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危机解除后,苏满第一时间在苏州城召开了“人妖共处筹备会”,邀请了当地官员、乡绅、渔民代表,还有隐居在太湖深处的水族妖族——以鲤鱼妖鲤伯为首的族群,他们世代生活在太湖,因人类过度捕捞和“水妖”谣言,与渔民关系紧张。
筹备会设在苏州府衙的议事厅,气氛却有些微妙。渔民代表周老汉坐在角落,双手紧握,眼神躲闪着对面的鲤伯——去年他儿子捕鱼时不慎落水,村民都说是鲤伯的族人拖走了人,虽然后来证实是意外,但两族的隔阂就此埋下。
“今日请大家来,是想在江南推行人妖共处试点。”苏满坐在主位,将玄清山和云溪镇的案例详细说明,“太湖的水族妖族熟悉水路,能帮渔民预测汛期、指引鱼群;渔民们则可以教妖族识文断字,给它们提供过冬的粮食。互利共赢,何乐而不为?”
话音刚落,周老汉就站起来,声音带着激动:“苏掌门,您说得轻巧!去年我儿子落水,他们妖族怎么不帮忙?还有前几年,湖里的鱼突然变少,肯定是他们藏起来了!”
鲤伯闻言,眉头皱起,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委屈:“周老汉,你儿子落水那天,我们族人正在下游救被渔网困住的白鲟,根本不知道上游出事;至于鱼变少,是因为有人在湖里投毒,我们妖族也死了不少同伴,后来还是我们找到了投毒的盗鱼贼,交给了官府。”
“你胡说!”周老汉气得脸红脖子粗,“谁知道是不是你们自导自演!”
眼看双方要吵起来,苏满立刻开口:“两位先冷静。过去的误会,我们可以慢慢查清楚,但不能让误会影响未来的相处。这样吧,我们先在太湖边设立一个‘渔妖互助点’,让妖族帮渔民捕鱼,渔民给妖族分一部分收成,看看效果如何?”
苏州知府也站出来附和:“苏掌门说得有理,本官会派衙役保护互助点,若有故意挑事者,严惩不贷。”
周老汉和鲤伯对视一眼,虽仍有疑虑,但在苏满和知府的劝说下,还是点头同意了。
三天后,渔妖互助点在太湖边的码头正式成立。鲤伯带着十几个水族妖族赶来,他们褪去鱼尾,化为人形,穿着渔民送来的粗布衫,手里拿着特制的渔网——网眼比普通渔网大,只会捕成年的鱼,留下幼鱼和鱼卵。
周老汉带着几个渔民犹豫地划着船,鲤伯纵身跳入湖中,片刻后浮出水面,对着他们喊道:“往东划,那里有一大群鲫鱼!”
渔民们将信将疑地划过去,果然看到水面下黑压压的鱼群。撒网、收网,渔网里装满了鲜活的鲫鱼,比平时多了整整两倍。周老汉看着渔网里的鱼,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真……真的有这么多鱼!”
鲤伯笑着说:“我们妖族熟悉太湖的每一片水域,知道哪里有鱼群,哪里的鱼不能捕。以后只要你们不滥捕,我们就帮你们找鱼群。”
接下来的日子,互助点的运作越来越顺利。妖族帮渔民找鱼群、修渔船、预测天气;渔民们则给妖族送粮食、布料,还教它们读书写字。周老汉的儿子周小郎,甚至和鲤伯的孙子小鲤成了好朋友,每天一起在湖边钓鱼、识字。
有一次,太湖突然刮起大风,十几艘渔船被困在湖心。鲤伯立刻带着族人潜入水中,用身体顶住渔船,引导它们驶向岸边。周老汉的渔船被风浪掀翻,他落入水中,是小鲤游过来,将他救上了岸。
事后,周老汉拉着鲤伯的手,眼眶通红:“鲤伯,以前是我误会你们了,对不起!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鲤伯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以后互相帮助,好好过日子。”
苏满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江南试点已经成功了第一步。接下来,她又在杭州、扬州等地设立了互助点,邀请当地的妖族加入——西湖的荷花妖帮人类打理荷塘,产出的莲藕又大又甜;扬州的蜜蜂妖帮农户采蜜授粉,收成比往年翻了一倍。
人妖共处的消息传遍江南,越来越多的妖族主动现身,加入互助点;百姓们也渐渐放下偏见,和妖族友好相处。苏州城的街头,经常能看到人类和妖族一起逛街、吃饭;太湖边的学堂里,人类小孩和妖族小妖一起读书写字,笑声传遍了整个湖畔。
沈辞走到苏满身边,手里拿着一份奏折:“这是江南各州府上报的试点情况,百姓们都在夸赞人妖共处的好处,皇帝看到奏折,肯定会很高兴。”
苏满接过奏折,看着上面的文字,脸上露出了笑容:“是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人妖共处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了。”
就在这时,一个弟子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信:“掌门,玄清观来信了,说玄阳真人身体不适,让您尽快回去一趟。”
苏满心里一紧,立刻和沈辞安排好江南的事务,快马赶回玄清观。她知道,师父的身体一直不好,这次突然不适,肯定是出了大事。她必须尽快回去,陪在师父身边,也守护好玄清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