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娘子那一个“清”字,如同在我心湖投下的一颗明矾,让连日来因诸多感悟而略显纷杂的思绪迅速沉淀、澄澈下来。指下的《松涛》不再刻意追求形似或空灵,而是专注于音色本身的干净与力道,那份属于松的坚韧风骨,反倒渐渐从弦音中透出。
这日清晨,我正坐在窗下临帖,笔尖在粗糙的桑皮纸上勾勒,力求将陈老先生所授的“学问之根”与笔下的筋骨融为一体。空气中弥漫着昨夜雨后尚未散尽的湿润泥土气息,混合着院角那几丛凤仙花被雨水打湿后愈发鲜明的草木腥甜。贾姨在灶间忙碌,准备着简单的早膳,柴火气与粟米粥的香气隐隐传来,是令人心安的烟火味道。
笔锋一顿,我忽然听得院门外传来一阵极轻、却异常沉稳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不疾不徐,每一步都仿佛丈量过一般,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与范先生的飘逸、秋先生的疏放、云娘子的清泠截然不同。
我心中微动,放下了笔。
几乎是同时,贾姨也听到了,她擦了擦手,快步走去应门。门开处,一个挺拔的身影立在晨光微熹中。
是顾嬷嬷。
她依旧是那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深色布衣,头发在脑后梳成一个紧实得一丝不乱的圆髻,只用一根素银簪子固定。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故,然而今日看来,那目光却不似从前授课时那般如同“沾清水的软布”拂拭检验,反倒多了几分沉静的审视。
“嬷嬷安好。”我起身,敛衽行礼,姿态是经她亲手调教后、已融入骨子里的端正自然。
顾嬷嬷微微颔首,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片刻,从发髻到裙摆,一扫而过,随即落在一旁书案上我刚写了一半的字帖上。她并未立刻点评,只淡淡道:“听闻近日,京中有些风言风语,说是有贵人将至钱塘。”
我心下了然。陈老先生的提醒,书铺郑先生的闲谈,如今连深居简出的顾嬷嬷都听闻了,看来阮郁一行人南下的消息,在这钱塘城中已非秘辛。贾姨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看向我。
我迎上顾嬷嬷审视的目光,神色平静,甚至微微笑了一下:“学生也略有耳闻。嬷嬷是担心学生吗?”
顾嬷嬷看着我,那双锐利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近乎满意的东西。她走到书案前,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桑皮纸上未干的墨迹,感受着那笔锋的力道。
“老身并非担心你应对不了。”她开口,声音平稳,“礼仪是形,心性是根。形易学,根难养。当初教你行止坐卧,是让你在任何境况下,都能保住体面,护住自身。如今看来,你这‘根’,倒是比老身预想的,扎得更深了些。”
她顿了顿,抬眼看我,目光深邃:“那位林小姐,与你是旧识。其人心性,你当深知。此番再来,其势汹汹,无非是仗着家世,想在姿态上压你一头。”
我点了点头,想起去年诗会上林婉儿那看似温婉、实则暗藏机锋的言语,以及她每每在自己面前流露出的、混合着嫉妒与轻视的眼神。确实,无非是些内宅女儿间争强好胜的手段。
“嬷嬷教导,学生不敢忘。”我语气平和,“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外境纷扰,若自心不乱,便无人能真正乱我分毫。林小姐欲以势压人,我自以平常心待之。她看重家世门第,我自有我的学问修行、弦歌雅意。道不同,本就不相为谋,又何须在意她如何看我?”
顾嬷嬷闻言,唇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那或许可以称之为一个极淡的笑影。“看来,陈老头那些书没白读,慧觉那老和尚的禅机,你也听进去几分。”她难得地带上了一丝几不可闻的调侃,“能说出这番话,可见你是真明白了。礼仪于你,已非枷锁,而是让你能在这纷扰中,依旧从容自处的底气。”
她不再多言,目光转向窗外那棵枝叶繁茂的枇杷树,青涩的果子在晨光中泛着微光。“你这小院,虽简朴,却自有气象。守住这里,守住你的本心,便是应对一切风浪最好的法子。”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看着院中熟悉的青石板缝隙里嫩绿的青苔,墙角那几丛贾姨精心照料的、开始结出花苞的凤仙花,还有廊下晾晒的草药,角落里那个用于捣花汁的小石臼……这一切,构成了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力量的源泉。
“学生明白。”我轻声道,“既来之,则安之。她们来她们的,我过我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顾嬷嬷最后看了我一眼,那目光中带着一种近乎于“出师”的认可。“你好自为之。”她说完,便如同来时一样,迈着沉稳而规律的步子,转身离开了小院,身影消失在巷口。
贾姨关上门,轻轻舒了口气,走到我身边,低声道:“小小,嬷嬷说得对,咱们不怕她们……”
我挽住贾姨的胳膊,将头靠在她肩上,感受着她身上熟悉的、带着皂角清香的气息,笑道:“贾姨,我何时怕过?去年她们在时,我们不也好好过来了?如今的我,更非昔日可比。 她们若以礼相待,我便以礼相还;她们若想生事,我也自有应对之法。您就放心吧。”
我说的是实话。经历过与阮郁初遇的惊马、诗会上与林婉儿的几次交锋,再到这近一年来诸位师长的悉心教导与自身的刻苦修行,我早已不是那个刚刚魂穿而来、内心惶惑的林晓了。我有了安身的小院,有了视我如亲生的贾姨,有了学问、技艺、礼仪傍身,更炼就了一颗愈发沉静通透的心。
阮郁的好奇,林婉儿的敌意,于我而言,不过是这钱塘湖山间,即将吹过的又一阵风罢了。
风过无痕,我自岿然。
望向窗外,天色已大亮,西湖的方向波光粼粼。
我重新坐回书案前,执起笔,继续临摹未写完的字帖。
心静,字便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