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吧!少年!》决赛夜的喧嚣与辉煌,如同潮水般,在持续了数日的媒体头条和网络狂欢后,终于开始缓缓退去。未能成团的结局,对于绝大多数参与者而言,或许意味着一段梦想的终结或搁浅,但对于江城而言,却像是一道终于被拉下的、隔绝外界过多纷扰的幕布。
他没有像其他热门选手那样,立刻投身于密集的采访、商业活动或者新的项目筹备中。相反,他回到了自己那间已经初具雏形的个人工作室——一个位于文创园区僻静角落,被他亲自要求装修成“居家舒适风”的Loft空间。
这里没有冰冷的大理石前台,没有密密麻麻的工位。取而代之的是柔软的懒人沙发、铺着厚绒地毯的休息区、一个摆满了各种零食和茶饮的小吧台,以及一面占据了整堵墙的巨大书架——上面除了少数几本充门面的精装书,更多的是各种美食图谱、游记和闲散杂文集。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暖洋洋的,空气里漂浮着现磨咖啡和淡淡檀香的混合气息。
此刻,江城正窝在窗边那张看起来就能把人陷进去的单人沙发里,身上穿着灰色的纯棉家居服,手里捧着一本《中国古典糕点考据》,手边的小几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桂花乌龙。决赛结束后的这几天,他过得异常充实——主要充实在了睡眠和味蕾上。
工作室目前仅有的两位成员,前站姐(现宣传兼生活助理)林婉和退休返聘会计(现财务兼行政总管)赵伯,也充分贯彻了老板“不打扰、不折腾”的核心思想。林婉在处理着雪花般飞来的合作邀约,进行分类和初步筛选;赵伯则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核对着一份简单的财务报表,确保工作室的每一笔收支都清晰明了,且绝不涉及需要加班才能完成的复杂账目。
宁静,慵懒,仿佛与外界那个光怪陆离、争分夺秒的娱乐圈处于两个平行的时空。
然而,该来的,总会来。以一种看似温和,却不容拒绝的方式。
下午三点,一天中江城认为最适合处理“正事”(如果不得不处理的话)的时间段,林婉拿着一封质感厚重的邮件,脚步轻快地走了过来。她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好奇的表情。
“城哥,有一封很特别的邮件。”林婉将邮件放在小几上,声音放轻,生怕惊扰了这满室的闲适,“来自‘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是正式的公函哦。”
江城从书页上抬起眼皮,目光落在那信封上。暗纹纸笺,繁体竖排的打印字体,右下角盖着鲜红的协会印章。一股庄重、严肃,甚至略带些陈年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麻烦的味道。
他微微蹙眉,但还是伸手拿起了邮件。拆开,里面是措辞严谨、格式规范的两页信纸。
信中,协会方先是高度赞扬了江城在《闪光吧!少年!》节目中展现出的卓越古筝技艺,称其“深得传统音乐之精髓,指法娴熟,意境深远,尤以《广陵散》一曲,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接着,笔锋一转,提到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推广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吸引年轻群体关注的重要性。
然后,便是核心内容——正式邀请。
协会希望邀请江城作为“青年文化传承使者”,参与他们策划的一系列线上线下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初步规划包括但不限于:担任非遗公益宣传片主演、参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纪录短片拍摄、在重要文化活动中进行古筝表演、以及开展面向青子的传统乐器普及网络直播等。
信件的末尾,留下了协会对外联络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诚挚地期望能与江城及其团队进一步沟通合作细节。
江城放下信纸,脸上没什么表情,内心已经开始快速进行“省力”评估。
公益宣传片?拍摄?听起来就很耗时耗力。
文化活动表演?意味着要出门,要排练,要面对很多人。
网络直播?倒是可以坐在家里完成,但也要对着镜头说话……
总的来说,这是一揽子“麻烦”的集合。
他几乎能想象到,如果接受这些邀请,未来几个月他的“低能耗”生活将受到何等程度的冲击。早起、熬夜、奔波、应酬……这些词汇光是想想,就让他觉得能量槽在飞速下降。
