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报告放下,目光投向办公桌上另一份文件——《巡视组进驻本省开展常规巡视的通知》。
巡视组将于下月初抵达,花都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瞩目的“风暴眼”,必然是巡视重点中的重点。
“百日攻坚”的辉煌战绩是基础,但郑开叶深知,越是高位,越要如履薄冰。
巡视不仅是检查成绩,更是检验政治生态、干部作风和发展可持续性的试金石。
渡口区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是花都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沉疴痼疾的一个缩影。
李阳在渡口点燃的这场“小风暴”,正好可以成为他推动更大范围革新的契机。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陈旭,通知在家的市委常委,下午三点,一号会议室,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会议,议题:研究部署配合上级巡视工作及深化全市基层治理改革若干意见,另外,请渡口区李阳同志列席会议。”
电话那头的陈旭立刻应道:“是,市长!马上落实!”
下午的市委常委会,气氛庄重而严肃。
郑开叶亲自主持,首先传达了中央巡视组即将进驻的消息,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并以巡视为契机,全面检视自身问题。
“成绩要讲够,问题更要找准、找深、找透!”郑开叶目光扫过全场,“‘百日攻坚’证明了我们能打硬仗,但攻坚战之后,如何巩固成果,如何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每一位市民?这才是巡视组最关心,也是我们最需要回答的问题!”
他话锋一转,直接点到了渡口区:“最近,渡口区在整治陆港周边环境、打击黑恶势力、改善民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物流围城’与城市管理的矛盾,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保障,基层治理能力的薄弱,以及……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腐败和利益输送链条!”
郑开叶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花豹团伙为什么能长期盘踞?一个省厅处长,为什么能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这仅仅是渡口区的问题吗?我看未必!这反映出我们在权力运行监督、营商环境净化、基层基础建设上,还存在不小的漏洞!”
他拿起李阳的那份汇报:“渡口区李阳同志的一些做法,比如搭建阳光物流平台打击信息垄断,建设‘司机之家’解决实际困难,强化回迁小区自治管理,虽然还只是初步探索,但方向是对的!是真正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了心上!我提议,将渡口区的探索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结合巡视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强基固本、惠民清风’专项行动!”
郑开叶提出了行动纲领:
深化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以花豹案为突破口,由市纪委、市公安局牵头,在全市范围,特别是经济发展快、矛盾集中、管理薄弱的区域(如各类开发区、大型市场、交通枢纽周边),开展新一轮的涉黑涉恶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深挖背后的“保护伞”和腐败问题,无论涉及谁,一查到底!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各类“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垄断经营等破坏市场秩序行为,推广“阳光平台”模式,破除信息壁垒,降低交易成本。
民生痛点攻坚行动:聚焦“城中村”、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大型项目周边等区域,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学习“司机之家”思路,因地制宜解决特定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货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的实际困难。
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强化街道、社区(村)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完善网格化管理,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这次行动,不是一阵风!”郑开叶斩钉截铁,“要纳入巡视整改的重要内容,建立长效机制!钱明同志牵头总抓,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专班,制定详细方案,明确责任,限时推进!渡口区作为重点区域和先行试点,李阳同志要扛起责任,大胆探索,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郑开叶的讲话,如同一份宣言,将李阳在渡口点燃的星星之火,瞬间引燃为一场席卷全市的燎原之势,渡口区从一个混乱的“风暴眼”边缘,一跃成为了全市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风暴的中心点。
李阳坐在列席席位上,感受到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复杂目光——有赞许,有审视,有压力,也有……不易察觉的敌意。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渡口区的每一项工作,都将在全市乃至更高层面的聚光灯下进行,容不得半点闪失。
他肩上的担子,陡然重了千钧,但胸中的火焰,也燃烧得更加炽烈。
郑开叶在市委常委会上的定调,如同一柄尚方宝剑,悬在了花都市各级干部的头顶,也极大地震慑了渡口区蠢蠢欲动的暗流。
针对李阳的骚扰电话明显减少,一些原本观望的部门也变得更加配合。
然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从明枪转为了更危险的暗箭。
李阳推动的“阳光物流信息平台”遭遇了软抵制。
虽然花豹团伙倒了,但其长期垄断形成的利益链条并未完全斩断。
一些与花豹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信息部”和中小物流公司,表面上表示支持平台,实则阳奉阴违,要么在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要么私下串联货主和司机,试图架空平台,恢复原有的“潜规则”,平台初期的交易量增长遇到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