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镇中学临时指挥部内,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卫星电话、对讲机的呼叫声、汇报声、指令声混杂在一起,与窗外持续不断的雨声、远处隐约传来的机械轰鸣声,交织成一曲紧张而悲壮的救灾交响。市委书记江辰站在一张临时拼凑的灾区地形图前,眉头紧锁,听取着各方汇集而来的碎片化信息。
道路彻底中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核心灾区;通信瘫痪,无法与最前线的救援小队建立稳定联系;天气恶劣,直升机无法降落,只能冒险空投部分物资;受灾范围、被困人数、伤亡情况……所有关键数据都极度缺乏。
“必须立刻掌握核心灾区的一手情况!”江辰一拳砸在桌子上,声音沙哑却坚定,“谁能突进去?谁能把里面的准确情况带出来?谁能就地组织起有效的自救互救?”
就在这时,指挥部帐篷的帘子被猛地掀开,一股冷风裹着雨水灌了进来。一个浑身湿透、沾满泥浆、几乎看不清面容的身影踉跄着冲了进来,嘶哑地喊道:“报告!江书记!刘书记!黑崖口核心区初步情况报告!”
所有人都愣住了。江辰定睛一看,才认出这竟是挂职副书记王哲!只见他雨衣被划破了好几处,裤腿和鞋上糊满了厚厚的泥浆,脸上被雨水和汗水冲刷得一道黑一道白,嘴唇冻得发紫,但一双眼睛却因极度疲惫和高度紧张而布满血丝,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王哲?!你怎么出来的?里面情况怎么样?”镇党委书记刘斌又惊又喜,急忙问道。
王哲喘着粗气,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温水猛灌了几口,努力平复呼吸,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地汇报:“江书记,各位领导!我是从黑崖口村后山一条废弃的采药小路绕出来的,路很难走,但还能通行!里面的情况……非常严重!”
他指着地图:“泥石流主要冲击了黑崖口下方的洼地村、小坪村两个自然村,初步估算,有超过二十户房屋被完全冲毁或掩埋。我和我们先进去的救援队,目前已经徒手和简单工具挖出了7名被困群众,其中3人伤势较重,已由村民抬往临时医疗点。但根据村民反映和我们的初步排查,至少还有十五人下落不明,可能被深埋!”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沉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第一,缺乏大型机械,全靠人力挖掘,效率太低,体力消耗极大;第二,天气还在下雨,山体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二次滑坡,非常危险!我们不得不一边挖,一边派人观察山体;第三,伤员需要及时转运救治,但道路不通,轻伤员可以抬,重伤员运不出来!第四,村民情绪恐慌,需要安抚和有序组织。”
汇报完毕,帐篷内一片寂静。王哲带来的消息令人揪心,但他清晰冷静的陈述、对情况的准确把握以及他本人冒险突出重围的勇气,给焦灼中的指挥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江辰走上前,用力拍了拍王哲的肩膀,发现他肩膀冰冷且微微颤抖,但站得笔直。“好!好样的!王哲!你们辛苦了!你们的工作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他转头对指挥部的众人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在一线的同志!这就是情况不明时最宝贵的信息源!”
他立即根据王哲的情报下达指令:“记录!第一,命令武警突击队,立即抽调一个尖刀班,由王哲同志带路,不惜一切代价,强行开辟一条能通行的生命通道,哪怕只是人能走的简易通道!第二,通知医疗队,组织精干小组,携带急救药品和担架,随突击队进入核心区,建立前线救护所!第三,后勤保障组,立即准备高能量食品、饮用水、药品和简易工具,由突击队带进去!第四,气象、国土部门,加大监测频次,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预警,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王哲领命,拿着两个冷馒头往嘴里塞,转身就要再次冲进雨幕。
“等等!”江辰叫住他,脱下自己的雨衣,不由分说地披在王哲身上,“注意安全!一定要把突击队和医疗队安全带进去!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王哲重重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和决绝,转身消失在暴雨中。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位“未来之星”也在发挥独特作用。市工信局的挂职干部、博士秦朗,凭借其环境工程的专业背景,主动找到前线指挥部的环保和国土专家。
“各位老师,”秦朗虽然也一身泥水,但语气保持着科研人员的冷静,“我观察了泥石流的堆积体和周边山体,根据土壤含水率和岩层结构初步判断,发生二次滑坡的风险极高。我建议,立即对救援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估和分区,划定高风险作业区,严格控制进入人数和时间,并建立预警撤离机制。同时,被掩埋区域可能存在生活污染源,建议对挖出的水源进行快速检测,防止疫病发生。”
他的建议专业而及时,立刻被专家组采纳,制定了详细的安全作业规程,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次生伤亡。
然而,并非所有年轻干部都如此表现。指挥部里,一位同样下派锻炼的某局年轻科长,面对混乱紧张的场面,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分配给他的通讯联络工作频频出错,被应急管理局的副局长当场严厉批评,涨红了脸站在一旁,无所适从。
江辰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灾难,如同一块试金石,瞬间检验出了每个人的成色。王哲的沉着勇敢、担当奉献,秦朗的专业严谨、冷静敏锐,与另一位的慌乱无措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实战中练兵、在火线上选将”的人才培养思路。
“通知组织部同志,”江辰低声对身边的秘书长说,“全程跟踪记录此次救灾中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现实表现。这将是我们最真实、最宝贵的干部考核档案。”
前线,在王哲的带领下,武警尖刀班冒着滚石的危险,用砍刀、铁锹开路,硬是在乱石和泥泞中开辟了一条狭窄的通道。医疗队紧随其后,进入核心灾区,设立了简易救护点,重伤员得到了初步处理。救援效率显着提高。
王哲没有停歇,又投入到组织村民和救援队伍一起,用最原始的工具,甚至双手,一寸寸地挖掘、寻找生命的迹象。他的行动,感染了所有人,成为了混乱灾区里一面无形的旗帜,一个凝聚人心的“砥柱”。
消息传回指挥部,江辰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知道,经过这场生死考验,一批像王哲、秦朗这样的年轻干部,正在快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真正栋梁,这才是清河未来最坚实的希望所在。救灾仍在继续,但人心的“堤坝”,正在一锹一土的夯实中,变得越来越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