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林昭然回到补遗讲学馆时,案头的《天下静学录》还摊开着,墨迹未干的“三百六十七处讲舍”几个字在烛火下泛着暗金,像被夜露浸透的旧铜。

窗外传来更夫敲过五更的梆子声,一声一声拖得悠长,仿佛从记忆深处浮起。

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书页边缘,纸面粗糙的纤维刮过指腹,耳中仍回响着朱雀街头人群的惊呼——那些因“神异显文”而发亮的眼睛,此刻倒成了悬在她心口的秤砣,沉得让她呼吸微滞。

“沈阁老最恨‘怪力乱神’。”她对着烛火轻声道,声音里裹着夜露般的凉,“他若要清源,第一步必是坐实这墙是人为,再顺藤摸瓜,把咱们的人一个个揪出来。”

门帘被风掀起一角,柳明漪抱着半卷绣样进来,发间还沾着星子似的草屑,衣角带着西市茶棚的烟火气。

她将绣样摊开,正是前日盲童阿福摸过的墙文拓本,丝线绣出的“大学之道”在月光下泛着暖绒绒的光,像是冬夜里呵出的一口气,温软地落在纸上。

“方才在西市茶棚,听几个老学究说,太医院的人都去测墙根的土了,说要查是不是掺了什么秘药。”她的声音低下去,指尖轻轻抚过“道”字的末笔,那根红线微微翘起,像一道未愈的伤口。

林昭然伸手抚过绣样上的“道”字,丝线扎得她掌心微微发疼,那痛感一路窜上心尖。

她闭了闭眼,听见远处巷口有孩童哼着不成调的《诗经》,断续如风中残烛。

“去传我的话,召七州联络人今夜来聚义堂。”

柳明漪的手顿在绣样上,绣针“叮”地掉在案几,滚落至“之”字旁,像一颗骤然坠地的星。

她抬头望向林昭然,眼中映着跳动的烛火:“先生是要……”

“归尘令。”林昭然从袖中摸出一方青竹印,正是补遗讲学馆的信物,印身沁着寒意,触手如冰。

“所有参与显字、传书、绣谱的人,三月内必须回归本业,不得再以‘教者’自居。”

绣样在柳明漪膝头轻轻颤动,她忽然抬头,眼底映着烛火,声音微颤:“前日阿福还说,要跟着先生学完《孟子》。”

“正因为他要学。”林昭然将青竹印按在归尘令上,朱砂染透纸背,像一滴凝固的血,“若人人都觉得只有‘林昭然的先生’能教,那这墙倒成了新的枷锁。等他们回到米行、绣坊、铁匠铺,在秤杆上教算筹,在绣绷上学《诗经》——”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晨光如薄纱拂过檐角,“那时候,墙里的字才真正活了。”

柳明漪突然起身,绣样落在地上也顾不得捡。

她走到林昭然身后,替她理了理被夜风吹乱的发绳,指尖触到她后颈的凉意,像摸到了一块深埋地下的陶片。

“我这就去传信。”她低声道,“先生,你昨晚又没合眼吧?”

林昭然正要说话,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黎明前最后的寂静。

孙奉掀帘而入,腰间的铜铃撞出碎响,像一串惊梦的符咒:“沈阁老动了工部!卯时三刻拆墙三尺,说是要查地基!”

林昭然霍然站起,青竹印“啪”地落在归尘令上,震得烛火一晃,影子在墙上裂成两半:“走!”

朱雀街的墙下已围了一圈匠人,晨雾未散,湿气凝在眉睫,像一层薄霜。

沈砚之的玄色大氅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背着手站在新掘的土坑前,晨露打湿了他靴边的暗纹,连指尖沾的泥都凝着冷意,仿佛他本身就是从寒夜里走出的一块碑。

林昭然挤到人群边缘时,正听见匠头颤声汇报:“大人,墙基里埋了好些陶片!”

土坑里的陶片被小心捧出,林昭然一眼便认出——那是去年冬夜,她带着学子们在护城河滩烧的陶胚,每个参与讲学的人都刻了一句经义。

此刻这些陶片沾着湿土,有的刻着“有教无类”,有的是“民为贵”,最底下一片极小,刻着个“问”字——那是她特意留给自己的,取“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意。

她蹲下身,指尖触到那片“问”字陶片,泥土的凉意顺着指缝爬上来,仿佛听见了那一夜炭火噼啪、阿福的盲杖磕在冰面上的声音:“先生,烧这些做什么?”

