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泉州港的海风带着咸腥气,赵昺的马车刚停在船坞外,就见张勇和王老铁的儿子王铁蛋迎了上来。王铁蛋手里捧着一张皱巴巴的图纸,脸上沾着铁屑,见了赵昺,忙递过去:“殿下,这是俺按您之前说的‘龙骨’画的图,可工匠们说‘船底加这么粗的铁条,会沉’,俺……俺没敢试。”

赵昺接过图纸,见上面歪歪扭扭画着船底结构,忍不住笑了:“铁蛋,你没画错,是工匠们没见过。走,咱们去船坞里说。”

进了船坞,一艘破旧的福船正架在支架上,几个老工匠围着船底争论。见赵昺进来,工匠们忙躬身行礼,为首的老匠头陈老木皱着眉道:“殿下,您说的‘龙骨’,小老儿活了六十年也没听过——船底要轻,才能浮起来,加了铁条,船重了,万一进水,可就完了。”

赵昺没反驳,只让人搬来一块木板、一根铁条和一盆水。他把木板放进水里,木板浮着;再把铁条钉在木板中间,木板依然浮着,还比之前稳了不少。“陈老木,你看,”赵昺指着木板,“龙骨不是让船沉,是像人的脊梁骨,能稳住船身,遇到风浪也不容易翻。咱们再给船加‘三角帆’,逆风的时候也能走,比原来的方形帆快三成。”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画三角帆的样子:“原来的帆只能顺着风走,遇到逆风就只能等;三角帆能‘抢风’,哪怕风从侧面来,船也能往前走。”

陈老木盯着地上的图,又看了看水里的木板,摸了摸胡子:“殿下,要不……咱们先改一艘小的试试?要是成了,再改大的。”

“好!”赵昺立刻拍板,“铁蛋,你带着工匠们熔铁造龙骨;张勇,你让人去砍些坚韧的杉木,做三角帆的桅杆。咱们半个月内,改出一艘‘新福船’,让倭寇尝尝厉害!”

接下来的半个月,泉州船坞热闹起来。赵昺每天泡在船坞里,教工匠们算龙骨的长度、测帆的角度,有时还亲自抡锤打铁,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在意。王铁蛋学得最快,不仅会造龙骨,还琢磨着给船加了“水密舱”——把船底分成五个小舱,就算一个舱进水,其他舱也能撑着,船不会沉。

“殿下,您看!”第五天清晨,陈老木激动地拉着赵昺去看,新福船的龙骨已经装好了,船底比原来宽了两尺,看着就稳当。“小老儿试了试,推着船走,比原来稳多了!”

赵昺笑着点头,又让人把三角帆装上去。午后,新福船下水试航,海风正好从侧面吹过来,三角帆一拉,船果然顺着风往前走,速度比旁边的旧福船快了不少。船坞里的工匠和士兵们都欢呼起来,陈老木对着赵昺拱手:“殿下真是神人!这新船,能保泉州的海平安了!”

刚忙完船坞的事,刘伯温就派人来请赵昺去常州——农桑学堂建好了,却出了点小矛盾:士族子弟不愿和流民子弟一起上课,说“跟泥腿子一起读书,丢身份”。

赵昺赶到常州时,学堂外已经围了不少人。士族子弟的家长们站在门口,不让流民子弟进去;流民们则抱着孩子,在一旁急得掉眼泪。刘伯温皱着眉道:“殿下,我跟他们说‘学堂不分出身’,可他们不听,还说要让您给个说法。”

赵昺走到人群中间,手里拿着两本教材——一本是改编的《简易算术》,一本是《农桑要术》节选。“诸位,”他扬了扬手里的书,“这学堂教的,不是‘身份高低’,是‘怎么算账、怎么种粮’。士族子弟学了算术,能管家里的生意;流民子弟学了农桑,能种好田。要是只让士族子弟学,流民子弟没文化,以后还是会饿肚子,还是会闹矛盾——咱们江南的安稳,不是靠‘分你我’,是靠‘一起好’,对不对?”

