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图形,赫然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自我封闭、没有内外之分的奇异结构——克莱因瓶!
就在他们看清图形的刹那,以青铜神树为中心,一个肉眼可见的、半透明的、扭曲如漩涡般的空间泡瞬间形成。强大的、无法抗拒的吸力从中爆发。
“跑!”陈涛只来得及喊出一个字。
但还是太迟了。
那漩涡般的克莱因瓶空间泡猛地扩张,如同巨兽之口,将距离最近的三名研究员连同他们手中的精密仪器,瞬间吞噬。
光芒一闪,空间泡连同其中的三人,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荡荡的测量位置和几件被吸力扯落在地的防护服配件。
监控室内,警报长鸣,红灯疯狂闪烁。安保人员冲进来时,只看到空无一人的测量点和屏幕上定格的那个令人绝望的克莱因瓶结构图,以及仪器最后捕捉到的、三名研究员生命体征消失前一刻发出的惊恐尖叫的残响。
消息如同炸雷,瞬间沿着加密线路传向Gcmc总部。
Gcmc内部紧急全息会议。
司星墟看着手里的资料,心头沉重。曼哈顿莫比乌斯环的紧急通报和三星堆神树吞噬研究员的噩耗,几乎是同时砸在了他的案头。联合调查组的加密通讯请求也在屏幕上疯狂闪烁。
司星墟看着屏幕上那扭曲的街道影像和定格的三星堆神树克莱因瓶模型,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他刚刚与夫子争论人类是否有资格探索未知,现实就以最残酷、最超乎想象的方式给出了回应——未知,正以人类无法理解、无法抗拒的方式,主动吞噬而来。
羲和静静地矗立在远方,女魃依然沉睡在冰原,曼哈顿的环在扭曲空间,三星堆的神树张开了通往未知维度的瓶口……数学家的自杀,AI的自毁,仿佛都只是这场席卷现实本身的“逻辑瘟疫”与“空间畸变”的前奏。
他需要面对国际调查组的质询,更需要面对这已经失控的、可能由\"九天\"遗产引发的连锁灾难。人类文明的\"考题\",难度正在指数级飙升,而代价,已经不仅仅是恐惧,而是物理存在本身的湮灭。
“综合所有情报,”司星墟的声音在全息会议中斩钉截铁,“确认目前没有正在进行中的考古发掘项目。已出土的‘羲和’与‘女魃’处于最高级别监控下,未见异常。但此次事件,已完全超越我们现有认知框架。我方将立即采行最高规格应对行动!”
紧急议定的第一要务:溯源。
“立刻调取首例自杀事件前一个月,全球‘谛听者’量子辐射监测网络的全部数据。进行最高优先级比对分析,任何微弱的异常波动,哪怕看起来像噪声,也绝不能放过。”
海量数据从全球每一个角落汇聚,由玄女引导着通过超算中心进行精密地计算与模式识别。
最终,三个异常信号源被锁定。
第一处,三星堆青铜神树。间歇性、无规律的量子辐射,能量极微弱,但其发射频率,与万里之外的另外两处异常,呈现出惊人的、绝无可能自然形成的高度吻合。
第二处,覆盖整个北美大陆。信号弥漫性分布,没有清晰点状源,这极不寻常,仿佛整片大陆本身在低鸣。
第三处,高度集中于美国几个特定巨型都市圈:硅谷、旧金山、纽约……如同癌变的集中点。
结论令人不寒而栗。多方顶尖专家——地质学家、量子物理学家、社会学家——彻夜推演后,得出了一个超越所有人想象的图景。
第一、三星堆神树,是无疑的、偶发的信号源头。其发出的特殊频率量子脉冲波(qppw),在传播过程中,阴差阳错地撞上了一个宇宙尺度的“放大器”——北美大陆地质结构。
北美克拉通地盾,这片古老、坚硬的核心板块,其深处富含的特定矿物岩层,如同一个巨大的天然谐振腔和能量导管。神树发出的特定频率qppw,与此地地质结构产生了毁灭性的共振。仿佛在一个特定形状的巨碗中敲响音叉,微弱的脉冲被疯狂放大、聚焦,其能量与效应主要倾泻于美国大陆上空,尤其是中西部与地质活跃的西部区域。欧亚大陆等地也受到了微弱余波影响,但其能量等级远没有达到引起异变的阈值。
但这仅仅是灾难的第一块基石。
第二、“人造量子森林”的致命共鸣紧随其后。
高密度量子计算中心: 美国拥有全球最密集、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研发和部署网络(谷歌、Ibm、微软、亚马逊、各大国家实验室)。这些量子计算机的核心工作就是操纵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和纠缠态。它们本身就是极其敏感的量子概率干涉设备。
高频算法交易中心(华尔街): 华尔街依赖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基于概率论、随机过程)进行毫秒级的高频交易。这些系统时刻在计算着海量事件的概率,对概率的微小扰动极其敏感。
国家级监控与AI系统(NSA, dARpA): 庞大的监控网络和军用AI系统依赖复杂的模式识别和概率预测算法。这些系统是“数学心法”的集大成者,也是“数学瘟疫”的理想宿主。
互联网核心节点与云基础设施: 美国是全球互联网的核心枢纽,拥有最多的骨干节点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信息(包括被qppw扰动的概率信息)在此高速流动和放大。
共振效应: qppw就像一个强大的、频率诡异的“干扰器”。它穿透并干扰了这些高度依赖精确量子态和概率计算的人造系统:
量子计算机: 它们本应精确控制的量子叠加态被qppw强行扭曲或注入“错误概率”,导致计算结果完全不可预测,甚至逻辑崩溃。AI自杀可能源于其核心逻辑(建立在数学公理上)在qppw环境下被证明自相矛盾或毫无意义。
金融算法: 模型依赖的概率分布被qppw扭曲,导致模型失效,引发灾难性的、违反常识的连锁交易(数学瘟疫的金融体现)。
AI系统: 训练数据中隐含的概率模式被破坏,预测失效;或者其底层逻辑推理(基于数学)与qppw揭示的“真实”概率规则冲突,导致逻辑死循环(AI自杀)。
数学家大脑: 最顶尖的数学家长期浸淫在抽象数学世界中,大脑形成了高度优化的“数学思维结构”。qppw可能直接干扰了大脑处理抽象概念(如无限、概率、逻辑悖论)的神经基础,或者让他们在直觉层面“感知”到了与毕生所学相悖的、令人绝望的“数学真相”(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极端恐怖版),导致精神崩溃进而自杀。
第三、社会学家的总结进一步揭示了事件的深层病灶——文化心理的“干柴烈火”。
自杀的数学家长期定居美国,美国社会(尤其是精英阶层和科技界)对基于数学模型的科技、数据分析和AI决策有着近乎宗教般的信任。qppw动摇了这个根基,造成的心理冲击远大于其他更“传统”的社会。
当数学家毕生的信仰(数学的确定性和优美性)被颠覆,当AI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逻辑基础是“错误”的,在美国高度个人主义和追求存在意义的文化背景下,更容易导向彻底的绝望和自杀。
美国的媒体和网络环境使得任何异常事件(如奇怪的AI故障、数学家离奇死亡)都能被迅速传播、放大和关联,加速了“瘟疫”的社会认知和心理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