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乐十四年 春末 南京郊外

一场细雨过后,田埂间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

陈兴换上粗布短打,走在自家农庄的田垄上。

这庄子是朱棣赐的,名义上归崇宁公主,实则是陈兴鼓捣“新式作物”的实验田。

但他今日来的目的是见朱允炆,十几年的背井离乡,朱允炆书信一封后,回来了。

忽听前方传来一阵沉稳却略显陌生的脚步声,伴随着浓重的、带着海腥味的南方口音:

“这位……老哥,您这藤子,埋得深了些,根茎怕是不好膨大。”一人好似是在指点农户插秧。

陈兴心头微动,这声音……似曾相识,却又被岁月和风浪磨砺得粗粝不堪。陈兴努力向远处望去。

一人身材精壮,皮肤黝黑发亮,如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尤其是眼角和额头,记录着无数个烈日当头的辛劳。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靛蓝粗布衣裤,裤腿高高挽起,赤脚上沾满了新鲜的泥浆。

乍一看,就是个常年劳作的健硕农夫。

唯有那双眼睛,在浓密的、同样染上风霜的眉毛下,依旧保留着一丝旧日的清亮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沉淀。

“允……”陈兴喉咙发紧,那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差点脱口而出。

他收了声音,径直走向前方。

这个黑壮的农夫,咧开嘴,露出一口与他肤色形成鲜明对比的白牙。

笑容朴实得没有一丝伪饰:“姑父,十几年不见,您还是这般精神。”

“爪哇的太阳毒,海风也烈,晒着晒着,泡着泡着,就成这样了。”

他拍了拍自己结实的胸膛,发出沉闷的响声。

陈兴看着他粗糙开裂的手掌,布满老茧的手指,还有那坦然的目光,心中百感交集。

当年那个在深宫中养尊处优、优柔寡断的年轻帝王,竟被岁月重塑成这般模样。

“回来……安全吗?”陈兴的声音带着忧虑。

“安全。”朱允炆点点头,眼神坦荡,“心放下了,哪里都安全。”

“这些年,在爪哇,在吕宋,后来又偷偷跑回福建、广东的乡下,跟着老农学种地。”

“什么稻子、麦子、番薯、玉米……都琢磨过。”他解下背上一个同样磨损得厉害的粗布包袱,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几本厚厚的、用粗糙树皮纸订成的册子,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画着各种作物的图样。

“姑父,我知道您一直在琢磨这些,想让地里多出粮食,让百姓少挨饿。”

朱允炆将册子郑重地递给陈兴,眼神诚恳:

“这是我这些年走南闯北,看各地老把式的经验,加上自己一点点瞎琢磨,总结出来的东西。”

“选种、育苗、轮作、堆肥……特别是几种耐旱、耐贫瘠的稻种和番薯的种植法子,在爪哇那种地方都能长得好,在咱大明许多地方应该更有用。”

陈兴接过册子,入手沉重。他随手翻开一页,里面记录着不同土壤湿度下番薯块茎膨大的对比数据。

字迹工整,逻辑清晰。这绝非“瞎琢磨”,是下了苦功的真知灼见。

“允炆……”陈兴声音有些沙哑,“你这是……”

“赎罪谈不上,”朱允炆似乎知道陈兴想说什么,摆摆手,笑容里带着看透世事的豁达:

“当年削藩操之过急,又信错了人,把天下拖入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这是大错。“

“如今,我只想用这双手,用这点在泥地里滚出来的本事,实实在在做点事。”

“哪怕能让一亩地多收三五斗粮,让一户人家少吃几顿观音土,也算……对得起当年坐在那个位置上,却没做好的本分。”

他看向眼前绿油油的田地,眼神平静而满足,“姑父,我不求别的。就想回到大明寻块地,当个真正的农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庄稼抽穗,闻着泥土的香,听着蛙鸣虫唱。这日子,比宫里……踏实多了。”

陈兴看着眼前这个黑壮的汉子,听着他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的话语,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有欣慰,有感慨,更有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深深敬畏。他用力拍了拍朱允炆结实的肩膀:

“好!留下!大明本就是你的家。你的这些心血,我会好好用起来,让它们真正造福百姓!”

朱允炆脸上的笑容更盛,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像个终于找到归宿的孩子:“谢姑父!”

乾清宫

时间是最好的止痛剂,虽然无法愈合那道名为“徐妙云”的巨大伤口。

但至少能让朱棣在白天,将那份蚀骨的孤独和悲痛,强行压缩在黑夜的角落。

他依旧是那个雄才大略、目光如炬的永乐皇帝。帝国的巨轮需要他牢牢把握舵盘。

太子朱高炽已立十余年。

他宽仁,勤勉,在文臣中威望日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核心的文官集团。

在朱高炽的倚重下,势力如藤蔓般悄然滋长,渗透朝堂。

他们提倡休养生息,反对大规模用兵,对朱棣屡次北伐消耗国力颇有微词,与勋贵武将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

为了平衡文武,不给帝国留下太大的烂摊子,朱棣召回了汉王朱高煦。

这日早朝,气氛压抑。一份关于山东水灾后重建款项被地方文官挪作他用的弹劾奏章,成了导火索。

朱棣端坐龙椅,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用一种低沉而极具压迫感的声音开口:

“太子。” 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奉天殿落针可闻。

“这份奏章,朕看过了。数十万灾民的救命钱,成了某些人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此风若长,国将不国!”

