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22章:歧下密林初探秘

晨曦刚漫过岐山的山脊,岐伯已背着药篓站在密林中的一块青石上。他身着粗麻布衣衫,腰间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石刀,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些许晨露。轩辕紧随其后,手里紧紧攥着一卷空白竹简和一支削尖的石笔,掌心微微出汗——这是他重返终南山后,岐伯第一次带他深入密林辨识草药,心中既有期待,又藏着几分紧张。

“记住,辨药如识人,”岐伯转过身,目光落在轩辕手中的竹简上,语气沉稳如山,“不可只看其表,要观其形、闻其气、察其生境。形者,叶之脉络、茎之纹理、花之色泽也;气者,或清或浊,或辛或香,藏其性也;生境者,向阳或背阴,临水或居高,定其效也。”

轩辕连忙点头,将这番话刻在心里。他低头看向脚下的土地,腐叶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软软的,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周围的树木枝繁叶茂,阳光只能透过缝隙洒下点点光斑,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朽木混合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显密林的幽深。

“随我来。”岐伯迈开脚步,在藤蔓缠绕的林间穿梭,步伐稳健得不像年迈之人。轩辕紧随其后,目光四处扫视,生怕错过任何一种植物。他看到树干上贴着毛茸茸的苔藓,岩石缝里钻出几株细弱的小草,还有些藤蔓像蛇一样缠在古树上,开着细碎的白花。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岐伯在一株齐腰高的灌木前停下。这灌木的叶片呈锯齿状,边缘带着细密的尖牙,叶片背面泛着淡淡的白霜,用手一摸,竟有些扎手。最奇特的是,凑近一闻,一股辛辣的气味直冲鼻腔,呛得轩辕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这是什么?”轩辕连忙蹲下身,借着斑驳的阳光仔细观察,石笔悬在竹简上,却不知该如何落笔。他从未见过这种植物,那股辛辣味既不像生姜,也不像之前尝过的辣椒,带着一种更锐利的冲劲,仿佛能穿透鼻腔,直抵脑门。

岐伯也蹲了下来,用石刀轻轻割下一片叶子,放在手心揉搓了几下,辛辣味愈发浓烈。“此乃‘椒’,”他缓缓说道,指腹摩挲着叶片的锯齿,“你看其叶,锯齿尖锐如刃,性便带刚烈;闻其气,辛辣冲鼻,能通窍散寒。虽非主药,日常调味却不可或缺。”

轩辕凑近细看,只见叶片的脉络清晰如网,主脉粗壮,支脉细密,从叶柄一直延伸到锯齿边缘,仿佛人体的经络般连贯。他又闻了闻那股辛辣味,果然如岐伯所说,初闻呛人,多闻片刻,竟觉得鼻腔通畅了许多,连带着胸腔都舒展了些。

“调味?”轩辕有些疑惑,握着石笔的手顿了顿,“弟子以为,草药皆是治病之用,怎会用于调味?”

岐伯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道道沟壑,却透着慈和:“医道并非只有治病一端,亦藏于饮食起居之间。这椒性温,少量加入食物,能温中散寒。冬日饮汤时放少许,可驱胃中寒气,不使寒凉伤脾胃。你且记着,药食本同源,妙用在一心。”

轩辕恍然大悟,连忙在竹简上写下“椒”字,又画了一片锯齿叶,旁边标注:“叶有锯齿,气辛辣,性温,可调味散寒。”他写得格外认真,石笔在竹简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与这株植物对话。

“再看它的生长之处。”岐伯指着周围,“此椒多生于半阴半阳的坡地,不喜过湿,亦不耐严寒。你看这泥土,虽腐叶厚,却不泥泞,可见其根怕涝。”

轩辕依言观察四周,果然如岐伯所说,这株椒生长的地方地势微微倾斜,雨水能顺着坡地流走,周围虽有高大树木遮挡,却能透过枝叶照到些许阳光。他又用手指戳了戳泥土,感觉湿润却不粘腻,透气性极好。“原来如此,”他在竹简上又添了一句,“生境:半阴半阳坡地,土润而不涝。”

正写着,一阵微风吹过,带来更浓的辛辣味。轩辕忽然想起部落里冬天常有老人胃寒,吃不下东西,若是能将这椒加入食物,或许能缓解他们的不适。他抬头看向岐伯,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师父,若是将这椒晒干磨成粉,给胃寒的人食用,是否能缓解他们的腹痛?”

