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雾裹着草叶的清苦漫进帐篷时,李铮正蹲在地上擦环首刀。刀身映着他的脸,眉峰间还凝着昨夜的月光——那月光照过“铁壁”二字的丝绸,照过案头的汉武帝手书,照得他心里发烫。

“将军,该去屯田区了。”稽粥的声音从帐外传来,带着股子少年人的轻快。

李铮应了一声,把刀插回鞘里。走出帐篷,晨光正好穿过晨雾,在地上织了层碎金。远处的屯田区飘着炊烟,老周的夯土杵撞在土块上的声音,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像一串摇响的铜铃。

转过土坡,首先看见的是屠耆。这匈奴少年光着膀子,后背晒得像块烧红的砖,锄头挥得呼呼作响,土块被翻得整整齐齐,比旁边的汉人农把式还熟练。他旁边站着周虎,老周的侄子,正拎着水壶喊:“屠耆,歇会!你昨天翻了三亩地,今天再翻,胳膊要断了!”

屠耆抹了把汗,咧嘴笑:“周哥,我不累——这土比漠北的沙软,翻起来舒服。”他接过水壶,灌了一口,又说:“昨天我梦见麦子熟了,金黄金黄的,比伊稚斜的帐篷还亮。”

李铮站在旁边,嘴角翘得老高。屠耆是上次战斗中投降的,名字是老周给取的——“屠耆”在匈奴话里是“勇敢的人”。刚开始周虎还对他有意见,说“匈奴人都是狼”,结果昨天屠耆帮周虎扶了个翻倒的种子筐,周虎就红着脸说:“这娃子,比我还能扛。”

“将军!”屠耆抬头看见他,赶紧放下锄头,双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我是不是翻得太慢了?”

李铮走过去,捡起块土块捏了捏:“翻得好,比去年的王二还强。”他指着远处的麦子地,“你看,去年这里还是荒草,今年都种上占城稻了——王老板说,这稻子一年能收两季,等秋天,你就能尝到自己种的新米。”

屠耆望着麦子地,眼睛亮得像星星:“将军,我能留在这里吗?我想种麦子,想养马,想和周哥一起守北疆。”

李铮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能——北疆是你的家。”

这时,王二的喊叫声从东边传来:“将军!中原的商队到了!带了蜀锦和占城稻种子!”

李铮转身,看见王二骑着匹黑马往这边跑,手里举着块蜀锦,颜色鲜得像朵绽放的牡丹。他的商队伙计们正从马车上往下搬东西,竹编的种子筐堆得像小山,陶瓷的碗罐碰出清脆的响声,折兰部的牧民围在旁边,伸手摸着蜀锦,眼睛都直了。

“王老板,这么早?”李铮笑着迎过去。

王二跳下马,把蜀锦塞给他:“将军,你看!这是蜀地最新的花样,折兰部的娜仁姑娘说,要给她的孩子做件新衣服!还有这占城稻种子,是我托长安的朋友买的,听说亩产比普通稻子高两倍!”他抹了把汗,又说:“路上遇到沙尘暴,耽误了两天,不然昨天就到了——你不知道,我的伙计们看见阴山堡的样子,都哭了,说去年还是个土堆,现在都成了大城了!”

李铮摸着蜀锦的纹路,想起去年冬天王二缩在帐篷里说“北疆太危险”,现在却把商队的重心全移到了阴山堡,心里像喝了杯温酒。他说:“王老板,这些种子分给屯田区的百姓,蜀锦分给折兰部的牧民,钱从我的军饷里扣。”

“将军说什么呢!”王二急了,“这些是我捐的!你帮我守住了商队,守住了北疆,我这点东西算什么?”他指着远处的学堂,“你看,阿古达的学堂里,我的伙计在教孩子们认汉字,折兰部的牧民在教孩子们骑射,这比赚多少钱都强!”

李铮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学堂的屋顶冒着炊烟,阿古达的声音飘出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接着是孩子们的声音,有汉人的奶气,有匈奴人的粗哑,还有折兰部的清亮,混在一起,像一串跳动的音符。

“将军!”阿古达突然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竹简,“我写了首新歌!你听:‘北疆有个李飞将,铁壁挡在阴山上,匈奴游骑不敢来,汉匈百姓齐欢畅!’”

