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穿越者青林躺在一片硬邦邦的土炕上,盖着的被子带着股烟火气,粗麻布磨得皮肤有点痒。

窗外传来“吱呀”的推门声,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汉走进来,见他醒了,咧开缺了颗牙的嘴笑:“后生可算醒了,昨天在村口晕倒,要不是俺家老婆子看见,怕是要被野狗拖走。”

青林撑着坐起来,环顾四周。

土坯墙,茅草顶,墙角堆着锄头镰刀,墙上还挂着个看不出颜色的斗笠。

这不是他熟悉的任何地方,图书馆的中央空调、电子借阅系统,还有他那杯没喝完的冰美式,全都没了踪影。

“大爷,这是哪儿啊?”他嗓子干得发疼。

“还能哪儿,长安城外的柳家村呗。”老汉递过一碗水,“看你穿得怪模怪样,不是本地的?”

青林低头看自己的t恤牛仔裤,确实和老汉的粗布衣格格不入。

他喝了口水,脑子里乱糟糟的,突然想起书架上那些关于唐朝的书——长安,柳家村,还有老汉这口带着古韵的普通话……一个荒诞的念头冒出来:他该不会是穿越了吧?

接下来的几天,青林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现在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一个“无籍游民”,幸好柳老汉心善,让他暂时住在自家柴房,帮着干点农活换口饭吃。

唐朝的日子比他想象的辛苦。种地靠牛拉人扛,做饭要烧柴火,晚上天一黑就只能吹灯睡觉。最让他难受的是信息的匮乏。他在现代是个历史系研究生,每天抱着手机电脑,想看什么资料随手就来,可在这儿,除了村里唯一的秀才家里有几本磨破了角的书,再也找不到一点文字的痕迹。

这天他去镇上赶集,想换点零钱。路过一个书铺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铺子里光线昏暗,靠墙的架子上摆着寥寥几本线装书,纸页黄得发脆,封面上的字是手写的,笔锋倒挺好看。

“客官想看点啥?”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见他盯着书看,慢悠悠地问。

“这书……怎么卖?”青林指着一本《论语》。

“二两银子。”

青林吓了一跳。他这几天帮人挑水劈柴,一天才挣十几个铜板,二两银子够他吃小半年的。“这么贵?”

掌柜的翻了个白眼:“你以为写字容易?这书是请城里的先生一个字一个字抄的,抄一本要半个月,纸墨不要钱?人工不要钱?”

青林摸着书页,指尖划过那些工整的小楷。他突然想起课本里的知识:唐朝已经有雕版印刷术了,为什么还在用手抄书?

他问掌柜的,掌柜的愣了一下:“雕版?那玩意儿印佛经还行,字大粗笨,印这种正经书谁看?再说了,刻一块板子要好些日子,要是刻错一个字,整块板子就废了,还不如手抄省事。”

青林心里一动。他学过中国古代科技史,知道雕版印刷在唐朝确实不普及,主要用于印佛经和历书,因为那些内容固定,需求量大,值得花功夫刻版。可要是能改进一下,让雕版印刷变得更方便、更便宜,不就能让更多人看得起书了吗?

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他想起自己电脑里存过的各种印刷术资料,从雕版到活字,从水墨到纸张,虽然记不太清细节,但大概原理还有印象。

回到柳家村,青林找到柳老汉:“大爷,我想做点东西,需要点木头和工具。”

柳老汉挠挠头:“你想做啥?”

“能印字的东西,印出来的字跟书里的一样,还能重复用。”青林尽量说得简单。

柳老汉没听懂,但还是把家里的斧头、凿子找了出来,又从柴房里翻出几块没用的梨木板——这种木头质地坚硬,不容易变形,正合适。

青林先试了试刻字。他找了张烧纸,用木炭在上面写了个“人”字,然后把纸反过来贴在木板上,等纸半干的时候,用凿子沿着字迹慢慢刻。这活儿看着简单,做起来却难。他没学过木工,手一抖就刻歪了,要么笔画太粗,要么把不该刻的地方凿掉了。

