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设计落地难题
林晚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了足足三分钟,屏幕上是被教育局打回的第三版幼儿园活动空间设计方案,红色批注密密麻麻爬满页面——“攀爬区防护高度不足1.2米,不符合《托幼建筑设计规范》第4.3.5条”“手工区电源插座未做防触电保护,存在安全隐患”“植物角未设置独立排水系统,易滋生蚊虫”。
她重重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窗外的天已经黑透,工作室里只剩下她和实习生小张的电脑屏幕还亮着。小张抱着保温杯打了个哈欠,小心翼翼地说:“林姐,要不咱们先下班吧?明天再改?”
林晚瞥了眼手机上的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半。大女儿朵朵睡前发来的语音还没听,小女儿念念的奶粉该换阶段了,这些事全被堆在“待办”列表里。她叹了口气,摆摆手:“你先走吧,我再琢磨琢磨。”
小张走后,工作室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出风口的微弱声响。林晚点开朵朵的语音,小姑娘奶声奶气的声音钻出来:“妈妈,今天老师夸我画的‘亲子树’好看,说可以贴在教室墙上!你什么时候能来参加我的家长会呀?”
鼻尖猛地一酸,林晚捂住脸。上次答应朵朵参加亲子运动会,结果因为赶项目方案迟到了一小时,小姑娘抱着她的腿哭着说“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的样子,至今还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正出神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丈夫陈凯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一接通,就看到念念举着个咬了一半的苹果凑过来,含糊不清地喊:“妈妈,吃果果!”
陈凯笑着把女儿抱远了点:“刚给她洗完澡,非要等你回来才睡。幼儿园的方案怎么样了?”
林晚把屏幕转向电脑,语气无奈:“又被打回来了。教育局的要求比想象中严多了,安全规范一条都不能差,还要符合三到六岁孩子的心理许求,我现在真是一头雾水。”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陈凯的声音温和下来,“我明天帮你问问我们单位搞建筑的王工,他之前参与过学校改造项目,说不定能给点建议。”
挂了电话,林晚重新聚焦在方案上。她点开植物角的设计图,原本计划用木质花箱打造分层种植区,现在看来必须重做排水系统。正对着图纸发呆,突然听到工作室门口传来“咔哒”一声轻响。
她心里一紧,这个点早就锁门了,怎么会有动静?林晚悄悄拿起桌上的美工刀,蹑手蹑脚地朝门口走去。透过玻璃门的缝隙,隐约看到一个黑影在翻前台的抽屉。
是小偷?林晚的心跳瞬间提到嗓子眼。她深吸一口气,猛地拉开门,举着美工刀大喝一声:“谁在那儿!”
黑影被吓了一跳,转身就想跑,却因为慌乱撞翻了旁边的展示架。架子上摆放的设计模型哗啦一声全摔在地上,其中一个金属材质的儿童床模型正好砸在他的脚踝上。
“哎哟!”黑影痛呼一声,抱着脚蹲在地上。林晚借着走廊的灯光看清了他的脸——竟是前几天来面试的设计师李伟!
“是你?”林晚又惊又气,“你怎么会在这里?还翻前台的东西!”
李伟脸色惨白,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就是想回来拿落下的U盘,看到前台抽屉没锁,就……”
“拿U盘需要翻抽屉吗?”林晚冷笑一声,掏出手机就要报警。李伟见状突然扑过来抢手机,两人拉扯间,林晚的手腕被狠狠撞在桌角上,疼得她倒抽一口冷气。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保安的脚步声。原来刚才展示架倒塌的声音惊动了大楼保安。李伟吓得魂飞魄散,推开林晚就往消防通道跑,结果没跑两步又被地上的模型绊倒,结结实实地摔了个狗啃泥。
保安赶到时,看到的就是李伟趴在地上哀嚎,林晚捂着手腕站在一旁的场景。等把李伟交给物业处理,林晚才发现自己的手腕已经肿起了一片淤青。她苦笑一声,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方案没改完,还遇上了这种糟心事。
回到座位上,林晚没了继续改方案的心思。她点开本地设计师论坛,发了个求助帖:“求问各位前辈,幼儿园活动空间设计如何平衡安全规范与儿童趣味性?近期多次被教育局打回,急!”
帖子刚发出去没几分钟,就有人回复了。一个Id叫“老周设计”的用户留言:“找市妇幼保健院的张教授,她是儿童心理学和环境设计的双料专家,之前帮我们工作室过了三个幼儿园项目。”后面还附了张教授的联系方式。
林晚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记下号码。正准备关机回家,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幼儿园的园长打来的。
“林设计师,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你。”园长的语气带着歉意,“刚才教育局突然打电话说,下周要组织全市幼儿园设计项目评审,咱们这个项目要是赶不上这次评审,可能就要推迟到明年了……”
林晚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下周?现在距离评审只剩五天时间,就算找到张教授指导,重新修改方案、出效果图、打印成册,时间根本来不及。
“园长,我尽力。”挂了电话,林晚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突然觉得无比疲惫。前世为了家庭放弃事业,活得像个透明人;重生后拼尽全力想要证明自己,却屡屡碰壁。难道自己真的做不好吗?
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陈凯发来的消息:“王工说他认识张教授,明天上午可以陪我们一起去拜访。别担心,有我呢。”
后面还附了个加油的表情包。林晚看着消息,眼眶一热。她重新坐直身体,点开设计软件。不管有多难,她都要再试一次。
手指刚触碰到键盘,突然发现屏幕右下角弹出一个陌生邮箱发来的邮件,主题是“幼儿园设计方案优化建议”。发件人署名只有两个字:“同行”。
林晚犹豫了一下,点开邮件。里面附着一份pdF文件,打开后发现竟是一套完整的幼儿园活动空间设计方案,不仅严格符合各项安全规范,还在趣味性上做了很多创新设计——用海绵泡沫包裹的攀爬墙、带防触电保护的嵌入式插座、可自动排水的种植箱……
最让她震惊的是,方案里标注的设计细节,正好是她之前被打回的几个关键问题。这个“同行”是谁?为什么会突然给她发这份方案?
林晚翻到邮件末尾,发现还有一行小字:“下周三下午三点,市图书馆三楼咖啡厅,想和你聊聊‘良性竞争’的事。”
她盯着屏幕上的文字,心里充满了疑惑。这个神秘的“同行”到底是敌是友?他发来的方案是真心帮忙,还是另有所图?而五天后的评审和三天后的邀约,又会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