就在他准备将信件丢到“待处理(大概率不处理)”文件堆里时,脑海中,那个沉寂了数日的系统提示音,以一种久违的、带着特定任务发布韵律的声响,清脆地响起了。
【叮!检测到高匹配度外部事件:“非遗协会合作邀请”。】
【触发第二卷核心任务序列——“被动营业”。】
【任务名称:以摆烂之姿,承文化之重。】
【任务描述:宿主的传统技艺已引起权威机构关注,无法再完全隐匿。请宿主在‘不主动、不积极、不内卷’的基本原则下,接受部分合作邀约,以自身独特方式参与传统文化推广。系统将根据宿主的‘被动营业’表现及实际产生的正面社会影响进行奖励。】
【阶段性任务(一):回应邀请。以符合宿主性格的方式,对非遗协会的邀请做出反馈。】
【任务奖励:根据回应方式及后续影响结算。基础奖励:现金+200,000元。特殊提示:成功完成本系列任务,将大幅提升‘新风尚引领者’任务进度,并有机会获得‘传统文化亲和力’永久加成(注:此加成可小幅提升宿主在学习、理解、演绎传统文化内容时的效率与舒适度)。】
江城准备丢信件的动作顿住了。
“被动营业”?
这个说法,有点意思。
也就是说,系统承认他不想干活,但活找上门了,逼着他不得不干。而任务要求是,即使干,也要用“摆烂”的方式去干,并且要干出效果。
奖励很实在。现金不错。那个“传统文化亲和力”永久加成,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长期省力的bUFF——以后万一再被迫接触这类东西,能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痛苦和消耗。
这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用“被动”和“摆烂”的方式去“营业”,既能拿到系统和协会可能给的好处(名望、官方背书也算一种潜在的省力资源),又能那个永久省力bUFF,同时,好像也没要求他改变现有的生活节奏太多?
他重新拿起那封信,目光再次扫过那些活动提议。
网络直播……这个看起来是麻烦最小的。坐在家里,弹弹琴,好像不需要太多前期准备和体力消耗。如果直播的时候少说话,或者干脆不说话……
他的思维开始发散。如果非要直播,弹什么?难道还要正襟危坐弹《广陵散》?那多累。有没有更……省力且有趣的曲子?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鼓励”:
【提示:宿主无需有压力。保持本心,随心所欲地回应即可。协会看中的是宿主的技艺与独特个性,而非一个刻板的传统文化符号。‘被动营业’的精髓在于‘营业’而非‘主动’。】
江城明白了。
他不需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严肃的、苦大仇深的传统文化卫道士。他只需要做自己,一个恰好会弹古筝、怕麻烦的懒人。用这种方式去“营业”,或许才是系统,乃至……冥冥中某种意志所期待的?
他放下信件,对一直安静等待的林婉说:“回复他们。有兴趣,但具体怎么合作,要谈谈。”
林婉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的城哥!我马上拟回复邮件,表达我们的初步意向,并询问更具体的合作模式和时间安排!” 她以为江城终于要开始“积极营业”了。
“嗯。”江城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重新拿起了那本《中国古典糕点考据》,补充道,“重点问一下,他们那边……有点心供应吗?或者,合作的地方附近,有没有什么老字号?”
林婉:“……好的,我记下了。” 果然,还是她熟悉的那个城哥。
看着林婉快步离开去忙碌的背影,江城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
非遗协会……
官方背景,权威认证。
听起来很麻烦,但如果操作得当,或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护身符”和“省力工具”?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透过眼皮的、温暖的阳光。
被动营业……
那就,营业一下吧。
反正,天塌下来,也不能影响他下午四点的固定茶点时间。
这是原则问题。
而脑海中的系统界面,那个“被动营业”的任务状态,悄然从【待接受】变成了【进行中】。
第二卷的序幕,就在这一封庄重的邀请函和一场内心精准的“省力”权衡中,被缓缓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