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通电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朗诵会胜利带来的所有热度。
空气瞬间凝固,苏霓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报复来得比预想中更快,也更狠。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行政施压,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围剿。
所谓的“加强青少年思想根基建设”会议,不过是拉开绞索前的最后一次点名。
那个“绝对保密”的要求,更是彰示着对方不留任何余地的决心。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黎明时分悄然张开,目标直指临江县所有敢于触碰历史真相的教育者。
“知道了。”苏霓的声音平静得可怕,那份冷静之下,是早已淬炼成钢的意志。
她挂断电话,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启动‘公民教育应急支援计划’,A级响应。”
电话那头,基金会的核心团队瞬间被激活。
这套预案,自“试卷里的子弹”事件发酵之初便已备好,只为等待这必然来临的一刻。
命令下达的瞬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击战,在看不见的战线上悄然打响。
仅仅半小时后,一份以“深空”基金会名义发出的招募公告,通过加密渠道精准推送至全国数百位已退休的特级教师、教育学教授和前督导组成员的邮箱中。
公告标题掷地有声——《关于组建“流动听课团”,促进地区间教学经验交流的邀请函》。
内容滴水不漏:基金会将资助德高望重的退休教育专家,组成专家团,持正规的文化交流批文,以第三方观察员身份,赴各地中小学进行教学旁听,并独立撰写提交教学质量评估报告。
首批试点,便是临江县。
这是一步妙棋。
对方要搞内部审查,苏霓就引入外部监督。
对方想关起门来清算,她就把门彻底踹开,请来一群在教育界德高望重、谁也不敢轻易得罪的“老法官”。
他们不是来闹事的,他们是来“交流”的,是来“评估”的,一切都光明正大,合理合法。
你想以“意识形态”为名打压老师?
先问问这些一辈子都在研究教育规律的泰山北斗答不答应!
几乎在同一时间,临江县教育局的红头文件正式下发,措辞严厉地要求全县中小学即刻开展为期一周的“意识形态风险专项排查”,重点清查教师是否存在使用“非指定教材”或“非审定补充材料”进行授课的行为。
文件下发的第一个小时,噩耗传来。
那位曾在思政课上引导学生讨论“身份管理制度对个体心理影响”的王老师,被一纸通知暂停了所有教学工作,要求其“深刻反省,配合调查”。
消息一出,临江县的教师群体中一片死寂,风声鹤唳。
然而,对方的雷霆一击,却撞上了一面更坚硬的墙。
陆承安的动作快如闪电。
他甚至没有去临江县,而是直接将一封措辞严谨的律师函,通过特快专递直呈教育部督察组。
他抓住了一个致命的行政程序漏洞:临江县教育局对王老师的停职决定,并未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提前书面告知其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更未告知其依法享有的陈述和申辩权利。
这是典型的程序违法。
与律师函一同提交的,还有一份经过公证处严格公证的课堂录像光盘。
录像中,王老师手持一本公开出版发行、书号可查的《中国基层治理变迁史》,从容不迫地讲解着其中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章节。
他的引导性提问清晰明确:“同学们,任何一项宏大的制度在推行时,都可能对某些个体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建立一种纠错和补偿机制,来避免对善意个体的误伤?”
视频的最后,是学生们热烈讨论的画面。
有的在探讨大数据时代如何更精准地识别身份,有的在争论个人隐私与社会管理的边界。
每一个年轻的脸庞上都闪烁着思辨的光芒,没有半分所谓的“消极、颓废”情绪。
这份录像,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意识形态风险”这顶空洞的大帽子上。
如果说陆承安的行动是精准的手术刀,那么许文澜则掀起了一场席卷舆论的数字风暴。
朗诵会结束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她不眠不休,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一款名为“教材合规性比对工具”的网页应用。
界面简洁到极致,只有一个输入框和一个“开始比对”按钮。
用户可以上传任意一段教学文本、一道试题,甚至是一句课堂上的提问,系统会瞬间将其与国家现行颁布的所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相关政策文件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并给出分析结果。
工具上线,许文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道最初引爆舆论的“身份管理制度心理影响”试题原封不动地输入进去。
几秒钟后,结果赫然显示在屏幕上:
“比对结果:符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核心素养目标第3.2条——‘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德法难题,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分析和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许文澜将这张截图,连同工具链接,发给了几个有影响力的教育类自媒体。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官方标准打脸官方审查!”
“原来我们的孩子被要求培养的,正是某些人害怕的!”
这款工具如同一场数字野火,瞬间燎原。
上线短短两小时,访问量突破百万!
无数焦虑的家长、正直的教师、关心教育的普通民众涌入网站。
他们把自己孩子的作业、试卷、老师的课堂笔记纷纷上传。
很快,一场名为“我也来出题”的民间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自发形成。
家长们模仿那道“争议试题”的模式,出了一道又一道直面社会现实、考验思辨能力的问题,并用许文lan的工具进行“合规性”认证。
“请探讨垃圾分类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如何平衡强制性与居民自觉性?”——符合“公共参与”素养目标。
“分析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背后的社会公德与企业责任问题。”——符合“责任担当”素养目标。
舆论被彻底引爆。
原本指向教师的压力,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被反弹到了审查者自己身上。
他们挥舞的“合规”大棒,被证明只是他们筛选“听话”内容的工具,与真正的国家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线上炮火连天,线下的暗战则更为惊心动魄。
赵小芸以基金会“协助地方教育系统进行教学整改”的名义,带队进驻了王老师所在的临江县中学。
她没有急于接触被停职的王老师,而是将目标锁定在了他的同事,尤其是那些在学校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教师身上。
一次教研组的集体学习会议间隙,趁着众人喝茶放松,赵小芸状似无意地打开了手机,播放了一段音频。
“我这儿有个朋友在搞老物件修复,前两天弄到一段几十年前的老广播录音,音质差得很,我用AI工具试着修复了一下,大家听听是不是有点意思。”
起初,嘈杂的电流声中,只有一些模糊的讲话。
但几秒钟后,一个沙哑而充满威严的男声变得清晰起来,仿佛穿越时空而来:
“……同志们,要统一思想,要提高认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临江未来发展的大局。要克服困难,要敢于担当!只要我们的操作得当,思想工作做到位,活人也能办成丧事嘛!这叫什么?这叫资源优化,这叫为集体做贡献!”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突然,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物理老师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色煞白,端着茶杯的手剧烈地颤抖着。
“这……这是……这是老书记的声音!”他失声叫道,“我绝对不会听错!当年……当年我刚参加工作,还帮他誊抄过那次动员会的文件!”