第一天,他刻坏了三块木板,手上磨出好几个水泡。柳老汉来看了看,蹲在旁边琢磨:“你这是想把字刻反了?俺见过庙里的和尚刻经板,好像就是这么弄的。”

“对!”青林眼睛一亮,“刻反字,印出来才是正的。”

有了柳老汉的点拨,他少走了不少弯路。接下来的日子,他白天帮着干活,晚上就在柴房里借着油灯刻字。他先从简单的字开始,“一”“二”“三”,然后是笔画多的。刻坏了就重新来,梨木板不够了,就去山上找合适的木头。

半个月后,他终于刻好了一块版,上面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九个字。他找了块布,蘸了点锅底灰调的墨,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抹匀,然后铺上一张烧纸,用手轻轻按压。

揭开纸的那一刻,他心跳得厉害。纸上的字虽然有点模糊,边缘也不太整齐,但确实是清晰的正字!

“成了!”青林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柳老汉凑过来看,啧啧称奇:“这玩意儿真能印字?比手抄快多了啊!”

“快多了!”青林点头,“这块板子能印几百上千次,以后印书就不用一个字一个字抄了。”

但他很快发现问题。锅底灰调的墨太淡,印出来的字发灰;烧纸太粗糙,有些地方印不上;还有刻字的速度太慢,刻九个字用了半个月,要是刻一整本书,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他开始琢磨改进的办法。墨的问题,他想起书铺里的墨锭,于是用自己攒的铜板去镇上买了一小块,磨出来的墨又黑又亮,印出来的字果然清楚多了。

纸的问题难办些。唐朝的纸虽然比以前进步了,但还是贵,而且不太适合印刷。青林记得古代有宣纸、皮纸,还有用竹子做的纸。他在村里找了些竹子,试着按照记忆中的方法捣烂、蒸煮、抄纸,折腾了十几天,弄出来的纸又厚又糙,还不如烧纸好用。最后只能放弃,还是用买的纸。

最大的难题是刻字效率。青林盯着那些刻坏的木板发呆,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活字印刷。

他在现代看过活字印刷的模型,就是把每个字单独刻在小木块上,要用的时候拼起来,用完了还能拆开再用。这样就不用刻整块板子了,一个字刻坏了,只换一个小木块就行,还能重复利用。

说干就干。他把梨木切成一个个一厘米见方的小木块,每块上面刻一个反字。这比刻整版更费劲,每个小木块都要打磨平整,字的大小也要一样,不然拼起来高低不平。

他刻了“之”“乎”“者”“也”这些常用字,每个字刻了好几个。等刻够了一百多个字,他找了块平整的木板当底盘,用细绳子在上面划出格子,然后把活字一个个嵌进去,拼成了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次印出来的效果比整版还差,活字和底盘之间有空隙,有些字歪歪扭扭,还有的没印上墨。青林没气馁,他找来细木屑,把活字周围的缝隙填上,又在底盘上涂了点米糊,让活字粘得更牢。

试了几十次后,终于能印出整齐的字了。虽然还是比不上手抄的美观,但胜在快。拼一段话只要半个时辰,印多少张都可以,比手抄快了几十倍。

柳老汉把他印的纸拿给村里的秀才看,秀才一开始不屑一顾,说这种“匠人之术”印出来的东西登不上大雅之堂。可当他看到青林用活字很快拼出了一篇《道德经》的片段,又连续印了十几张,每张都差不多时,终于变了脸色。

“这……这要是能印书,天下的读书人可就有福了!”秀才喃喃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镇上。那个书铺的掌柜找上门来,看到青林的活字印刷,眼睛都直了。“后生,你这手艺卖不卖?俺出五十两银子!”

