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终于变得稍微正经了些,开始剖析靖难之初的局势:

“朱高炽三兄弟回到北平之后,按理说,建文帝朱允炆就应该按照原定计划,以燕王朱棣‘精神失常、无法履职’为最正当的理由,顺水推舟,下一道圣旨,正式将燕王之位提前授予世子朱高炽。这样一来……”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微微颔首,低声道:“嗯,这才是正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名分大义在手。最关键的是,装疯是老四自己选的路,他就算憋出内伤,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绝不敢自己跳出来否认。这一招,就能让老四弄巧成拙,陷入绝地。”

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显然深谙权术之道。底下的李善长、徐达等勋贵听得心头发寒,却一句话也不敢接茬。在这种关乎皇子阴谋和帝王心术的话题上,只有朱元璋自己有资格点评。

然而,朱元璋说着说着,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下方,忽然定格在某个依旧跪伏在地的身影上——那是从刚才被他敲打后,就一直没敢起身的魏国公徐达。

老朱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极不自然的的神色,像是才刚发现一样,用一种略带夸张的语气,对着身旁脸色依旧苍白的朱棣“埋怨”道:

“哎呀!老四!你个没眼力劲的东西!你老丈人还在地上跪着呢!跪了得有一刻钟了吧?你怎么也不知道赶紧去扶起来?就这么让咱的大功臣一直跪着?像什么话!”

这话听起来像是关怀,但每一个字都透着冰冷的意味。徐达从起兵时就跟着朱元璋,功劳盖世,何时受过这等“待遇”?跪这么久无人搭理,分明是皇帝余怒未消,刻意晾着他,再次强调对徐家未来可能“外戚坐大”的极度不满。

朱棣被父皇这突如其来的“提醒”吓得一激灵,连滚带爬地冲到徐达身边,手忙脚乱地想要搀扶:“岳父大人,快、快请起,是小婿疏忽了……”

徐达借着朱棣的搀扶,这才颤巍巍地站起来,腿脚早已麻木,却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是再次躬身,声音沙哑:“老臣……谢陛下隆恩。” 心中却是一片冰凉。陛下这态度,再明显不过了。

天幕上的朱及第并未受这小插曲影响,继续说着:

“然而,历史有趣就有趣在,它往往不按最合理的剧本走。咱们的建文帝朱允炆,刚刚才把朱高炽三兄弟送回北平,这想法啊,它……就又变了!”

“但这真不能全怪他优柔寡断,”朱及第话锋一转,似乎想为建文帝辩解两句,“因为他身边最核心、最主张削藩的,主要是三个人——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还有文学博士方孝孺。”

“这三个人,来头不小。他们原本是洪武爷为太子朱标准备的御用班底,是留着给太子将来继位后使用的治世能臣。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后,为朱允炆争取太孙之位奔走最得力的,也是他们三个。可以说,他们是建文帝最信任的倚仗。”

“但是!”朱及第加重了语气,“这三位‘托孤重臣’,他们的政治理念和具体策略,经常不一致,甚至互相打架!”

天幕上开始浮现出三人的简单介绍和观点:

“齐泰,主管兵部,相对务实,认为燕王实力最强、威胁最大,主张‘擒贼先擒王’,应该率先以雷霆手段解决燕王。”

“黄子澄,儒家理想主义者,却好纸上谈兵,认为燕王久居北平,树大根深,应该先剪除其羽翼,削除其他较弱藩王,最后再对付燕王,可稳操胜券。”

“方孝孺,当世大儒,名声极高,一心想着恢复周礼古制,甚至有点‘井田制’的复古幻想,他更关注的是借此削藩之机,推行他那套理想的‘王道’政治,对于具体先削谁、怎么削,反而有些脱离实际。”

“建文帝自己没什么主见,”朱及第总结道,“就在这三位老师的各种不同甚至矛盾的意见中左右摇摆,朝令夕改。于是,最佳的削燕时机,就在这争论和摇摆中,一点点溜走了。”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着对自己为孙子安排的“辅政班底”如此剖析,脸色很是难看。尤其是听到对方孝孺的评价时,他忍不住转过头,看向文官队列中一位老者——太子朱标的老师,大儒宋濂。

朱元璋的语气带着一种嘲讽和不解:“宋先生,咱记得你跟咱讲过,能继承你学问衣钵的,就是这个方孝孺吧?是个读书种子。可听听,天幕上说他想啥?恢复井田制?这……这不是读书读傻了脑子吗?周朝那套玩意儿,还能搬到现在来用?”

宋濂听到皇帝点名,吓得浑身一颤,就想要出列跪下请罪,却被朱元璋抬手虚按了一下阻止了。

虽然没让跪,但宋濂的心却如同坠入了冰窟窿,一片冰冷。陛下这话语里的不满和讥诮,他听得明明白白。方孝孺这个他最为看重的学生,恐怕还没登上政治舞台,就已经因为天幕这一席话,在陛下心里被判了“死刑”。以朱元璋宁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性子,将来若是觉得方孝孺的学说可能蛊惑人心、危害统治,那……

宋濂不敢再想下去,只能深深低下头,心中一片苦涩和恐惧,只能暗暗祈祷,后面的天幕可千万别再爆出他这个学生更“离经叛道”的言论了。

天幕上的朱及第似乎也觉得这三人组合颇为无语,调侃道:“所以后世不少网友戏称这三位是‘建文身边的三傻’,活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当然,这只是戏称,咱们以后会慢慢聊一聊他们具体是怎么一步步把朱允炆带进沟里的。今天还是继续讲,朱允炆到底要怎么对付燕王朱棣的吧!”

就在天幕下的众人期待与担心之余,朱及第并没有因为时间快到了,节点也到了关键时刻而结束,他继续讲道:“由于燕王府长史葛诚担心燕王装疯连累自己,再加上他一直是安插在燕王府的朝廷官员,于是他向建文帝密报燕王装疯图谋不轨......”

天幕下的朱元璋并没有觉得这个葛诚做得有什么错,毕竟按他的大明会典与皇明祖训,王府长史本来就应该忠心于朝廷,并监视亲王的一举一动,只是这个告诉从前面来看,恐怕是弄巧成拙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