李铮接过竹简,上面的字歪歪扭扭,但笔锋很有力,像阿古达跑起来的样子。他笑着说:“写得好!等秋天,我们唱着这首歌去打伊稚斜。”

阿古达跳起来,拍着手喊:“好呀!我要教所有的孩子唱!”她转身往学堂跑,又回头喊:“将军,今天中午我给你做馒头,放了折兰部的蜂蜜!”

李铮望着她的背影,听见学堂里传来“飞将军”的叫声,心里像揣了块暖炉。这时,稽粥骑着马过来,手里举着个令牌:“将军,朝廷使者到了!说是从长安来的,带了陛下的旨意!”

李铮眼睛一亮,赶紧往大门走。路上遇到阿史那,他正带着飞骑营的士兵训练,骑在马上拉弓,弓弦绷得像满月,箭“嗖”地射出去,正中靶心。看见李铮,他喊:“将军,你看!我刚才射了十箭,全中!”

李铮笑着点头:“不错,等朝廷的铠甲到了,你就能更威风了。”

走到大门前,看见一辆插着“汉”字旗的马车。车夫穿着黑色衣服,腰间挂着剑,车帘掀开,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人走下来,四十岁左右,脸膛发红,手里拿着个卷轴。

“李将军!”那人拱手,“在下陈敢,奉陛下旨意,前来传旨。”

李铮赶紧回礼:“陈大人请进,里面有茶。”

大厅里摆着几张粗木桌,上面放着茶碗和点心。陈敢坐下,接过茶,喝了一口,说:“陛下听说阴山堡胜利了,很高兴,让我带了嘉奖——铠甲五百副,兵器一千件,粮食一万石,还有陛下亲写的‘铁壁’二字。”他从怀里掏出卷轴,展开,“铁壁”二字苍劲有力,带着汉武帝特有的威严。

李铮接过,摸着上面的字迹,手指都在抖:“陛下的墨宝……我一定挂在箭楼上,让所有北疆人都看见。”

陈敢笑了:“将军,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几个匈奴人在屯田——是降兵?”

李铮点头:“是,上次战斗中投降的,我让他们留在了北疆。”

陈敢皱了皱眉头:“匈奴人素来反复,将军就不怕他们造反?”

李铮指着窗外的屯田区,屠耆正和周虎搬种子,折兰部的牧民在和汉人农把式聊天,孩子们在学堂里跑:“陈大人你看,他们在笑,在干活,在种麦子——要是想造反,怎么会这么认真?”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我觉得,匈奴人和汉人一样,都想过太平日子。伊稚斜抢了他们的牛羊,逼他们打仗,我们给他们土地,给他们饭吃,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陈敢望着窗外,屠耆刚好抬起头,看见李铮,挥了挥手。陈敢的眉头慢慢舒展开:“将军说得对,我刚才太偏见了。”

这时,外面传来周虎的声音:“屠耆,帮我扶一下这个筐!太重了!”

屠耆的声音:“来了!”

陈敢笑了:“看来他们相处得不错。”

李铮说:“陈大人要是有空,我带您去看看防御体系。”

他们走出大厅,往护墙走。路上,陈敢看见学堂里的孩子,有汉人的,有匈奴的,还有折兰部的,正围在一起玩弹珠。一个匈奴孩子举着弹珠喊:“我赢了!我赢了!”旁边的汉人孩子拍着手笑:“那你要教我骑射!”

陈敢问:“这些孩子都一起上学?”

李铮点头:“阿古达教他们认汉字,折兰部的牧民教他们骑射,汉人农把式教他们种地。”他指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那是娜仁的女儿,折兰部的,昨天刚学会写‘汉’字,高兴得哭了。”

陈敢望着孩子们,眼里满是温柔:“将军的融合政策,比我想象中好得多。”

走到护墙边上,李铮指着下面的狼爪石:“这些石头是特意凿的,匈奴的马踩上去会崴脚。”又指着护城河:“河里有铁刺,比伊稚斜的刀还尖,去年匈奴的马掉进去,连骨头都扎穿了。”他抬头望着箭楼:“上面有五十个弓箭手,都是神射手,阿史那昨天射了五十箭,全中靶心。”

陈敢蹲下来,摸了摸狼爪石,上面还留着上次战斗的血迹:“这些东西,真能挡住匈奴?”

