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永恒白昼”星系的途中,星轨石投射的星图始终亮着一个温暖的光点——那是雾母与星骸所在的位置,像一颗恒定的坐标,提醒着他们曾见证的共生奇迹。凯将归航琴放在膝头,指尖偶尔拨动琴弦,旋律在舱内流淌,与引擎的低鸣交织成安恬的乐章。
“据说永恒白昼星系的主星是颗白矮星,”凯翻看着星图残页,“它的光芒不会熄灭,行星表面永远是白天,那里的居民靠收集星光生存,连房屋都是用能储存光的‘凝光石’建造的。”
喵千岁想象着那个永远明亮的世界,忽然想起药铺里永远晒着阳光的窗台,心里泛起一阵熟悉的暖意。“听起来很适合定居。”
凯抬眸看她,浅金色的瞳孔里笑意温柔:“如果你喜欢,我们可以多待一阵子。”
突击艇穿过星系边缘的光带时,被一股柔和的能量包裹。舷窗外的景象瞬间变得明亮——主星的光芒穿透大气层,将行星表面照得如同镶嵌了无数钻石,远处的山脉呈现出半透明的乳白色,房屋的轮廓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果然是凝光石的光泽。
降落时,他们受到了居民的热情欢迎。这里的人穿着用光丝织成的长袍,皮肤是健康的蜜色,眼睛像琥珀一样透亮。族长是位白发老者,看到凯腰间的星核碎片手链,笑着说:“落星族的朋友,好久没来客人了。”
原来永恒白昼星系与落星族早有往来,落星族曾用星核碎片帮助他们稳定了凝光石的能量,两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居民们邀请他们住在一颗巨大的凝光石房屋里,房屋内部能自动调节光线,既明亮又不刺眼。透过半透明的墙壁,可以看到外面的“光田”——田里种植着能吸收星光的植物,果实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这些果实能提炼出‘光液’,”族长递给他们一个晶莹的杯子,里面盛着淡金色的液体,“喝了能安神,还能让伤口愈合得更快。”
喵千岁尝了一口,光液清甜爽口,顺着喉咙滑下,仿佛有暖流涌入四肢百骸,连日航行的疲惫一扫而空。凯则对光田的灌溉系统产生了兴趣,那些管道竟是用星核碎片与凝光石混合打造的,能精准地控制光液的流量。
“落星族的智慧,”族长感叹道,“可惜后来战乱,就断了联系。”
在永恒白昼星系的日子悠闲而充实。凯跟着居民学习种植光田,他对植物的理解让居民们惊叹不已,很快就改良了光液的提炼方法,让产量提高了不少;喵千岁则用带来的星际记录仪拍摄这里的风光,记录下居民们的生活日常,镜头里最多的,是凯在光田里忙碌的身影,阳光洒在他身上,浅金色的瞳孔比任何星光都要明亮。
夜里——或者说,这里没有真正的黑夜,只是主星的光芒会变得柔和——他们会坐在房屋的露台上,看光田的果实像星星一样闪烁。凯会弹起归航琴,琴声与居民们的歌谣相和,温柔得能融化星光。
“这里的人说,”喵千岁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的光河,“永恒白昼是宇宙的‘心脏’,光芒能治愈一切伤痛。”
凯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铁藤指环:“那我们就在这里多待些日子,让所有漂泊的疲惫,都被星光抚平。”
喵千岁点头,心里忽然生出强烈的归属感。这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星际纷争,只有温暖的光芒、友善的居民,还有身边这个愿意与她共享星光的人。或许,这就是她穿越时空、跨越星海,最终要寻找的“栖所”。
一天,族长带着他们来到星系的中心——那里有一颗巨大的凝光石,内部封存着一道古老的光纹,像落星族的星图,又像某种能量核心。“这是‘守光石’,”族长说,“里面封存着永恒白昼最初的光芒,据说能映照出人心最深处的渴望。”
凯握住喵千岁的手,与她一起将掌心贴在守光石上。石头瞬间亮起,内部的光纹流转,映出两幅重叠的画面:一幅是药铺的院子,桂花飘落,沈砚正为她递上桂花羹;另一幅是异星森林的石塔,凯举着长弓,星骸在他脚边安静守候。
画面最终定格在永恒白昼的光田里,她和凯并肩站在星光下,身边围着欢笑的居民,归航琴的旋律在风中回荡。
“看来,”凯的声音带着笑意,“我们的渴望,是一样的。”
喵千岁看着他眼中的自己,眼眶湿润。原来无论经历多少时空,跨越多少星海,人心深处最渴望的,始终是温暖的陪伴,是安稳的归宿。
离开永恒白昼星系的那天,居民们在光田旁为他们送行,光液果实挂满了突击艇的舱门,像一串流动的星光。族长将一块凝光石交给他们:“这是‘忆光石’,能储存这里的光芒,无论走到哪里,都像带着永恒白昼的温暖。”
凯将忆光石与星轨石并排镶嵌在控制台上,两块石头的光芒交相辉映,照亮了前方的星途。
“下一站?”喵千岁问,语气里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凯看着星轨石上新出现的光点,那是一个被称为“回响星”的地方,据说能听到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轰鸣。
“去听听宇宙最初的声音。”他笑着说,启动了引擎。
突击艇缓缓升空,永恒白昼的光芒在身后渐渐远去,却在忆光石里留下了温暖的印记。喵千岁靠在舷窗边,看着外面璀璨的星河,忽然明白,所谓的永恒,不是时间的停滞,而是将每一份温暖的记忆珍藏心底,带着它们继续前行。
她的旅程还在继续,身边的人也始终陪伴。在这片浩瀚的宇宙里,在永恒的白昼与无尽的星河里,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流动而温暖的归宿。
星途漫漫,心有所栖,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