“等它们在墙里睡够了,就会替我们说话。”她当时答。

沈砚之接过那片“问”字陶片,指腹缓缓摩挲刻痕,动作极轻,像在抚摸一段旧梦。

林昭然看见他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像被风吹动的竹帘。

他忽然抬头,目光穿过人群直刺过来,林昭然下意识后退半步,却撞进身后阿福的盲杖。

“先生?”阿福摸索着抓住她的衣角,指尖带着孩童的温热,“是墙里的字在说话吗?”

沈砚之的目光软了软,又迅速冷硬如霜。

他将陶片轻轻放回土坑,对匠头道:“原样封回,覆土植草。”

匠头愣住:“那……那墙根的显文?”

“立块小碑。”沈砚之转身时,玄色大氅扫过土坑边缘,带起一阵微尘,“上书‘此下有文,非人力所灭’。”

林昭然怔在原地,指尖冰凉,仿佛听见冬夜里陶胚开裂的声音。

她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记起前日他肩头那片梧桐叶——原来他早把墙里的秘密看得透透的,却偏要留着这把火。

“先生,孙公公让我给您带话。”阿福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递过来时指尖还沾着芝麻糖的甜香,“他说《墙根显文图》已经送到内廷了,题的是‘地出文脉,民心思教’。”

林昭然拆开油纸,里面是幅未干的画稿:晨雾里的墙,盲童摸字,沈砚之站在人后,衣袂翻飞如松。

她指尖抚过画中沈砚之的眉眼,忽然明白孙奉的算计——借“河图洛书”的吉兆堵住沈砚之的嘴,让皇帝亲自给“墙文”正名。

可她也明白,沈砚之不是被堵住了嘴,而是默许了这场交易。

三日后清晨,丹墀石阶沁着薄霜,林昭然捧着《天下静学录》缓缓跪下。

昨日烧尽的陶胚灰烬,今晨已在太庙香炉里化作青烟,随风飘向宫墙之外。

皇帝的批文随着《墙根显文图》传下:“留档太史局,传之后世。”

沈砚之在玉阶上低声道:“他留的是图,我留的是土。”

那声音轻得像一片叶落,却重重砸在她心上。

直到槐花落尽那天,一只信鸽扑棱着撞进窗棂,爪上系着块冻硬的油布包——打开竟是裴怀礼从雁门捎来的信。

信末只写了一句:“过雁门时,见一村将废弃祠堂改为‘无名书屋’,檐下悬着块木牌,写着‘墙会说话,因人心在喊’。”

她望着信纸上的墨痕,指尖触到纸面的粗粝,仿佛摸到了北地的风沙。

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夜,自己裹着破棉袍蹲在护城河滩烧陶片,阿福的盲杖磕在冰面上,问:“先生,烧这些做什么?”

如今这些“睡够了的陶片”,竟在雁门关外长成了“无名书屋”——没有匾额,没有先生,只有孩童蹲在沙盘前,用炭条一笔一画描摹着不知从哪传来的字句。

“先生。”柳明漪掀帘的动作比往日轻了三分,怀里抱着一摞粗麻装订的小册子,“河北的信差刚到,说赵州有村塾把咱们的《劝学篇》编成了谜语书。”她抽出最上面一本,翻到中间页,墨色未干的字迹还带着松烟味:“何物头角生,不向庙中行?破土方见日,风雨亦能鸣?”

林昭然接过册子,指尖扫过“笋”字旁的小注,那字迹竟与她当年批注的笔锋相仿。

“柳娘子。”她忽然抬头,眼尾的细纹里浮起点笑意,“去挑二十个手巧的绣娘,把这些谜语绣在肚兜、门帘上。再让孙奉的小徒弟们去勾栏瓦舍说评话,就讲‘小秀才猜谜破哑谜’的故事。”

柳明漪的绣针“叮”地落在册页上:“先生不是最怕……”

“最怕什么?”林昭然将谜语书举到烛火前,影子在墙上晃成歪歪扭扭的“学”字,“最怕他们说咱们‘妖言惑众’?可当‘学’字藏在谜语里,缝在针脚里,唱在童谣里——”她轻轻合上册子,“就像种子裹在果肉里,谁要摘果子吃,就得先咽下半粒种子。”

柳明漪突然笑了,眉梢扬起的弧度像春初的柳叶:“我这就去办。对了,今早西市的王屠户家小子还追着我问‘何物白似雪,磨碎能煮月’,原是说‘米’,倒把他娘的米缸翻了个底朝天。”她转身时,袖中掉出半块芝麻糖,是方才哄阿福时塞的,糖纸在地上洇开块浅黄的印子,像一滴凝固的阳光。