李铮笑了:“上次战斗,匈奴的马踩上狼爪石,倒了二十多匹,不然他们早就冲进来了。”

他们走到飞骑营的训练场地,稽粥正在教士兵骑马。士兵们有的骑匈奴马,有的骑汉马,有的骑折兰部的“风马”,排成整齐的队伍,往远处跑去。陈敢问:“这些士兵都是什么人?”

李铮说:“有汉人,有匈奴人,有折兰部的,还有乌桓人——都是自愿加入的,为了守住北疆。”

陈敢望着士兵们,他们一起喊口号,一起拉弓,一起骑马,脸上都带着笑。他说:“将军的军队,比长安的禁卫军还团结。”

下午,他们回到大厅,陈敢喝了口茶,说:“将军,陛下准备秋天发动对匈奴的全面反击,让我问你,有没有准备?”

李铮眼睛一亮:“早就准备好了!铁壁已固,飞骑营已练熟,就等陛下旨意!”

陈敢笑了:“将军果然是血性汉子——陛下还说,要是需要什么,尽管跟朝廷说。”他停顿了一下,又说:“将军,我刚才看见,你的军队里有匈奴人,有折兰部的,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李铮拿起桌上的“铁壁”卷轴,说:“陈大人,你看这两个字——‘铁’是汉人的铠甲,‘壁’是匈奴的草原,折兰部的马,乌桓人的箭,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铁壁。”他望着窗外的屯田区,“去年冬天,这里还是荒草,现在都种上了麦子;去年匈奴来的时候,百姓们躲在帐篷里哭,现在都拿着锄头帮我们守堡——这就是融合的力量,比任何兵器都厉害。”

陈敢望着窗外,屠耆正和周虎翻土,折兰部的牧民正和王二的伙计搬种子,孩子们正和阿古达唱新歌,脸上露出了赞赏的表情:“将军,你是对的。北疆的铁壁,不是石头做的,是人心做的。”

晚上,他们一起吃晚饭。桌上摆着烤羊、馒头、青菜,还有王二送来的蜀酒。陈敢喝了一口酒,说:“将军,我回去会向陛下禀报阴山堡的情况。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

李铮举起酒碗:“陈大人,我敬你——敬陛下的信任,敬北疆的百姓,敬我们的铁壁。”

陈敢碰了碰碗:“敬铁壁!敬融合!”

酒液入喉,热辣辣的,像北疆的太阳,像融合的精神,像守着这片土地的信念。窗外的月亮升起来,照在“铁壁”二字的卷轴上,照在李铮的脸上,照在每一个北疆人的心里。

第二天早上,陈敢要走了。李铮送他到大门外,陈敢握着他的手:“将军,我相信,你能守住北疆。”

李铮点头:“陈大人路上小心。”

马车慢慢远去,李铮望着它的背影,转身看见屠耆在屯田区翻土,看见王二在和折兰部的牧民聊天,看见阿古达在教孩子们唱新歌,看见稽粥在训练飞骑营的士兵,脸上露出了笑容。

“铁壁已固,”他望着远处的阴山,“接下来,该准备反击了。”

旁边的稽粥问:“将军,陛下要打伊稚斜了?”

李铮点头:“是的,秋天的时候,我们要跟着陛下,把伊稚斜赶出漠南。”

稽粥攥紧了拳头:“我早就想打他了!他抢了我的马,杀了我的家人!”

李铮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们会为你报仇的。”

这时,阿古达跑过来,手里举着竹简:“将军,我又写了首新歌!你听:‘阴山堡上铁壁固,汉匈百姓齐相扶,飞将军来守北疆,匈奴不敢犯疆土!’”

李铮笑着接过:“写得好!等秋天,我们唱着这首歌去打伊稚斜。”

阿古达跳起来:“好呀!我要教所有的孩子唱!”

李铮望着她的背影,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想起汉武帝的“铁壁”二字,想起陈敢的话,想起大家的笑脸,想起融合的精神,想起“飞将军”的称呼,心里想:“飞将军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北疆人,是铁壁,是融合,是守着这片土地的信念。”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