青林摇摇头:“我不卖手艺,我想跟你合作印书。”

他跟掌柜的商量,他出技术和活字,掌柜的出纸墨和场地,印出来的书利润平分。掌柜的算了笔账,一本《论语》手抄要半个月,用活字印刷,排版一天,印一百本只要两天,成本能降一半,当即答应了。

他们先印了《论语》。青林刻了两千多个常用字,不够的就临时补刻。排版的时候,他让掌柜的雇了两个识字的书生帮忙,一个排字,一个校对,自己则负责调试印刷的压力和墨量。

第一批书印出来的时候,整个书铺的人都围了过来。虽然字的大小不太均匀,有些地方还有墨团,但比起手抄本,已经算是整齐了,最重要的是便宜,一本只要五百个铜板,不到原来的一半。

消息传开,附近的书生都跑来买。没几天,第一批《论语》就卖光了。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又催着青林印《诗经》《楚辞》。

青林趁机改进技术。他发现梨木虽然硬,但容易变形,就试着用枣木刻字,果然耐用多了。他还做了个木框,把活字固定在里面,排版的时候更方便,印出来的字也更整齐。

他甚至想试着做泥活字。记得书上说毕昇是用泥做的,成本更低。他找了些黏土,加水揉匀,做成小方块,在上面刻字,然后拿到窑里烧。第一次烧出来的泥块裂了,第二次温度不够,一碰就碎,试了十几次,终于烧出了坚硬的泥活字。虽然不如木活字好用,但胜在便宜,适合印那些需求量大、不需要长期保存的书,比如历书、农书。

一年后,青林的印刷作坊已经小有名气。他们印的书不仅便宜,而且种类越来越多,从经书到史书,甚至还有话本小说。长安城里的大书铺也听说了,派人来考察,想跟他合作。

这天,作坊里来了个穿着官服的人,说是京兆府的参军,想请青林去长安聊聊。青林心里有点打鼓,但还是跟着去了。

到了长安,他才知道,原来是朝廷听说了他的印刷术,想推广到全国的官学和书馆。那位参军带着他参观了国子监,指着那些堆积如山的手抄书说:“现在编一部书,抄录分发就要花几年时间,要是能用你的方法,就能让天下学子都能读到书了。”

青林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他没想到,自己一个来自未来的普通人,竟然能在唐朝做出这样的事。他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献了出来,还手把手地教国子监的工匠刻字、排版、印刷。

没过多久,长安城里也出现了印刷作坊。越来越多的书被印出来,价格越来越低。青林在街上走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贩夫走卒手里拿着廉价的话本在看,甚至连扫大街的老汉,也能认出几个印刷的字。

柳老汉来看过他一次,看着长安城里到处都在卖印出来的书,一个劲地念叨:“真是想不到啊,当初你在柴房里刻字,俺还以为你在瞎折腾呢。”

青林笑了。他想起自己穿越前的世界,电子书、网络文学、有声读物,信息的传播比这里快了无数倍。但他知道,任何伟大的进步,都是从小小的改变开始的。唐朝的雕版印刷,就像一颗种子,而他做的,只是给这颗种子浇了点水,让它长得更快些。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但在这里,他找到了新的意义。看着那些因为能买得起书而露出笑容的脸,青林觉得,就算永远留在这个时代,也值了。

又过了几年,青林的印刷术传遍了大唐。从长安到洛阳,从扬州到成都,到处都有印刷作坊。

人们不再需要花几年时间抄一本书,学子们能读到更多的知识,工匠们能看到详细的技艺图谱,甚至连农妇都能看懂印出来的食谱。

青林站在自己的作坊里,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排字、上墨、印刷,一张张带着墨香的纸从机器(虽然只是简单的木架和滚筒)里出来,变成一本本厚厚的书。

窗外,长安城的阳光正好,照在书页上,那些黑色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在阳光下跳跃。

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这些印刷的字迹中,慢慢拉开序幕。

而他,青林,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有幸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推动者之一。

