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两日,吴氏就在家教两个小姑娘做衣服,快五月了,就做长衫,夏季也很快就到,两套夏衫也得做,至于里衣,就拿王掌柜给的布头拼两套。
吴氏教两人如何量尺寸,量好的尺寸上怎样放量,不然做出来也没办法穿。
“盼儿,你在家可做过衣服?”
“婶子,做过的,家里人衣服这两年基本都我做,不过做的不好。”
其实绣活那么好,针线如何会差?
“那就好,今日先把薄被做好,明日起你就单住了。”
“婶子,其实给我旧被就行,这些棉花留着做冬袄。”
吴氏笑起来:“不过几斤棉花,我的绣品虽然一般,一年也能挣十几两银,几斤棉还是买得起的,你的棉衣到十月份再做不迟。”
儿子好了,她也不可能把这孩子赶出去,娘家那边断了亲,就算是不能做自己的儿媳妇,晚两年也要给她重新寻门亲好好嫁出去。
盼儿嫁进来前就决定了,到了陈家不打算藏绌太多,多少露些本事,比如厨艺,比如针线活。
针线她确实在娘家做了三年衣服,一般化是有的,袁家做新衣服少,但自她上手后,缝缝补补就都是她的事。
这一点不算撒谎。
绣活却不行,袁家没人会绣,她自然也不应该会。
但她可以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这方面的天赋,除了让吴氏喜欢她,更多的还是想存些钱。
见面礼还剩下几十文,按理做药丸加些蜂蜜最好,那东西死贵,她可没有钱买这个,到时候做面食时,悄悄的落下一把就行了。
吴氏见盼儿的针线真是又快又好,心里又是满意了一分。
这丫头也算是有福气的,来陈家好几日了,儿子的病真的好转了不少,尤其是胃口,之前是吃两口就不想吃,现在一顿能吃不少。
她瞥瞥做衣服的小姑娘,安安静静的,其实仔细看,五官长的很好,就是黑了点瘦了点。
养上一阵子,应该会养好的。
没有娘家依靠的儿媳妇,要她说还好些,一心一意守在婆家,比那些恨不得一点点好东西都要往家搬的强多了。
可儿子不愿意的事,他们夫妻俩都不会做。
何况人都是有私心的,只要她儿子好了,那么玉树临风的一个读书人,跟女儿说的,就是官家小姐也是可以配的。
盼儿再不错,出身到底还是差了,还有那样不堪的亲娘。
到陈家已经五日,除了第一天,后面几乎都是她做饭,人口简单,带她就五口人,做饭实在不难。
袁盼儿见日头不早,她放下手中的活,“婶子,今晚我扞些面条吃好不好?厨房还有叔带回来的小白菜。”
“行,让春燕帮你烧火,我把这点点绣完。”
家里的田地基本不要她操心,大忙时她才帮着做,不然弄坏了手不能绣就得不偿失了。
当家的和老二伙在一起做田,忙不过来就请人,工钱她出。
“不用,春燕刚做的起劲 ,扞个面哪里需要两个人,我再煎个鸡蛋给知礼哥吃。”
“嗯,你去吧。”
春燕撇撇嘴,“娘,你不会真看上了吧?我跟你说,我哥是不愿意的,他喜欢的是雪莲姐那样白白净净的人。”
吴氏沉下脸:“别跟我提那家人,那日娘亲自上门求,他家一口就回绝了,恨不能拿棍子赶我。”
春燕不吱声了。
她虽然十岁,这些事也还是懂的,不愿意就不愿意,也没必要那么羞辱她娘。
她哥这些日子不是好多了?
汪雪莲,日后有的是你后悔。
盼儿舀了一碗面,偷偷的用油纸包了一些塞在荷包里,今晚她就打算在房间里把药丸做了。
不过付了一些研磨费,省了许多功夫。
她回想着这些天跟梦里的前世,梦里前世这几天,她一个人回了门,因为厨艺不好,婆婆也没让她做饭。
针线活和绣活倒是教她了,可没有现在的细心,也没给她做这么多新衣服,还有新薄被。
这就有些不一样了。
她心情好起来,刚来几天就有些不一样,这是好事,表示以后会越来越不同的。
她挑了一个大鸡蛋,分了一点蛋清在小碗里。
从厨房后门到了洗漱房,舀了小半盆冷水洗了脸,再把这点蛋清细细涂在脸上,两个手指稍微按摩了一下。
重回到厨房,她的小手将之前揉好的面疙瘩摊成片,用刀切成细条。
留了一碗出来,剩下的用干净的纱布盖了,公公还没有回家,面下早就坨了。
但陈知礼的面条可以下了,病人吃早一点好消化。
鸡蛋煎的两面金黄,再用刀切成条,面条里放了一些嫩白菜,添了两次水后就捞了起来。
她在汤碗里加了一点点药末,这些就够了,维持不厉害就行,真正解毒还得是药丸。
碧绿的小白菜,金黄的鸡蛋条,扞的细细的面条,香气扑鼻,上面还有一点点小咸菜,陈知礼胃口大开。
袁盼儿见他明明很喜欢吃,见她站旁边,还哼了一声示意她走。
“知礼哥,等下我来收碗。”她转过背,心里骂了一声狗东西。
这样不稀罕跟她说话,要不要晚上两个月再给他解药?
现在才四月二十一,前世应该是九月初才用解药的,只不过因为拖的时间久了,身体败了不少,养了一冬天,才堪堪好转了一些,婆婆说跟之前的身子简直不能比。
她记得等她回了娘家,陈家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了,好像陈知礼二十岁那年中了举,全家人才搬去了县城。
这辈子她定要活的长长久久,子孙满堂,姓陈也好,姓王也罢,别的姓也是可以的。
王齐山如今不过十五岁,跟陈知礼一样大。
明年陈知礼看不上她的可能性比较大,那她只能提前找王齐山了。
陈家村一般的人家是不愿意娶她过门的。
像她这样冲喜过的,就相当于二婚了,但凡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肯定嫌弃。
给人做后娘她是不愿意的,王齐山上无公婆,下无子女,就是很好的结亲对象。
穷点丑点都无所谓,何况那人高高大大,性子也不错,还多少存了些钱,只是之前一个人没置业。
院外已经听到村长叔的大嗓门,盼儿又去了厨房。
这会儿,她比较着这两个人,发现陈知礼也就那回事,虽然一表人才,可眼睛看天上,冷冷清清的,真正说来还不如王齐山让人省心。
想通了,袁盼儿心塞也好多了,如此日后不必特意讨好这个人。
她唇角微翘,很快下了一锅面,陈家人还是要处好一点,等救了他们的儿子,囤下一个大人情,娘家断了,总得有个临时的家。
回头跟王齐山也得有人搭桥,一个姑娘家,总不会自己跑过去问他愿不愿意。
那个人也是有些冷情且话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