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少秋就把阮梅接到了浅水湾的宅子里。
自从拿下常江集团和和记黄埔后,他在浅水湾拥有四成股份,连港岛最顶尖的常江医院也由他控股。
在这里,阮梅不仅能享有最高级别的安保,更能随时获得最好的产检与照护,只为确保她和腹中孩子平平安安。
一整天,沈少秋都寸步不离地陪着她,时不时俯下身,耳朵贴上她尚且平坦的小腹,仿佛真能听见胎儿的动静。
“秋哥,才刚怀上几天,哪那么快就有反应呀。”
看着趴在那里一脸认真的男人,阮梅忍不住笑出声。
“嘘——我已经跟咱娃儿打招呼了。”
沈少秋抬起脑袋,朝她做了个“别出声”的手势,旋即又埋下头去,贴得更紧了些。
见他像个孩子似的傻乎乎模样,阮梅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抚过他的发丝,动作轻柔,一如他曾无数次抚摸她的那样。
屋里暖意融融,岁月静好。
突然——
“铃铃铃——”
电话铃声划破了这份宁静。
沈少秋略带不悦地抓起手机,按下接听键:“谁?”
“秋哥,是我,王建国。
海龙王已经到港了,他想马上见您。”
听筒里传来王建国的声音。
沈少秋稍作思索,随即说道:“带他去九龙城区,我会让阿华先过去接应你们。
告诉海龙王,我稍后就到。”
“明白,秋哥。”
王建国干脆利落地应道。
沈少秋听完王建国的话,便挂了电话,慢慢把手机搁在一旁,望着阮梅轻声笑道:“阿梅,我得出去一趟,要是有事,就找阿思和斯嘉丽帮忙。”
“阿秋,我又不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人,你照常办事就好,不用为我操心,我能照顾好自己。”
阮梅看着他,语气柔和却坚定。
“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
沈少秋在她额头轻轻一吻,随即转身走出别墅。
一个多小时后,他的轿车停在九龙城区一栋独立屋前。
早已等候多时的张华快步迎上前来。
在他的引领下,沈少秋穿过层层守卫,最终进入一处规模惊人的地下空间。
当年他还在九龙城警署任职时,张华就已经开始在这片区域打基础。
这些年不断扩建,如今这里已发展成由二十多栋独门住宅与一个接近万平方米的庞大地下室构成的秘密据点。
更隐秘的是,这里还藏着一条通往九龙城寨的暗道。
七弯八绕之后,两人来到一间密室门前。
张华推开门,屋里坐着一位身形瘦削、头发斑白的老人。
无需介绍,沈少秋一眼便知此人正是南洋赫赫有名的海盗传奇——海龙王;而对方也立刻认出,站在门口的年轻人就是沈少秋。
“沈先生,久仰大名啊。”
老人率先开口,脸上带着笑意,那是对真正强者的敬意。
“该说久仰的是我才对,龙王威名如雷贯耳。”
沈少秋笑着回应。
“哈哈哈,沈先生不必如此客气。
既然见面了,别喊什么龙王不龙王的,叫我一声刘老伯,才算亲近。”
老人笑容更深。
“眼下港岛局势复杂,脱不开身,竟劳您远道而来,实在惭愧,还望刘老伯多多包涵。”
沈少秋顺势改口,显得既尊重又自然。
“哪里的话,是我这把老骨头叨扰才是,反倒让您费神安排。”
海龙王反而更加谦逊。
两人寒暄几句后,沈少秋便将话题引向正题:“刘老伯这次专程来见我,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听到这话,老人眼中精光一闪,缓缓笑道:“不知沈先生可曾听说过兰芳共和国?”
沈少秋眼神微动,点头道:“听过一些。”
兰芳共和国,他当然知道——那是华人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极盛之时几乎掌控整个婆罗洲。
可惜生不逢时,撞上西方列强疯狂扩张的年代,最终被占据印尼的荷兰人剿灭。
“沈先生,我不瞒您说,我名叫刘阿宝。
兰芳最后一任大统领刘恩官,正是家祖父。
一百年前,兰芳覆灭,祖父带着国库账册、刑案卷宗等重要文书逃至棉兰,余生都想着光复故国,奈何天意弄人,始终未能如愿。”
“我父亲刘贵生明白,在棉兰空守下去终难成事,便带着旧部转战南洋谋生。
传到我这一代,虽也算打出些局面,可离复国二字,却是越来越远。”
说到此处,刘阿宝长叹一口气,满是沧桑。
“刘老伯,您如今在南洋坐拥百余艘船舰,手下近万兄弟,每年从马六甲过往商船上收取的‘买路钱’数以亿计,若这也叫‘局面不大’,那天下多数人怕是要无地自容了。”
沈少秋笑着说道。
“沈先生,您有所不知,我所做的一切,只为复国二字。
若不能重建兰芳,再多的船、再大的势力,也不过是浮云罢了。”
刘阿宝语气低沉却坚定。
话音落下,他凝视着沈少秋,一字一句道:“这次来港岛,我就是想请您出手相助。”
“刘老伯,您说笑了。
您在南洋根基深厚尚且难以成事,我能帮得了什么?”
沈少秋朗声一笑。
帮刘阿宝,沈少秋并非不愿意,但也不是一句空话就能让他出手相援。
若想请动他沈少秋,总得拿出点分量来谈条件。
见沈少秋不为所动,刘阿宝也似明白其意,便继续道:“沈先生能在金山角逼得老缅与暹罗低头,那在婆罗洲,自然也能让印尼退让三分。”
“我只盼着南洋能再出现一个属于我们华人的地方。
谁来掌权我不在乎,只要您点头应允,我的人马愿听调遣,唯您马首是瞻。”
刘阿宝眼中掠过一抹炽热,还有一丝近乎执拗的期盼。
很显然,他是兰芳旧梦的坚守者。
“刘伯父,”沈少秋微微一笑,“新加坡不也是华人做主的地方吗?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十之八九都是华人,领导人李耀光不也是华裔?”
从最初起,整个南洋就是沈少秋心中布局的一环。
他确有打算,在这片土地上扶持起两三个华人主导的政体。
但他绝不会因刘阿宝几句话就贸然行动,把兵力投向遥远的婆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