林昭然弯腰捡起糖纸,指尖触到糖粒的粗粝,忽然想起幼时母亲曾说:“糖虽小,也能暖一夜。”

她将糖纸轻轻压在归尘令上,仿佛压住了一段无声的誓言。

窗外的更鼓声突然变得急促,三更梆子还没敲完,程知微便撞开了门,腰间的记事木牌撞得叮当响:“首辅大人差人送了刻本过来!”他怀里抱着部簇新的《补遗讲录》,封皮是内廷特用的洒金宣,“说是按先生历年讲学语录誊抄的,分赐皇子和宗室讲官。”

林昭然的手在封皮上顿住。

洒金宣的触感像极了沈砚之靴边的暗纹,凉而沉,仿佛握住了权力的脉搏。

她翻开第一页,赫然是自己去年在太学讲《论语》的记录:“‘有教无类’非废礼,是礼当养人,而非人当殉礼。”字迹工整得近乎刻板,连她当时因咳嗽中断的半句“譬如——”都被补全了,用的是沈砚之惯用的瘦金体。

“这是要把我的话钉在金銮殿上。”她低声道,指腹蹭过“殉礼”二字,那两个字像刀锋划过皮肤。

烛火突然跳了跳,将“礼当养人”四个字投在墙上,影子里竟有裂痕,像一道未愈的伤。

程知微的喉结动了动:“方才送书的小黄门说,首辅大人特意交代,要‘原样刊刻,一字不删’。”他从袖中摸出片枯叶,叶梗泛着暗红,“这是书匣里掉出来的,背面有刻痕。”

林昭然接过叶子,对着烛火照。

叶底的刻痕细如蚊足,却清晰可辨:“你不在了,碑才立住。”

她猛地抬头望向窗外,风吹动归尘令的纸角,像一面降下的旗。

忽然记起昨夜梦中,自己站在一座无字碑前,身后站满了不戴冠巾的百姓,齐声诵读《大学》。

原来所谓“立碑”,不是纪念死者,而是宣告生者的自由。

更鼓敲过四更,林昭然独坐在密室里。

《补遗讲录》摊开在案头,洒金宣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倒像是块未刻完的墓碑。

她提笔想写些什么,墨迹却在“沈砚之”三个字上晕开,像滴落在雪地里的血。

窗外的风卷着旧叶打旋,那片刻着字的叶子正躺在窗台上,叶尖指向案头的归尘令——三百六十七处讲舍的联络人,此刻该已散入市井,成了米行的账房、绣坊的师傅、铁匠铺的学徒。

“他收了我的人,却发了我的书。”她对着烛火轻声道,影子在墙上与墨迹重叠,“是要我看着自己的思想活过自己,还是要我亲眼见着,这碑立起来的时候,我就得躺进去?”

烛芯“噼”地爆了个花,火星溅在《补遗讲录》上,烧出个极小的洞。

林昭然望着那洞,忽然想起阿福摸墙时的表情——盲眼的孩子笑着说“墙里的字在说话”,可他不知道,说话的从来不是墙,是那些在墙里埋陶片的人,在绣绷上绣经义的人,在沙盘上画字的人。

他们活一天,这墙就多说一天话;他们散作星火,这墙便成了燎原之势。

窗外传来更夫敲五更的梆子声,林昭然的手指抚过叶底的刻痕。

她忽然明白,沈砚之要的从来不是杀她,而是要她亲眼看着,当“林昭然”三个字从讲舍的牌位上撤下,当“补遗先生”的名字被拆进谜语、缝进针脚、唱进童谣,那时立起的碑,才真正刻着“有教无类”四个大字——不是她的碑,是天下人的碑。