这感觉,比在图书馆里找到任何一本珍本都要满足。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穿书之反派儿子九岁半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小生问道之九天逆世崩铁:我真不是秩序太一觉醒八三,嘴碎丈夫冷脸洗内裤野性难驯相亲当天我闪婚了豪门继承人修仙而已,只复仇不搞纯爱嫁糙痞军官!娇软美人顶不住了我的现实女友恋上我的游戏女友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什么温柔万人迷竟然还吃香在年代文里手握空间称王称霸穿成虐文女主,都别想逼她走剧情春来江山笑我在清园肆与大佬结盟流金岁月:开局女神就倒追?海贼王之天龙人的荣耀猎罪图鉴:我能看见破案提示天补舍行次元行者:从火影到无限绝区零:系统商店怎么越来越怪火影千手传说之龙威崛起养猫逗狗让我爱情事业双丰收李丽精灵:重生之我在合众当教父快穿:宿主手持空间一心囤货无限惊悚:我在恐怖游戏里杀疯了一个不正的出马仙帝凰策:魏璎珞的乱世抉择平山随快穿之相见未识假面骑士:另类魔王的旅行小夫人会玄学,携崽炸翻豪门六皇子快追,阮小姐又上战场了【追金主火葬场】我跪等哥哥回头卡牌:用三国卡组给对手带来啸容穿书!女主保镖成了我的菜!轮回恋曲:遗忘的秘密女散修修仙实录心声暴露后,炮灰团被我骂傻了年代文炮灰女配亲了前对象他哥后高律师又在偷偷吃醋这家事务所不太正经星辰夜晚CF外挂上交:大哥只想保护人类从斗罗开始的秋冥山组织我,熊猫!骑东北虎摆摊直播爆红万里晴空说我假冒神明,我雕刻敕封人间
博看读书搜藏榜:君意洽废柴逆天,废物小姐竟是全系天才娘娘不在乎血族琴酒,在线自闭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社恐女修靠网游在修仙界生存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现实世界走出的宗师快穿之每个世界都在发疯万千眷侣王爷痛哭,王妃画风逐渐走歪一笙慕君快乐系球王,愁苦瓜迪奥拉腹黑大佬家的小祖宗甜化啦!全能门将觅香茅山道士传奇2从东京开始的武圣美人今嫁嫁给万年老妖,想短命都不行穿成不受宠嫡女,我灭全家造反了超能勇士2温柔成瘾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死后在地府我和我死对头he了凡人修仙:我有扇能穿越的青铜门狼少女的童话之旅穿成恶毒后妈,努力养正小反派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长生:柳星海游记哇,老祖宗看我刷视频全都惊呆了COS瞎子穿越盗墓世界背景后豪门全员读心?缺德后妈创哭他们假千金一不小心养了反派,想跑路这个黑希儿可以打终焉误惹黄金单身汉:豪门权妇天灾之我携空间闯末世在生存游戏里卷生卷死鬼吹灯之秘墓异闻录落魄千金掉马后:各界大佬抢疯了中州梦史星星总会来护我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炮灰娇妻观影终极一班3灵泉空间之逃荒农女超彪悍爱情自有天意,缘分命中注定穿越千年与你相恋灵气复苏:从仓鼠开始进化重生在死前一小时乡村灵异:被封印的禁忌传说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天炎丹尊抗日之绝地枪王古风故事集庶女逆袭:财运系统开启都穿成反派了,谁还按剧本死啊破帷同穿,从杀出黑塔空间站开始女鬼吸我阳气?反手亮出道士证!平苍穹宝可梦:我在卡洛斯有座牧场!桃花山修仙录我在诡异世界用雷法杀疯了逆世魔主:杀戮系统踏九天顾千澈,等等我南瞻修仙那些年四合院之保卫处治安科长任务完成,我把散架主神捡回家了抗战,还是自己单干吧穿越神印王座:把龙浩晨变成女人综影视:如烟很忙夫人马甲遍地跑,全球大佬追着宠从追星到相恋:我与TNT的浪漫星铁:粉毛傻子如是说龙族剑终逆臣超心动,这道题竟该死的甜美快穿GB:反派他娇软可欺何老师:与你相随半生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白鹿原续集物业通知:违反规则将被抹杀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全民:F级天赋?我能锻造神器!神级NPC的伪装守册妖尾之听见物品心声之后我无敌了漫画工具人努力救世中穿越兽世:抑郁的我,成了掌心娇入住男寝,我比病娇舍友更疯批重生后我把欢宜香换掉了综影视之帅哥都是我的仙人抚我顶,授我钛合金第十八劫女祭司赋予美男开挂技能四合院根据地的红小鬼两界穿:吾以中二之名,重定秩序修真之多宝葫芦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刑侦档案:情迷真相原神:烈风,但白月光剧本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您的外卖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