他目光锐利地钉向文官队列,“朕记得,就在上月,还有人上奏,说国库空虚,无力支撑边事?”

“好啊!钱都流到这些硕鼠的口袋里去了!”

“边军将士的饷银,北疆百姓的安宁,在他们眼里,是不是也比不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朱棣缓缓站起身,走下御阶。沉重的脚步声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停在朱高炽面前,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

“老大!你是太子!是国之储君!这滔天的罪过,就发生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你整日里在文华殿听什么?”

“听的是圣贤书,还是这些蠹虫的阿谀奉承?!你的仁慈宽厚,就是用在这等包庇纵容、姑息养奸之上的吗?!”

朱高炽身体猛地一颤,就在这一瞬间,他与父亲的目光有了一个极其短暂的、旁人难以察觉的交汇。

朱棣的眼神深处,没有真正的暴怒,只有冰冷的算计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指令。

电光火石间,朱高炽完全明白了!

这是要借题发挥,拿他这个太子当“祭旗”,狠狠敲打、震慑文官集团!

父亲需要一把锋利的刀来筹集北伐资源、清理积弊。

但又不能让这把刀伤及太子的根本。更不能让太子亲自沾上这层血腥!

所以,他朱高炽必须“委屈”,必须“被罚”,必须暂时离开风暴中心。

下一瞬,朱高炽肥胖的身体剧烈地晃动着,眼圈迅速泛红,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和巨大的“悲愤”:

“父皇!” 他几乎是“悲鸣”出声,声音之大,情感之“充沛”,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儿臣……儿臣日夜操劳,不敢懈怠!只想体察民情,仁政治国,稳妥处理朝政,以免寒了士林之心,乱了朝纲啊!?!”

他声泪俱下,将一个被“严父”误解的“委屈储君”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若父皇觉得儿臣如此不堪大任,觉得儿臣只会听信谗言,那……那这太子之位,儿臣……儿臣不当也罢!”

最后一句“不当也罢”,喊得是撕心裂肺,充满了“绝望”和“赌气”。

文官们彻底懵了,尤其是杨士奇等人,脸色惨白如纸。

朱棣看着儿子精彩的表演,心中闪过一丝满意,但脸上怒容更盛:

“混账!太子之位,国之根本,岂容你儿戏!你听听你说的什么话?!”

“被这些腐儒灌了迷魂汤,连担当都没有了!滚!给朕滚回你的东宫去!”

“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一步也不许踏出来!好好给朕想清楚,为君之道,到底是什么!”

他“怒不可遏”地挥手,仿佛多看一眼这个“不成器”的儿子都嫌烦。

内侍慌忙上前搀扶住“摇摇欲坠”、“悲痛欲绝”的朱高炽。

朱高炽被搀扶着转身离去,在背对群臣的瞬间,他脸上那夸张的悲愤瞬间消失,只剩下极度的疲惫和一丝了然。

朱棣的目光如同冰冷的铁锥,扫过噤若寒蝉的文官们,最后精准地落在朱高煦身上,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件趁手的兵器:

“汉王!”

“儿臣在!”朱高煦精神一振,昂首出列。

“太子闭门思过期间,由你监国理政!”朱棣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给朕把这朝堂上上下下,好好梳理一遍!该查的,一查到底!该办的,严惩不贷!”

“特别是那些侵吞国帑、结党营私、动摇国本的蠹虫,一个都不许放过!”

“朕要看到朗朗乾坤!要看到北伐的钱粮,一分一毫都用在刀刃上!听明白了吗?”

“儿臣遵旨!”朱高煦眼中闪烁着光芒,声音洪亮: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扫清寰宇,为父皇分忧,为北伐扫清障碍!”

朱高煦根本不屑于搞什么“润物细无声”,他要的就是雷霆手段,要的就是立威!

更要借机狠狠打击支持大哥的文官集团。

他迅速组建了一个以他王府旧属和部分激进武将为核心的“清查班底”。

手段粗暴直接:翻旧账、抓小辫子、罗织罪名。

朝会上,户部侍郎对朱高煦的加征军费,提出了温和的反对意见,认为需体恤民力。

话未说完,就被朱高煦粗暴打断。

“体恤民力?本王看你就是包藏祸心!故意拖延军国大事!”

朱高煦霍然起身,指着那侍郎的鼻子怒骂:

“本王查过了!去年你老家修祠堂,动用了官仓的木材!这算不算以权谋私?算不算蠹虫?!”

侍郎大惊:“王爷!此事已向杨阁老报备,是暂借,事后已按价补偿……”

“报备?补偿?”朱高煦狞笑,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官官相护?本王眼里揉不得沙子!来人啊!拖下去!杖三十!就在这殿外打!”

“让满朝文武都看看,跟朝廷、跟本王作对的下场!”

锦衣卫如狼似虎地扑上来,不顾那侍郎的喊冤和杨士奇等人的劝阻,当庭将其拖了出去。

很快,殿外传来沉闷的杖击声和凄厉的惨叫。殿内文官人人自危,脸色惨白。

朱高煦则重新坐回监国位,环视众人,嘴角噙着一丝得意的笑:

“还有谁?对本王的政令有异议?”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只有殿外凄惨的嚎叫不断传来。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