岐伯赞许地点点头:“善思则进。然需谨记,此物性烈,不可多用,否则辛辣伤胃,反生他疾。如烈火取暖,得暖即可,过则灼身。”

轩辕将这话也记在竹简上,字迹愈发工整。他忽然明白,岐伯带他来密林,不只是教他辨识草药,更是在教他一种思维——从植物的形态、气味、生长环境中推断其药性,再将药性与人体的需求相联系,如此才能真正用好每一种草药。

继续往前走,密林愈发幽深。他们又遇到了几种从未见过的植物:有一种草的叶子圆圆的,贴地而生,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岐伯说这叫“马齿苋”,能清热止泻;还有一种藤蔓结着小小的红果,味道酸甜,岐伯告知这是“覆盆子”,能补肝肾。轩辕都一一记下,竹简上渐渐写满了字,画满了草图,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密林的秘密。

走到一处溪流边,轩辕看到几株高大的乔木,树皮呈灰褐色,裂开一道道深纹,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树干上寄生着一种绿色的植物,叶片厚实,呈长椭圆形,边缘光滑,摸上去肉肉的。“这是什么?”他指着寄生植物问道,好奇心被完全勾起。

岐伯走到树下,仰头看了看:“此乃‘桑寄生’,非土生,寄生于桑树上。其茎坚韧,叶厚实,得桑树之气,能补肝肾、强筋骨。若有人腰膝酸软,用之得当,能效如桴鼓。”他顿了顿,又道,“你看它虽寄生,却不害其主,与桑树共生,此亦药之德也。”

轩辕望着桑寄生,忽然觉得每种植物都有其性情:椒刚烈,马齿苋平和,桑寄生坚韧。他想起自己之前在部落治病的经历,那些被疾病折磨的族人,不就像需要合适草药调理的身体吗?而医者,便是要找到最适合的“草木性情”,去调和人体的失衡。

不知不觉,日头已升至中天。密林里的光线明亮了许多,鸟儿的鸣叫也变得热闹起来。轩辕的竹简已经记满了大半,额头上渗着汗珠,却丝毫不觉疲惫。他跟着岐伯坐在溪边的岩石上休息,掬起一捧溪水洗脸,清凉的水滑过脸颊,带着一股清甜。

“今日所识,皆是寻常草药,”岐伯喝了口溪水,缓缓说道,“然寻常之中藏大道。医道并非一定要寻奇药、治绝症,能将寻常草药用得恰到好处,解万民日常之疾,便是大功。”

轩辕点头,低头看着竹简上的记录,那些文字和图画仿佛活了过来,在他眼前化作一株株摇曳的草药。他忽然明白,重返终南山是多么正确的决定——这里的每一株植物,都是岐伯的“教具”,而这密林,便是最好的“学堂”。

“师父,”轩辕抬起头,目光坚定,“弟子定会用心学习,将这些草药的知识记牢,将来用于救治更多的人。”

岐伯看着他,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花白的胡须在风中微微飘动:“明日,我带你去看一种能解百毒的草药,其形虽丑,其用却大。”

轩辕的心又提了起来,能解百毒的草药?会是什么样子?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竹简,仿佛已经看到明日的记录。密林的风轻轻吹过,带着各种植物的气息,像是在诉说着更多等待被发现的秘密。

那么,这种能解百毒的草药究竟是什么?它又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