帽子的本事一流。
何雨柱心中冷笑,王有福这分明是借题发挥,拿他何雨柱开刀立威,给全厂食堂的人看!他平静地回答:“王主任,上周申请的五十斤猪板油,批下来只有三十斤。我们已经在最大限度的利用了。”
“上周是上周!”王有福大手一挥,显得无比“担当”和“关心工人”。
“现在是我负责全厂食堂了!规矩要立起来,标准也要提上去! 这样,何师傅,你马上重新打一份申请,猪板油…申请八十斤!要品质最好的!我亲自批! 咱们轧钢厂的工人兄弟,必须吃上油水足的饭菜!这个标准,就从你们第一食堂开始执行!”
他声音洪亮,仿佛在宣布一项重大惠民政策,目光扫过周围噤若寒蝉的后厨人员,脸上带着掌控全局的得意。
他就是要用这种“大方”的姿态,迅速树立起自己关心工人、雷厉风行的领导形象,同时将何雨柱之前的“节俭”和“变通”踩在脚下——看,我来了,标准就高了!
“好,我这就去写申请。”何雨柱没有争辩,立刻应下。
他看穿了王有福的把戏:用高额申请做幌子,既立威,又能在采购环节大做文章。
何雨柱很快写好了申请八十斤优质猪板油的采购单,递给王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