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吧!少年!》节目组的导播间,此刻气氛比昨晚直播时还要紧张几分。巨大的环形控制台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按钮和推子,几十块监控屏幕分割显示着演播厅、各个练习室、后台通道以及网络直播间的实时画面。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熬夜的疲惫气息,但更多的是某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严导双手抱胸,站在主控台后方,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的目光死死盯着一块显示着网络舆情实时监测数据的屏幕,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关于“江城假弹”的质疑声浪,虽然总量远不及正面评价,但其增长曲线却在稳步上扬,并且开始渗透到一些原本持中立或赞赏态度的讨论区。
“严导,你看这个。”宣传总监将一台平板递到他面前,上面正是那个“耳帝”发布的质疑长文,以及下面那些如同找到理论依据般欢欣鼓舞的评论。
严导扫了几眼,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跳梁小丑。”
“但他说的这些‘疑点’,确实迷惑了一部分人。”宣传总监语气沉重,“我们现在如果发官方声明,显得我们很在意,反而抬举了他们。可如果什么都不做,这种质疑就像牛皮癣,很难彻底清除,时间久了会损害江城的公信力,甚至影响到非遗协会那边对我们的看法。”
严导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烦躁地揉了揉眉心。处理这种“技术流”的阴险质疑,比处理吴签签粉丝那种无脑黑要麻烦得多。你跟他讲艺术感觉,他跟你讲物理参数;你跟他讲专家认证,他跟你讲资本阴谋。永远无法在同一个频道上对话。
“多角度的原始素材准备好了吗?”严导问旁边的剪辑指导。
“准备好了,从彩排到直播,所有机位,无剪辑、无修音的原始文件都备份了。”剪辑指导立刻回答,“但是……就算我们放出去,他们也可以说是我们提前录好的,或者质疑素材被‘优化’过。”
这就是自证陷阱的恶心之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用证据说服一个预设立场要质疑你的人。
“难道就任由他们泼脏水?”严导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
就在这时,那个负责监控直播弹幕和评论区的工作人员,猛地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手里拿着刚刚打印出来的一张纸,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严导!严导!您快看看这个!”
严导和其他几位核心成员立刻围了过去。工作人员将那张纸摊在控制台上,上面是一条被特殊标记出来的、来自黑屏直播间弹幕的截图。
发送这条弹幕的账号名是一串乱码,看起来像个临时小号,但内容却极其刺眼,充满了不屑和挑衅:
“弹得再像真的有什么用?炒作狗!他连古筝几根弦都不知道吧?在这儿装什么文化人!笑死!”
这条弹幕本身,混杂在无数“哈哈哈”和玩梗的言论中,并不算特别起眼。但它下面的一条热评回复,却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劈入了严导的脑海!
那条热评回复是:
“前面的,古筝和琵琶都分不清就别出来秀智商了。不过话说回来,城哥系鞋带和弹古筝(琵琶)用的确实不是同一根弦(物理)。【狗头】”
这条回复获得了极高的点赞,下面还有一堆跟评“哈哈哈”、“神理解”、“弦论大师”等。
严导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那句——“系鞋带和弹古筝(琵琶)用的确实不是同一根弦(物理)”。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瞬间成型!
“把这条弹幕!”严导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吓人,指着那条质疑“连古筝几根弦都不知道”的弹幕,声音斩钉截铁,“在下一次节目正片播出时,给我用特效放大,切到主屏幕上!要醒目!要让所有观众都看清楚!”
“什么?!”宣传总监和副导演都惊呆了。
“严导!这……这不行吧?”宣传总监急忙反对,“这不是把质疑直接摆上台面吗?而且是在我们的官方节目里!这等于我们亲手把争议引爆啊!”
“是啊严导,风险太大了!万一控制不好……”副导演也一脸忧色。
“风险?”严导嘴角勾起一抹近乎赌徒般的弧度,“风险的另一面是机遇!现在这些质疑躲在阴沟里,我们不好下手处理。那就把它们拉到阳光下!用江城的方式,一次性解决!”
