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乐十三年 应天

皇城的红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

陈兴风尘仆仆,从罗刹草原的风霜中归来,带着一身北地的寒气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他没有立刻回自己的长兴公府,而是第一时间找朱棣销假。

乾清宫西暖阁。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殿外的寒意。

当陈兴踏进门槛时,朱棣正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枝桠。听到脚步声,他猛地转过身。

“陈兴!”朱棣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大步上前,重重地拍在陈兴的肩膀上,上下打量着:

“好!好!回来就好!黑了,也精悍了!罗刹那冰天雪地没把你冻成冰坨子?”

陈兴看着眼前这位亦君亦友、胜似兄长的帝王。

朱棣的鬓角已染上了明显的霜华,眼角的皱纹更深了,但那股睥睨天下的锐气仍在。

“陛下,”陈兴笑着行了个简礼,随即被朱棣一把扶住:

“托陛下洪福,臣皮糙肉厚,冻不着。倒是陛下,看着清减了些。”

“哼,还不是操心你们这帮不省心的!”朱棣拉着陈兴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

兴致勃勃地问起罗刹的见闻、金帐汗国的虚实、草原上的风土人情。

陈兴挑着有趣和重要的说了,朱棣听得时而大笑,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拍案叫绝。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北平燕王府里,听陈兴讲那些新奇“见识”的时光。

暖阁内气氛热烈,君臣二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然而,当一杯茶饮尽,话题渐渐稀疏时,陈兴才发现,刚没有注意,朱棣的面容下似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焦虑?

朱棣脸上的笑容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凝重。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终于抬起头,眼中那层强装的轻松彻底消失。

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忧虑和一丝近乎绝望的期盼。

“兴弟……”朱棣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陈兴从未听过的沙哑:

“你回来了,真好。去看看妙云吧……去看看她。”

陈兴的心猛地一沉。徐皇后!

那个温婉贤淑、智慧通达,如定海神针般存在于朱棣身后,也深深关怀着他陈兴一家的女人。

“娘娘她……?”陈兴的声音也绷紧了。

朱棣重重地叹了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说出那几个字:

“今年开春就不太好了……御医,好几个御医,都说……是‘脉绝之相’。”

他闭上眼,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朕……朕不信!朕把整个太医院都骂得狗血淋头!朕发了疯似的找你……”

“锦衣卫撒出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朕就知道,只有你,或许……或许还有法子!”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胸膛起伏着,眼中血丝密布,那份帝王的威仪此刻被一种深切的恐惧和疯狂所取代。

陈兴能想象到,当御医们宣判“寿终正寝”时,这位横扫漠北、威加海内的永乐大帝,是何等的崩溃与暴怒。

“是妙云……”朱棣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无力的痛楚:

“是妙云拦住了朕。她说,生老病死,天命难违,强求不得。”

“她说兴弟在外是为国操劳,不可因她一人而废了大事……她劝朕,让朕……看开些。”

他苦笑一声,满是自嘲和苦涩,“朕……朕哪里看得开!可朕不能让她再为朕忧心……朕,朕只能听她的。”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兴,那里面燃烧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火苗:

“可你回来了!兴弟,你回来了!你去看看,你再看看!你的医术,你的那些奇方,一定……一定还有办法的。”

“对不对?你告诉朕,还有办法!”

这一刻,他不再是帝王,只是一个在命运面前不甘心、不愿放手、苦苦哀求的丈夫。

陈兴看着朱棣眼中那份近乎卑微的恳求,心中酸楚难当。

他太了解“脉绝之相”意味着什么了。非药石可逆,但陈兴还是沉重地点点头:“我这就去探望皇后娘娘。”

坤宁宫内陈设依旧典雅,却少了往日的鲜活生气,多了一份沉静。

徐皇后靠在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脸色是久病的苍白,身形也消瘦了许多。

但那双眼睛,依旧清澈、温和,带着洞悉世事的平静。

看到陈兴进来,她眼中瞬间焕发出光彩,脸上露出真挚而温暖的笑容:

“兴弟!你可算回来了!快过来,让嫂子好好看看!”

这一声“嫂子”,让陈兴眼眶微热。他快步上前,在榻边跪下:“娘娘……”

“叫什么娘娘,生分了不是?”徐皇后嗔怪地笑着,示意他起来:

“还是叫嫂子听着亲切。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吧?都跟你说了,别总想着帮我们老朱家操心那么远的事儿。”

陈兴依言起身,坐到宫女搬来的绣墩上。

他没有立刻诊脉,只是细细地观察着徐皇后的气色、眼神、呼吸。徐皇后任由他看,眼神温柔而坦然。

“嫂子,让我给你请个脉。”陈兴轻声道。

徐皇后微笑着伸出手腕。那手腕纤细得几乎只剩骨头,皮肤下的青色血管清晰可见。

陈兴的手指搭上去,凝神细察。脉象微弱、迟缓、散乱,如同风中残烛,时有时无,正是油尽灯枯之象。

与御医的诊断,毫无二致。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陈兴。

纵使他医术通神,来自后世,面对生命自然凋零的规律,他也无能为力。

他收回手,对上徐皇后那双清澈了然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恐惧,没有不甘,只有平静的接受和一丝淡淡的、对眼前人的关切。

“兴弟,嫂子这身子,自己心里有数。”徐皇后先开了口,语气云淡风轻,仿佛在谈论一件寻常小事:

“能看到你平安回来,嫂子心里就踏实了,高兴了。别为难,也别劝你四哥,他呀,就是……一时转不过弯来。”

陈兴喉头哽咽,艰难地开口:“嫂子……”

“好了,不说这个了。”徐皇后打断他,脸上露出孩童般期待的笑容:

“嫂子想求你件事儿。好久没吃到你做的饭菜了,想的慌。”

“能不能……给嫂子做顿家常饭?就咱们两家人,一起吃个饭,热闹热闹?”