赵小芸心中一凛,鱼上钩了!
她不动声色地关掉音频,抱歉地笑了笑:“看来这AI修复还是不太行,杂音太大了。张老师,您说这是哪位老书记啊?”
老教师嘴唇哆嗦着,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挣扎,最终还是颓然坐下,摆着手,一个字也不敢再多说。
但这就够了。
赵小芸立刻将这条线索传给了林晚。
林晚的十指在键盘上翻飞,如同一位顶级的密码破译专家。
她迅速锁定了当年的会议纪要。
官方记录显示,那份关键的“死亡替代方案”试点动员会会议纪要,曾在九十年代末被录入县档案馆的第一代微机系统。
然而,不久后,这批数据便因“设备故障,磁盘损坏”而宣告丢失。
一个天衣无缝的理由。
但林晚从不相信巧合。
她绕开数字档案,转而调取了档案馆最原始的纸质版《设备维修登记簿》。
在泛黄的纸页上,她找到了那次“设备故障”的维修记录。
经手维修的技术员(technician)签名潦草,但依然可辨。
通过内部数据库交叉比对,一个惊人的关系网浮出水面:这位当年的技术员,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名为“九州档案数字化服务公司”的老板。
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临江县现任某位副秘书长的表弟。
林晚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让团队成员伪装成邻市某单位的采购员,以“计划采购一批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为名,向这家公司索要了一份详细的服务报价单。
当加密的报价单文件传回时,林晚的目光直接锁定在了最后一页的“增值服务”上。
一行小字赫然在列:
“历史敏感信息净化套餐(特级):包含对指定历史时期、指定事件相关档案的深度处理,确保符合当前政策导向。服务内容:原件扫描后物理销毁,影像文件进行模糊化、降噪、关键信息遮蔽处理。单价:五万元\/千页。”
图穷匕见!
苏霓看着林晚呈上来的这份铁证,眼中寒光一闪。
但她没有选择立刻将其公之于众。
那样做,固然能引发一场舆论海啸,却也容易让对方金蝉脱壳,推出几个替罪羊了事。
她要的,是连根拔起。
“让陆承安换个身份。”苏霓冷静地部署着,“以‘政府采购合规性问题独立咨询顾问’的名义,向临江县财政局发函,就该县近三年来所有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项目,是否存在单一来源采购、关联交易以及未公开招标等违规问题,提出质询,并强烈建议启动第三方审计程序。”
这是更高维度的打击。
不谈历史,只谈程序。
不谈对错,只谈合规。
用他们自己的规则,来套住他们自己的脖子。
审计启动的命令一下,效果立竿见影。
几乎在财政局官网公告挂出的同一时刻,许文澜布置在外的监控系统立刻发出了警报。
“九州档案”公司的服务器Ip,正在以疯狂的速度删除后台操作日志和数据库文件。
他们像一群被惊动的鬣狗,企图在猎人赶到前销毁所有吃剩的骨头。
“晚了。”许文澜轻声说道。
在对方有所行动之前,她早已通过一个伪装成系统更新的漏洞,悄悄部署了完整的服务器镜像备份。
此刻,她只需敲下回车,所有被删除的数据便在她面前重获新生。
一番快速的数据恢复与解密后,一个被多重加密的文件夹暴露出来。
文件夹的名字,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东仓甲库七号数字化处理进度表》。
表格里,详细记录着每一份“死亡替代方案”相关文件的处理方式,处理时间,以及经手人签名。
最后一栏的“处理结果”触目惊心,只有八个字:“原件扫描后即焚毁,影像做模糊化处理。”
证据链,完美闭合。
苏霓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清脆的合盖声像一声法槌落定。
她环视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目光沉静而坚定。
“他们以为换一块硬盘,烧几张纸,就能彻底抹掉历史。却忘了在那个没有U盘和云存储的年代,老师们的大脑和讲台下的粉笔灰,才是真正的服务器。”
窗外,夕阳正浓,将天边染成一片壮丽的血色。
苏霓的手机屏幕亮起,基金会后台,新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记忆角”项目申报表,正像雪片一样飞来,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就在这时,她的私人加密通讯器发出了一声极不寻常的轻响。
那不是短信,也不是任何社交软件的提示音,而是一个专属的、代表最高安全级别的通讯请求。
屏幕上,一行简洁的文字静静地显示着:
“收到来自京城的加密通讯请求,信道:红墙专线。是否接通?”
苏霓的目光从窗外的万家灯火收回,落在屏幕上。
她知道,临江县的这场风暴,已经惊动了真正的决策层。
真正的牌局,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