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超算中心对海量数据的分析终于完成,经过严谨的去噪、关联和时序排列,一幅清晰的图景逐渐浮现。
玄女将最终结果以可视化时间轴和频谱图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每一个信号脉冲都如同一个冰冷的音符,串联起一首来自宇宙深空、充满不祥意味的交响曲。
“分析结果整合完毕,”玄女的声音平稳如常,但所揭示的内容却让会议室内的空气几乎凝固,“时间序列以日内瓦爆炸事件(t0)为基准,所有信号的光速传播延迟均已修正。”
“t-4月:”时间轴的起点让所有人感到意外。“首次检测到一段极其微弱但特征独特的谐振脉冲信号从地球弥散性发出,并且呈现间歇性持续发射的特征。经溯源分析,该信号源于钧天、苍天、变天、玄天四个已发现超级文明遗产的无意识共振。这种共振因其遗产的特定能量特征和频率偶然匹配而产生。信号强度极低,调制方式原始,更像是一个无意识的‘嗡鸣’或‘回声’。”
司星墟立即捕捉到关键信息:“四个月前?也就是说,这个‘信号’以光速在太空中已经传播了四个月?”
“正确。”玄女确认道,“该信号虽然方向性弥散,但覆盖范围极大,形成一个广阔的锥形辐射区域。”
“t-0秒(爆炸中心点绝对时间):”玄女将时间轴快速推进到当下,“一道蕴含着极高信息度的复杂量子脉冲信号抵达地球。其编码结构复杂、有序,且充满目的性,与t-4月发出的‘文明回声’在核心频率上存在明确的响应性关联,但技术层级显示出代际差异。”
尼尔立刻进行测算:“如果回声是t-4月发出,以光速传播,那么能在这个精确时间点收到并做出回应的‘信号源’,其位置应该距离我们大约……0.3光年左右!”他快速调出星图,“在这个距离上……只有少数几颗邻近的恒星和一些假设中的奥尔特云天体。”
“t+0秒(爆炸瞬间):”玄女切换到最关键的部分,“全球多处检测到三种持续时间极短的并发现象:
一、物理常数局部异动:爆炸后,全球多地检测到精细结构常数a、引力常数G等基本物理常数的短暂且微弱的不稳定波动,持续时间仅为数个普朗克时间量级。这标志着相关区域的物理规则被短暂地‘重写’了。”
二、一道低频、高清晰度的复杂量子脉冲波:以爆炸点为中心,以光速向全球扩散。”
三、紧随低频脉冲之后,约一个普朗克时间量级,一道高频、高清晰度的复杂量子脉冲波覆盖全球。”
屏幕上的数据流冰冷地呈现着这一切。一个来自远古文明的“自动应答机制”,在接收到四个文明遗产无意中发出的“回声”后,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光速旅行,终于抵达地球,并执行了一次精准而恐怖的操作。
司星墟的眉头紧锁,目光死死地盯住“爆炸瞬间”的数据,尤其是那“物理常数局部异动”。
“不对……”他再次低语,但这次语气更加肯定,“我们被表象迷惑了。能量流向存在矛盾。”
他站起身,走到全息屏幕前,用手指点着爆炸能量的分布模型:“如此巨大的反物质湮灭能量,其绝大部分去向是哪里?冲击波?不,它几乎被完美地约束了。光辐射?同样被有效限制。物理常数异动需要能量,那两道脉冲信号的编码和发射也需要能量……但这三者消耗的能量总和,与湮灭释放的总能量相比,仍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无法解释的缺口。”
他的思维在飞速运转:“那两道脉冲信号,携带着复杂的信息流,一前一后精准发射,绝不可能是无意识的自发现象,必定是经过精密控制的有目的行为。但这样的精密控制必然需要一个载体,一个执行层面的物理基础。”
他猛地转身,看向团队,眼中闪烁着考古学家发现关键线索时的光芒:“在那个物理常数被短暂重写的窗口期,巨额的能量没有简单耗散,而是被那外来的复杂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蓝图’所引导,发生了相变。它创造出了某种东西……某种我们现有的、基于电磁相互作用的探测手段根本无法感知的东西!”
“这就是能量缺口的去向!”尼尔恍然大悟,“它在爆炸的核心区进行了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物理合成过程!”
“极有可能!”司星墟重重地点头,“正是这种特殊过程,形成了束缚爆炸的完美球面,并作为天线增强和发射了那两道脉冲,也是它弥漫在空气中作为投影的基底,将人们意识中被强制坍缩的‘恶念’量子态,固定并显影成了宏观的暗物质克隆体。”
“我们第一次去现场,就像盲人摸象,只感受到了爆炸的冲击,却完全错过了这个真正关键的、‘看不见的造物’。”
他立刻下达命令,语气急促而坚定:“尼尔,立刻准备一套能探测量子退相干效应、微引力异常和特定时空曲率的设备!我们要再回爆炸现场!这次,我们的目标不是废墟,而是去寻找那件看不见的‘实物’!”
“另外,”司星墟补充道,思路越来越清晰,他目光如炬,仿佛已经穿透了数据的迷雾,看到了隐藏在信号背后的真相,“那个从0.3光年外传来的复杂‘响应信号’,它本身就是最本源的指令,是启动这一切的‘点火钥匙’和‘设计蓝图’。玄女,优先级任务:全力破译这先后出现的三个不同的量子脉冲信号——首先是天外传来的‘响应指令’,最后是爆炸瞬间产生的‘高低频脉冲’。”
他走到主屏幕前,用手指着重强调那三段信号的波形:“我要你进行深度交叉比对和逆向工程分析。重点不仅仅是它们编码的内容,更是其深层次的信息特征和潜在的文明签名。”
团队瞬间行动起来。第一次勘察,他们测量了风暴过后的海浪,却完全错过了改变了大海成分的那滴神秘的“墨水”。
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要寻找的是什么——那巨大爆炸能量的真正产物,一个超越当今文明的高维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