一个士族家长不服气:“殿下,流民子弟粗野,会带坏咱们的孩子!”

“那咱们就比一比。”赵昺笑着说,“今日学堂开课,士族子弟和流民子弟各坐一排,谁学得快、答得对,我就赏他一本新教材。要是流民子弟学得好,是不是就不算‘粗野’了?”

家长们没话说了,只能让孩子们进去。赵昺跟着走进学堂,见孩子们坐得整整齐齐,士族子弟穿着锦缎衣裳,流民子弟穿着粗布衫,却都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讲台。先生拿起《简易算术》,刚教完“一加一等于二”,就有个流民子弟站起来:“先生,俺家有两亩田,要是再种一亩,就是三亩,对不对?”

先生笑着点头,士族子弟们也跟着鼓掌。赵昺站在窗外,听着里面的读书声,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现代的义务教育,原来不管哪个时代,孩子眼里的求知欲,都是一样的纯粹。

傍晚,阿珠带着几个渔村妇女来学堂,手里提着一篮新烤的麦饼:“殿下,俺们听说学堂开课了,给孩子们送点吃的。您改的新船,渔民们都知道了,都说以后出海,再也不怕倭寇了!”

赵昺接过麦饼,递给身边的孩子:“阿珠,等新船造好,咱们就去海上巡逻,让渔民们安安稳稳打渔。”

没过几日,泉州传来消息——三艘倭寇船又来骚扰,张勇带着新福船和两艘旧福船出海迎敌。赵昺立刻赶去泉州,站在码头的了望塔上等着消息。

傍晚时分,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船影——是张勇的船队!新福船走在最前面,船帆上还挂着缴获的倭寇旗帜。张勇跳上岸,兴奋地喊道:“殿下!赢了!新船太快了,逆风也能追,咱们把倭寇的船包抄了,沉了一艘,俘了两艘,还抓了三十多个倭寇!”

渔民们围上来,看着新福船上的战利品,欢呼雀跃。一个老渔民拉着赵昺的手,老泪纵横:“殿下,俺们渔民终于能安稳出海了!您是俺们的救命恩人啊!”

赵昺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刚穿越时的绝望——那时他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如今却能护住一海的百姓。他的双重灵魂,早已不再挣扎——现代的知识不是“异类”,古代的民心也不是“负担”,两者拧在一起,就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坚实的根。

当晚,泉州港燃起了篝火,渔民们杀了刚捕的鱼,工匠们拿出新酿的酒,士兵们唱起了战歌。赵昺坐在篝火边,看着孩子们围着新福船跑,听着大人们谈着明年的收成,心里忽然明白:所谓“立足”,不是要当多大的官、占多大的地,是要让身边的人能笑着过日子,能有盼头。

这时,刘伯温走过来,递上一封密信:“殿下,漠南传来消息,朵儿只被铁穆耳治了罪,贬去了西域;但察合台汗国又和窝阔台的后人联络,似有联合之意。咱们还得早做准备。”

赵昺接过密信,看完后轻轻放在一边。他抬头望着海上的月亮,月光洒在新福船上,泛着银辉。“是啊,还得准备,”他轻声道,“但只要咱们江南安稳,河套同心,再大的风浪,也能扛过去。”

刘伯温点头,看着篝火边的人群:“殿下,您看,这就是民心。有了民心,就什么都不怕了。”

赵昺笑了,拿起一块麦饼咬了一口——是阿珠做的,带着麦香和海的味道。他知道,前路或许还有战争,还有矛盾,但只要这篝火不熄,这民心不散,他就有底气走下去。

第二天一早,赵昺又去了船坞——陈老木和工匠们已经开始改第二艘新福船了,王铁蛋正拿着图纸,给年轻工匠讲龙骨的造法。学堂里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码头边渔民们正忙着装货,泉州港的一天,又在安稳和希望中开始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