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之声”的编曲蓝图已然绘就,那充满实验性与艺术张力的音符如同拥有了生命,在创作室的空气中躁动不安。接下来,便是将这张蓝图转化为现实舞台上血肉的过程——排练。
对于陈明远教授这支特殊的队伍而言,排练的挑战远超寻常。
林枫、赵锐和孙皓三人,如同打了鸡血,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练习室。他们需要熟练掌握那些非常规的、充满停顿与变化的电子段落,需要精准把握与古筝即兴部分衔接的时机,需要将自己的表演状态调整到与整个作品的艺术基调相匹配。汗水浸透了训练服,反复的练习让手指发麻,喉咙沙哑,但他们眼中燃烧着的是对即将诞生的“艺术品”的狂热与虔诚。
然而,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之一,江城,却依旧保持着他的“江城速度”。
当林枫他们在练习室里为了一个电子音效的切入时机争论不休、反复尝试时,江城可能正坐在角落的软垫上,慢条斯理地翻阅着一本《中国名点小吃图谱》,研究着莲蓉酥和豆沙糕的区别。
当赵锐和孙皓为了与预设的古筝进入点完美配合而练到嗓音疲惫时,江城或许刚刚结束一段“冥想”(在旁人看来是发呆),然后拿起古筝,只在他认为必要的几个核心段落——主要是那段需要“打架”的间奏和开头结尾——随手弹奏几遍,确认一下手感,便又放下乐器,开始思考午餐的番茄牛腩是拌饭好吃还是拌面更香。
他的“练习”,在外人看来,简直是敷衍到了极点。
“城哥,”林枫有一次实在忍不住,趁着休息间隙,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那段间奏……你真的不需要多练几遍吗?感觉每次弹的都有些细微的不同……”
江城从一本《茶饮鉴赏》中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平淡地回答:“练多了,就一样了。”
林枫:“……” 他竟无言以对。对于即兴演奏来说,“一样”确实意味着失去灵魂,但……这也太随性了吧?!
赵锐也曾试图跟江城沟通某个贝斯与古筝呼应的细节,江城听完,只是“嗯”了一声,然后在下次合练时,他的古筝依旧我行我素,仿佛完全没听到赵锐的建议。
陈教授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并未像寻常导师那样着急或指责。
他反而时常劝解有些焦虑的林枫三人:“给江城空间。他的音乐是靠‘感觉’和‘本能’驱动的,过度规范反而会扼杀他的灵性。我们要做的,是适应他的节奏,捕捉他每一次演奏中那些闪光的瞬间,并确保我们的部分能与之呼应。”
他甚至鼓励江城:“江城,保持你现在的状态就好。排练不是要把每一次都变成复制品,而是为了熟悉彼此的存在,建立一种默契。正式演出时,你只需要像现在这样,真实地表达你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就行。”
有了教授的“尚方宝剑”,江城更加心安理得。他将“有限度营业”发挥到了极致:
· 定时出现:每天只在约定好的合练时间出现,绝不早到,也绝不晚退(甚至经常踩着点溜走)。
· 高效作业:合练时,只在需要他出声的段落拿起古筝,完成自己的部分后立刻进入“待机”状态,绝不参与无意义的重复排练。
· 能量守恒:一旦感觉消耗过多(比如间奏部分弹完),会立刻补充水分,甚至偶尔会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糖果悄悄含上,美其名曰“补充血糖”。
· 目标明确:他的所有“练习”都围绕着最终舞台服务,对于队友们纠结的细节、导演组可能提出的额外要求(比如加个镜头走位),一律以“麻烦”、“没必要”回绝。
系统的提示音也仿佛在为他这种“相对刻苦”站台:
【叮!宿主在排练期间成功贯彻‘战略性节能’方针,以最低个人能耗维持团队核心输出,完美平衡‘被迫营业’与‘摆烂本性’。奖励现金:+200,000元\/天(排练日)。】
【特殊技能【隐身划水术(初级)】持续生效中,宿主在非核心表演时段的划水行为更不易引人生厌。】
于是,在练习室里就出现了这样一幅奇景:
一边是林枫三人挥汗如雨、精益求精地打磨着每一个电子音符和人声细节;
另一边是江城气定神闲、偶尔出手便石破天惊,大部分时间则处于一种让旁人羡慕嫉妒恨的“低功耗”状态。
这种强烈的反差,起初让林枫他们有些不适,但久而久之,竟然也慢慢习惯了。他们甚至发现,正因为江城这种“不内卷”的态度,整个团队的排练氛围反而比其他那些因为压力而争执、焦虑的队伍要轻松和谐许多。他们可以将更多精力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勾心斗角或无效内耗。
王撕聪的队伍有一次在隔壁练习,听到这边偶尔传出的、江城那极具穿透力的古筝即兴和随之而来的、林枫等人兴奋的讨论声,再对比自己队伍里因为一个舞蹈动作不够整齐而弥漫的低气压,心情复杂难言。
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个完美的结果,还是为了在过程中耗尽自己?
看着江城,他似乎给出了一种另类的答案。
当然,江城的“相对刻苦”也并非全无付出。那段与电子乐“对抗”的间奏,极其耗费心神,每次弹完,他确实会感到比平时更明显的疲惫。这也是他为什么格外注重“能量补充”和“及时休息”的原因。
这一日,高强度合练结束后,林枫三人几乎累瘫在地。
江城也少见地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古筝前,微微闭目养神。
陈教授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功能性饮料。
“辛苦了,江城。”教授的语气带着真诚的赞赏,“今天的间奏,比昨天又多了一丝决绝的味道,很棒。”
江城接过饮料,喝了一口,没说话。
教授看着他,忽然笑了笑,压低声音说:“听说,节目组为了慰劳大家,今晚的宵夜……特意从‘御膳坊’订了他们的招牌金丝芋泥卷。”
江城原本有些倦怠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
他放下饮料,站起身。
“明天几点练?”他主动问道。
陈教授愣了一下,随即忍俊不禁:“上午十点。”
“嗯。”江城点了点头,表示记下了。
然后,他便脚步轻快(相对他平时而言)地朝着食堂方向走去,那背影里,竟透出了一丝难得的、对明日“营业”的……期待?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一丝调侃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因特定物质激励(金丝芋泥卷)对‘被迫营业’的抵触情绪小幅下降。奖励‘积极性调节’现金:+100,000元。】
【温馨提示:可持续发掘类似正向激励,以优化‘摆烂’与‘营业’之间的动态平衡。】
江城对系统的建议深以为然。
看来,以后可以多关注一下节目组的餐食供应清单。
用美食来抵消“麻烦”,
这买卖,划算。
而对于林枫他们而言,看到江城居然因为宵夜而主动询问排练时间,简直比看到太阳从西边出来还令人惊奇。
也许,这就是属于江城的,
独一无二的,
“刻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