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报告,郑开叶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是本省知名绿茶,清冽甘醇,回味悠长,他的心境,也如同这午后的阳光和杯中的茶汤,沉稳而透亮。
而与朱煜昌的关系,在经过孙连成的高压“熔炼”和共同应对危机的“淬火”后,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稳定的“竞合”状态。争论依然存在,但都被框定在技术和程序的范畴内,目的高度一致——推动项目成功。朱煜昌依旧常驻基地,抓具体推进,而郑开叶则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重新投注到济州市的整体发展大局上。
全固态电池项目如同一颗巨大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展现出参天大树的气势,但它终究只是济州这片森林中的一棵,郑开叶深知,一座城市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依靠单一产业,哪怕它是如此的前沿和强大,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营商环境……方方面面都需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
他正思索着下午去棚户区改造片区调研的行程,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响了起来,是省委书记周启明秘书的线路。
“开叶书记,您好,书记请您现在方便的话,到他办公室来一趟。”秘书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客气。
“好的,我马上过去。”郑开叶没有多问,心下却微微一怔,周书记突然召见,通常都有要事。
半小时后,郑开叶的车驶入省委大院,相比济州市委,这里的氛围更加肃穆凝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经纬线上。
周启明的办公室宽敞而简朴,满墙的书柜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周启明正伏案批阅文件,见到郑开叶进来,便摘下了老花镜,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开叶来了,坐,尝尝刚送来的青市绿茶,味道不错。”
秘书悄无声息地沏好茶退了出去,郑开叶依言坐下,姿态恭敬而不拘谨。
“济州上半年的数据我看了,很不错,尤其是西郊那个项目,势头很猛,超出了预期。你辛苦了。”周启明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充分的肯定。
“主要是组织和省委的战略决策好,领导小组指导有力,特别是孙连成副主任前期的高标准严要求,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朱煜昌主任在一线抓得也很紧,我只是做了些协调保障的工作。”郑开叶谦逊地将功劳上归。
周启明欣赏地点点头,不居功,有格局,这是他看重郑开叶的地方,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正式:“开叶啊,今天叫你来,是想和你谈一件关于你个人分工的事情。”
郑开叶神色一凛,坐姿更端正了些:“书记请讲。”
“我记得,你刚来d省的时候,是省委常委,按惯例,是应该尽快在省委内部明确分工的。”周启明缓缓说道,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但是当时呢,情况特殊,一方面,你对省里情况还需要一个熟悉过程;更主要的,是全固态电池那个项目刚刚启动,千头万绪,压力巨大,需要你全身心地扑在济州,扑在那个项目上,所以省委经过考虑,当时就没有急于给你分配省里的具体工作。”
郑开叶认真地听着,他知道这只是一个铺垫。
“现在呢,情况发生了变化。”周启明看着他,目光温和却极具穿透力,“项目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期,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快速发展轨道,你和煜昌同志搭档得也越来越默契,很多事情可以放手让他去具体推动。我看你最近的工作节奏,也开始更多地关注济州的全局发展了,这说明,最吃劲的阶段暂时过去了。”
他顿了顿,抛出了核心问题:“所以,省委想征求一下你个人的意见,以你目前的精力状况,是否可以考虑,在继续担任济州市委书记、确保济州工作平稳推进的同时,分担一部分省委方面的工作?”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微风轻轻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郑开叶没有立刻回答,他需要快速而深入地权衡。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省委常委的身份,不仅仅是政治待遇,更意味着参与全省最高决策的权力和责任,之前因为项目原因“虚悬”着,现在项目步入正轨,这个问题自然被提上日程。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进入省委分工领域,意味着他的视野将从济州一域扩展到全省,能在更高层面参与和影响d省的重大决策,对于他个人政治生涯的积累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有了省里的分工职权,也能更好地反哺济州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但挑战同样巨大,济州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本身的工作就极其繁重,全固态电池项目虽然进入平稳期,但仍是上级高度关注的国家战略项目,不能有丝毫闪失,再加上省委常委的那一摊子工作,势必会极大地挤压他的时间和精力,对他的统筹能力、领导艺术甚至是体力,都是极限的考验,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两边都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给人留下“好高骛远”、“根基不稳”的印象。
周启明也不催促,只是安静地喝着茶,给他充分的思考时间。
片刻之后,郑开叶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周书记,感谢省委和您对我的信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如果省委认为我有能力、有精力在做好济州工作的同时,为全省的发展多分担一份责任,我义不容辞,一定竭尽全力,努力做好。”
首先表明了态度,服从安排,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