“就像当年在北平,你给高炽他们做病号饭的时候那样?”

陈兴用力点头,把翻涌的情绪压下去,露出一个笑容:“好!嫂子想吃什么?臣这就去准备!”

“清淡些的,你四哥最近胃口也不太好。你看着做,嫂子都爱吃!”徐皇后笑得眉眼弯弯。

几天后,一场没有宫廷礼仪束缚的“家宴”在坤宁宫偏殿举行。

陈兴亲自下厨,精心烹制。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道清爽可口、营养均衡的家常小菜:

清炖狮子头、碧绿的清炒时蔬、嫩滑的芙蓉鸡片、一道温补的枸杞山药羹,还有一小碟开胃的酱瓜。

主食是熬得软糯香甜的南瓜小米粥。

朱棣小心翼翼地扶着徐皇后在主位坐下,自己紧挨着她。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带着各自的王妃,还有十六岁、眼神清亮的朱瞻基依次落座。

崇宁也安静地坐在一旁。

气氛有些凝滞的开场后,朱高炽率先端起盛着小米粥的碗,脸上努力挤出最温和的笑容,对着徐皇后说:

“母后,您尝尝这南瓜小米粥,姑父的手艺真是没得说,熬得又香又糯,最是养胃。”

“儿子最近也学着养生,少吃荤腥,感觉身子都轻快了不少。”

他说得刻意轻松,甚至带着点夸张,肥胖的身躯努力前倾,像个急于表现的孩子。

徐皇后含笑点头,舀了一小勺:“嗯,是香。炽儿有心了,是该注意些身子。”

朱高煦见状,立刻接上话茬,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模仿说书人的腔调,讲起去年北巡时遇到的糗事:

“母后,您不知道,有次在关外扎营,夜里闹狼嚎,把老二我的坐骑惊着了!”

“那畜生,嘿!拖着营帐就跑,我穿着单衣在后面追啊追,差点冻成冰溜子!最后还是姑父……”

他讲到关键处,声音突然有点发哽,那句“最后还是姑父骑着马赶过来才制住”的后半句,被他猛地灌了一口汤咽了下去。

他低下头,用力眨了几下眼睛,掩饰瞬间涌上的酸涩,再抬头时,又是那副满不在乎的痞笑:

“咳,反正最后有惊无险,就是那晚冻得够呛!” 他不敢看母亲的眼睛,筷子无意识地戳着碗里的鸡片。

“二叔好笨!” 朱瞻基清脆的声音响起,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直率。他本想活跃气氛。

但看到父亲朱高炽投来的一个严厉又带着哀求的眼神,再看到母亲轻轻摇头,他立刻意识到说错话了。

小脸一白,赶紧补救,“啊,不是……我是说,二叔骑术好,才能追上惊马!对吧,三叔?”

他慌乱地看向最沉默的朱高燧。

朱高燧一直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羹汤,仿佛那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听到侄子点名,他猛地抬起头,眼圈分明是红的。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却只发出一个短促的、带着浓重鼻音的“嗯”,然后飞快地又低下头,肩膀几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

手中的勺子差点掉在桌上。他旁边的王妃悄悄伸出手,在桌下紧紧握住了他冰凉的手。

徐皇后将儿子们笨拙的掩饰、孙子强装的笑脸都看在眼里。

她心中既暖又痛,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身边朱棣紧绷的手臂,柔声道:

“四哥,孩子们多懂事,多热闹啊。你也尝尝兴哥儿做的狮子头,一点不腻。”

她夹起一小块,想放到朱棣碗里。

就在这时,朱瞻基为了弥补刚才的“失言”,又努力笑着对徐皇后说:

“皇祖母,孙儿最近在读《资治通鉴》,读到汉光武帝与阴丽华的故事了。”

“先生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孙儿觉得,皇祖父和您,就是这样的神仙眷侣!”

这本是极好的奉承话。

然而,“神仙眷侣”四个字,却狠狠扎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尤其是朱棣。

他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抖,“啪嗒”一声,筷子掉在了桌上。他整个人僵住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嘴唇紧抿成一条线,下颌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

他死死盯着碗里那块徐皇后夹给他的狮子头,仿佛要用目光将它烧穿。

巨大的悲痛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几乎要将他吞噬。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安静的殿内刮出刺耳的声响。

“朕……朕去添点汤。” 他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几乎是落荒而逃般快步走向后殿的方向,背影仓皇而孤独。

他不能再待下去,再多一秒,他怕自己会当着妻儿的面彻底崩溃。

殿内死一般寂静。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死死低着头,拼命咬着牙关,身体都在微微发颤。

朱瞻基吓傻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不知所措地看着父亲和叔叔们。

崇宁紧紧抓住陈兴的胳膊,眼中含泪。

徐皇后看着丈夫仓皇离去的背影,又看看努力压抑悲伤的儿子们,眼中终于也泛起了水光。

但她强忍着,嘴角努力向上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轻声道:

“没事,没事……你们皇祖父是高兴的。都吃菜,别浪费了兴哥儿的心意。”

她拿起公筷,颤抖着给离她最近的朱高燧夹了一筷子青菜,“燧儿,多吃点。”

朱高燧看着碗里的青菜,终于再也忍不住,一滴滚烫的泪珠砸进了碗里。

他慌忙抬手用袖子狠狠抹了一把脸,闷声道:“谢……谢母后。” 声音已然哽咽。

这场家宴,在浓得化不开的哀伤与拼命维持的温情中,艰难地进行着。每一口饭菜,都带着泪水的咸涩。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青史照山河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华夏英雄谱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