她吹灭烛火,最后一缕青烟缠绕着火星升起,像一句未说完的话。

黑暗中,那片梧桐叶静静躺在掌心,刻痕如脉搏般微微发烫。

外头更夫敲过了五更,新的一天正从城东的磨坊传来第一声碾米响。

她起身,轻轻合上《补遗讲录》,指尖抚过封面上那个被烧出的小洞——它正对着“学”字的心口。

明日,她要去见沈砚之。

不为争辩,也不为感激。

只想把这本书放在他案头,然后轻声问:“您要立的碑,可还缺一块……活人的基石?”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穿书之反派儿子九岁半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小生问道之九天逆世崩铁:我真不是秩序太一觉醒八三,嘴碎丈夫冷脸洗内裤野性难驯相亲当天我闪婚了豪门继承人修仙而已,只复仇不搞纯爱嫁糙痞军官!娇软美人顶不住了我的现实女友恋上我的游戏女友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什么温柔万人迷竟然还吃香在年代文里手握空间称王称霸穿成虐文女主,都别想逼她走剧情春来江山笑我在清园肆与大佬结盟流金岁月:开局女神就倒追?海贼王之天龙人的荣耀猎罪图鉴:我能看见破案提示天补舍行次元行者:从火影到无限绝区零:系统商店怎么越来越怪火影千手传说之龙威崛起养猫逗狗让我爱情事业双丰收李丽精灵:重生之我在合众当教父快穿:宿主手持空间一心囤货无限惊悚:我在恐怖游戏里杀疯了一个不正的出马仙帝凰策:魏璎珞的乱世抉择平山随快穿之相见未识假面骑士:另类魔王的旅行小夫人会玄学,携崽炸翻豪门六皇子快追,阮小姐又上战场了【追金主火葬场】我跪等哥哥回头卡牌:用三国卡组给对手带来啸容穿书!女主保镖成了我的菜!轮回恋曲:遗忘的秘密女散修修仙实录心声暴露后,炮灰团被我骂傻了年代文炮灰女配亲了前对象他哥后高律师又在偷偷吃醋这家事务所不太正经星辰夜晚CF外挂上交:大哥只想保护人类从斗罗开始的秋冥山组织我,熊猫!骑东北虎摆摊直播爆红万里晴空说我假冒神明,我雕刻敕封人间
博看读书搜藏榜:君意洽废柴逆天,废物小姐竟是全系天才娘娘不在乎血族琴酒,在线自闭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社恐女修靠网游在修仙界生存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现实世界走出的宗师快穿之每个世界都在发疯万千眷侣王爷痛哭,王妃画风逐渐走歪一笙慕君快乐系球王,愁苦瓜迪奥拉腹黑大佬家的小祖宗甜化啦!全能门将觅香茅山道士传奇2从东京开始的武圣美人今嫁嫁给万年老妖,想短命都不行穿成不受宠嫡女,我灭全家造反了超能勇士2温柔成瘾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死后在地府我和我死对头he了凡人修仙:我有扇能穿越的青铜门狼少女的童话之旅穿成恶毒后妈,努力养正小反派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长生:柳星海游记哇,老祖宗看我刷视频全都惊呆了COS瞎子穿越盗墓世界背景后豪门全员读心?缺德后妈创哭他们假千金一不小心养了反派,想跑路这个黑希儿可以打终焉误惹黄金单身汉:豪门权妇天灾之我携空间闯末世在生存游戏里卷生卷死鬼吹灯之秘墓异闻录落魄千金掉马后:各界大佬抢疯了中州梦史星星总会来护我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炮灰娇妻观影终极一班3灵泉空间之逃荒农女超彪悍爱情自有天意,缘分命中注定穿越千年与你相恋灵气复苏:从仓鼠开始进化重生在死前一小时乡村灵异:被封印的禁忌传说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欲之后大唐真仙重修小马宝莉:呼啸山庄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挚爱囚笼战神梦迦双穿:我的电脑可以穿越火影世界综影视之我是你妈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诛仙之魔道大尊重生五零之资本家大小姐的逆袭最难发音的名字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崩铁:到处践行繁育的自由星神北斗圣拳崩坏三:从刺杀【银狼】失败开始为了避免受伤我无限升级骨戒:剩余寿命730天刚穿七零被离婚,我掏出亿万物资边吐槽边修仙我靠祖宗托梦破案我靠吐槽在修仙界续命震惊:我的室友竟是前世宿敌仙玉佩:开局指点我修仙维度魔神,集卡诸天灵僵护道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小马宝莉:你们有一点太极端了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未婚夫他明着钓我他与山与海我在魔道造谣生事那些年寻精记驱魔师大小姐非要赖上我重生之我给家人们算命当团宠火影:须佐套大佛忍界改造大师灶王爷的赊账簿悔婚后我拿千亿支票砸哭前未婚夫我在七零当巴掌妇联主任梦境前世离婚当天,霸道总裁跪求我复婚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大江大河之我是Mr宋港诡朋克物价疯贬,她做恶毒女配日入千元枷锁之外:双生之绊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沉栀向满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