他来回踱了两步,语速极快:“你们想想,这条弹幕蠢不蠢?连古筝琵琶都分不清,却在这里质疑一个能弹奏《十面埋伏》的人不懂乐器?这本身就是个笑话!我们把它放出来,不是认可它,而是为了——嘲讽它!打脸它!”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既然他们质疑江城不懂,那我们就让江城亲自回应!用他最擅长的方式——那种气死人不偿命的、轻描淡写的方式!”
宣传总监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睛也慢慢亮了起来:“您的意思是……借力打力?用这条愚蠢的弹幕,引出江城的一个‘神回复’,从而彻底粉碎这些质疑?”
“没错!”严导用力一拍控制台,“普通的声明、证据,太无趣了!观众看腻了!我们要的就是戏剧性,就是反差,就是江城那种独一无二的‘懒人式打脸’!这比我们发一百篇声明都管用!”
他想起了江城面对沈教授盛赞时的“饿了”,想起了他面对王撕聪请教时的“随缘”。这种完全不在套路内的反应,往往能产生奇效。
“可是……江城他会配合吗?”剪辑指导提出了关键问题。以江城那性子,他会不会根本懒得理会这种质疑?
严导沉默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有些无奈又有些笃定的笑容:“他不会‘配合’我们,但他会做他自己。而我们……只需要把舞台和‘素材’准备好,他自己就会给出最‘江城’的答案。”
他立刻下达指令:“通知后期组,把这条弹幕作为下一期正片的重点剪辑素材!就在播放完江城《十面埋伏》表演片段,切入后台反应或者网络反响的时候,把这条弹幕用醒目特效(比如放大、加红色边框、配上音效)切出来!”
“同时,”他看向负责联络江城的生活导演,“想办法,在不刻意引导的前提下,让江城‘无意中’看到这条弹幕,或者了解到这个质疑。记住,是不经意的,绝对不能让他觉得是我们在安排他回应!”
生活导演面露难色,但还是点了点头:“我……我试试看。”
整个导播间因为严导这个大胆的决策而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有人担忧,有人兴奋,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步险棋。成了,皆大欢喜,所有质疑烟消云散,还能贡献一个经典名场面;输了,节目组引火烧身,可能会让争议进一步扩大。
但严导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面对江城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变量”,他只能选择同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来应对。
几天后,《闪光吧!少年!》新一期正片在视频平台上线。
无数守候在屏幕前的观众,迫不及待地想要重温江城那震撼的表演,也想看看节目组会如何呈现这次轰动性的事件。
节目正片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呈现“隐藏才艺”环节,尤其是江城的部分。从他那句“琵琶也行吧”的淡然,到拿起破琵琶时的随意,再到演奏时那判若两人的专注与气势,最后收尾时的寂寥与抽离……剪辑师完美地还原了当时的震撼。
紧接着,画面切入后台采访、其他练习生的震惊反应、以及网络上的一些正面评论和热搜截图,烘托出现象级的热度。
然而,就在观众沉浸在这种“封神”的氛围中时,画面猛地一变!
一段极其刺耳、充满嘲讽意味的变调电子音效响起,同时,一条被放大、加了粗重红色边框和闪烁特效的弹幕,如同一个不和谐的污点,猛地占据了屏幕的正中央!
那条弹幕的内容清晰得刺眼:
“弹得再像真的有什么用?炒作狗!他连古筝几根弦都不知道吧?在这儿装什么文化人!笑死!”
这一幕太过突兀,太过戏剧化,让所有正在观看的观众都愣住了。
节目组……竟然把这种黑子的言论,堂而皇之地放到了正片里?还用了这么夸张的特效?
这是要干什么?自黑?还是……
就在观众们惊愕、不解,甚至有些愤怒(觉得节目组在给江城招黑)之时,屏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
而接下来的一幕,将彻底引爆全网,成为内娱综艺史上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