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室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热情、困惑与隐隐兴奋的复杂气息。改编的骨架虽然由江城那句“留出喘气的空”和陈教授的“音乐戏剧”构想搭建起来,但当真正开始填充血肉——也就是具体的编曲细节时,不同音乐理念之间的碰撞,才开始真正显现出其尖锐和火花。
林枫和赵锐作为电子部分的负责人,很快就拿出了第一版的编曲小样。他们毕竟深受现代流行音乐制作的影响,即使努力遵循“留白”的原则,做出来的东西在陈教授和江城听来,依然显得有些……“满”和“规矩”。
林枫在键盘上弹奏着一段他精心设计的、带有梦幻琶音色彩的引子,赵锐的贝斯则提供了一条稳健而富有弹性的低频线条。整体听起来很流畅,很“高级”,很符合当下电子音乐的审美。
“教授,城哥,你们听这段怎么样?”林枫有些期待地问,“我用了比较空灵的音色,节奏也放慢了,应该符合‘留白’的要求吧?”
陈教授摸着下巴,微微蹙眉:“感觉……还是有点太‘甜’了,缺乏一点……棱角?或者说,一种不确定的、探索的感觉。”
江城则言简意赅地给出了两个字的评价:“像背景音乐。”
林枫:“……” 他感觉胸口被插了一箭。他熬了半夜才做出来的引子,在城哥这里就只配当背景音乐?
赵锐尝试调整贝斯线,让它变得更跳跃、更不规则一些,但听起来总有点刻意为之的“怪”,而不是那种自然而然的“破格”。
孙皓的人声部分也遇到了瓶颈。他努力想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有“叙事感”,但习惯了偶像唱法的他,总是不自觉地加入一些修饰性的颤音和滑音,听起来反而有点“油”。
陈教授不厌其烦地引导着他们,试图让他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但有些东西,尤其是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和感觉,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就在编曲似乎陷入僵局,林枫和赵锐都有些气馁的时候,一直处于“观察员”状态的江城,忽然从角落的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走到那台电子键盘前,示意林枫让开。
林枫愣了一下,连忙起身。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江城,不知道这位古筝大神要对电子乐器做什么。
江城看着键盘上密密麻麻的按钮和旋钮,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似乎觉得这东西很麻烦。他没有去碰那些复杂的音色库和效果器,只是伸出右手一根手指,在键盘的中高音区,随意地、断断续续地按下了几个单音。
“咚……叮……咚……(长时间的空白)……铛……”
音符毫无规律可言,时值长短不一,中间夹杂着大量的沉默。音色也是键盘自带的、最原始、甚至有点干瘪的钢琴音色。
这听起来……简直就是初学者毫无章法的乱弹!
林枫和赵锐面面相觑,孙皓也一脸茫然。陈教授却眼睛一亮,示意他们安静,仔细听。
江城弹了大概七八个不成调的音符后,停了下来。他转头看向赵锐,指了指他手里的贝斯:“你,跟着这个感觉,随便弹点低的。”
赵锐有点懵,但还是拿起贝斯,尝试着即兴了一段低沉、缓慢、带着点嗡鸣的旋律线,刻意模仿着江城那种“漫不经心”的节奏感。
两种声音叠加在一起——江城那零落、孤寂的钢琴单音,和赵锐那低沉、不确定的贝斯嗡鸣。
一种奇异的、空旷的、带着些许不安和未知感的氛围,瞬间在创作室里弥漫开来!
这完全不是林枫之前那种“梦幻空灵”的感觉,而更像是一个人置身于广袤而陌生的环境中,脚下是未知的土地,耳边是断续的风声,内心充满了茫然与一点点……属于旅行者的孤寂。
“就是这个!”陈教授激动地低呼一声,“这种感觉!不确定,不完美,但真实!这就是‘行走’开始时该有的状态!”
他立刻对林枫说:“记住这种感觉!不要追求华丽的音色和复杂的编配!就用最简单、甚至有点‘粗糙’的音色,去构建这种空间感和不确定性!节奏不要卡得太死,要留出呼吸的缝隙!”
他又看向赵锐:“你的贝斯,不要总想着提供稳定的律动,有时候,‘不稳定’本身,就是一种情绪!”
最后,他看向孙皓:“你的人声,就像江城刚才弹琴那样,不要刻意‘唱’,试着去‘说’,去‘念’,带着你真实的、或许还有点迷茫的语气去表达歌词!”
江城这看似随意、甚至有些“捣乱”的示范,如同当头棒喝,瞬间点醒了陷入技术迷思的林枫和赵锐!他们忽然明白,教授和江城要的,不是技术多么精湛的“电子乐”,而是一种能传递特定情绪和状态的“声音景观”!
接下来的编曲工作,方向陡然清晰!
林枫不再执着于寻找“好听”的音色,而是开始尝试用一些非常规的、带点噪音感或实验性的电子音效,来营造氛围。他甚至大胆地引入了大量的空白和停顿。
赵锐的贝斯线条变得更加自由,时而低沉铺垫,时而突兀地跳出来,打断旋律的流畅性,制造顿挫感。
孙皓也放下了偶像包袱,尝试用更本真、甚至带点气声和瑕疵的方式去演唱,反而让歌词有了更真切的力量。
而江城,在完成了那次“启蒙式”的示范后,就又退回到了他的角落。只有当编曲进行到预设需要古筝介入的段落时,他才会抱着节目组提供的那把品质上乘的古筝,随手拨弄几下,寻找着与电子部分“对话”的可能方式。
他弹奏的旋律依旧不成调,甚至有些突兀,但奇怪的是,当那些清越又带着颗粒感的古筝音符,闯入那片由电子音效构筑的、空旷而略带诡异的声场时,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不是和谐,也不是对抗,而是一种……并置的、各自言说却又彼此映照的奇异平衡。
陈教授看着眼前这支终于找到了正确方向的队伍,听着耳机里那逐渐成型、充满了实验性和艺术张力的编曲小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次碰撞是值得的。江城的“不按常理出牌”,虽然一开始让人无所适从,却真正打破了林枫他们固有的音乐思维,引导他们触摸到了音乐更本质、更自由的一面。
系统的提示音在江城脑海中响起:
【叮!宿主以‘行为艺术’式示范,成功打破队友编曲思维定式,引导团队找到正确的音乐表达方向,极大提升了最终舞台的艺术潜力。奖励现金:+800,000元。】
【支线挑战‘破壁之声’进度更新:编曲理念达成共识,融合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奖励预发放:特殊道具【跨界灵感火花】——在需要进行跨领域融合创作时,小幅提升宿主捕捉关键矛盾与融合点的直觉。】
江城对奖励,尤其是新道具,表示满意。看来偶尔起来活动一下,还是有点好处的。
他看着创作室内重新变得热烈而充满探索精神的氛围,觉得这次的合作,虽然开头有点麻烦,但过程……似乎比预想的要有趣一点点。
当然,只是一点点。
他现在更期待的是,等编曲彻底搞定,他只需要在正式演出时,上去“随便弹弹”就能交差的那一刻。
希望那一刻,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