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岳麓书院的清晨,被一种不同寻常的躁动打破了往日的沉静,深秋的阳光透过渐疏的林木洒下,带着暖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紧张与兴奋。

因为今日,非同寻常。

所有学子,无论甲乙丙班,甚至许多已中举、仍在书院攻读以求进士功名的往届生,以及闻讯从其他地方赶来的部分学子。

全都早早起身,洗漱整理,换上最体面的青衫,怀揣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朝着书院最大的露天讲堂广场涌去。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那场面,竟比院试放榜时还要壮观几分。

低声的议论、兴奋的喘息、整理衣冠的窸窣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嗡嗡的背景音。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着期盼、敬畏,以及一丝生怕错过什么的急切。

李昭一边踮着脚往前瞅,一边压低嗓子对王明远说:“我的娘哎!这人也太多了吧!甲乙丙班的都来了不说,我怎么瞅着还有好多穿着便服、看着年纪比咱们大不少的师兄?他们不是早就中了举人,这会闭门苦读准备将来的会试吗?怎么也全都跑出来了?”

王明远也被这阵势惊了一下,闻言点点头,声音还算平静,但眼神里也带着光:“嗯,是来了很多往届的师兄。周老太傅的名头太大了,能得他老人家一句点拨,说不定就能少走几年弯路,谁肯错过这机会?”

最后,两人好不容易才在靠后的位置找到了两个勉强能看清前方高台的蒲团。

随着开课的临近,李昭此刻激动得脸颊泛红,不停的来回张望:“甲班那几位眼高于顶的才子早就抢到最前面去了!哎,明远兄,你说周老大人待会儿会不会看到咱俩啊?”

王明远心中同样不平静,但他性子内敛,只是深吸了口气,目光沉静地望向远处那空无一人的高台:“安心坐着吧,宴之兄。此等场合,能聆听教诲已是幸事,不必强求其他。”

他虽如此说,袖中的手却不自觉地微微握紧。

那篇他耗费了数个日夜、反复修改打磨、自觉已臻目前最佳水平的文章,早已交了上去。能否入得那位大人物的眼,他并无十足把握,但期待总是有的。

就在众人引颈期盼,几乎要按捺不住时,广场入口处忽然安静了下来,如同潮水退潮般,寂静迅速蔓延开来。

只见书院院长和几位教谕,簇拥着一位老者缓步而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为首的老者,身着一件半旧却极其洁净的深青色杭绸直裰,外罩玄色暗纹氅衣,须发皆白如雪,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皱纹深刻,仿佛镌刻着无数岁月与智慧。

他的步伐并不快,却极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某种无形的韵律之上。那双眼睛并不如何锐利逼人,反而沉静如水,深邃如古井,只是平静地扫过全场,却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与气度,让所有与之接触的目光都不自觉地微微垂下,心生敬畏。

无需介绍,所有人都知道,这位,肯定就是名动天下的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周时雍周老大人!

广场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唯有秋风拂过树梢的细微声响。

周老太傅在正中主位落座,院长与几位德高望重的教谕陪坐两侧。

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用那沉静的目光再次缓缓扫过台下黑压压的学子,仿佛要将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渴望的脸庞收入眼中。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平和,仿佛带着某种力量,稳稳地送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学子。”

仅仅四个字,便让所有人的心神为之一定。

“老夫致仕归田,已有三载。今日重登讲堂,见诸君眉眼间,皆有‘求仕’之切、‘向学’之诚,心下甚慰,亦颇多感慨。”他语气平和,如同与晚辈闲话家常,却字字叩击在心扉之上。

“世人皆道,科举乃‘登云之梯’。此言不虚。然,多数人只教诸君埋头背诵注疏,反复研磨策论格式,却鲜少有人能说清:科举所考,究竟为何物?所选,又为何等人材?”

他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老夫今日,便倚老卖老,以数十年读经、为官之些许浅见,与诸君浅聊三件事。此三事,皆与科举息息相关,更与诸君未来立身处世、报效朝廷之根本息息相关。”

台下学子无不屏息凝神,竖耳倾听,生怕漏掉一个字。

“其一,便是经义之道。”

周老太傅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力量:“诸君备考经义,多喜下苦功,将前人《四书章句集注》逐字背诵,甚者,连某句注疏出自某卷某页,皆能记忆无误。此乃苦功,是根基,老夫深知其不易,亦肯定其价值。”

话锋随即一转:“但若止步于此,则未免落入下乘。经义之真义,绝非死记硬背便可穷尽。

老夫曾见一考生答卷,题目出自《论语》‘政者,正也’。其通篇皆引前人注疏‘政以正人,故必自正始’,字句工整,无一错漏。

然,通篇读完,竟无一句谈及‘今日之正,当如何行?何处正?又如何正?’此类答卷,纵是字字珠玑,无懈可击,至多可得‘合格’,难获‘拔萃’之评。”

“为何?”他目光扫过台下许多面露思索甚至恍然的学生。

“因朝廷科举考校经义,根本目的,在于考察诸君能否融会贯通,以圣人之大道,解析当世之困局,提出可行之策。

譬如考题若为‘民为邦本’,诸君不可仅止步于写下‘《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更需深思:今日我大雍,民之困苦在何处?

是江南赋役不均,佃户终年劳作不得温饱?还是西北边陲,天灾频仍,流民失所无依?

多见学子引用注疏写道轻徭薄赋,设立义仓、平稳粮价等字面之策,但若他日尔等为官一方,又当如何运用‘轻徭薄赋’之策以解民困?如何设立义仓、平稳粮价以安民心?

这些,绝非注疏中之死文字,而是老夫当年在地方为官时,灾情发生后亲眼见老农因灾后税赋鬻儿卖女、流民沿街乞食哀鸿遍野后,方真正体悟之‘民本’真义!”

他的声音并不激昂,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压在每个学子心头。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