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赴任安四方,汉官威仪启新章】
炎汉立国,通衢网与远洋商队两大国策已定,接下来便是将中央的意志与新政,彻底贯彻到广袤疆域的每一寸土地。
炎汉殿,大朝会。
气氛庄重而热烈,随司马懿秘密回到炎汉的“故人”此刻已然位列朝堂。
昨夜他将这几位旧识带到刘备、诸葛亮等人眼前时着实震惊了一把众人。
刘备微笑着望了望朝堂,袖袍轻拂,立刻显幻出几个大字。
今日议题核心:地方大员任命!
诸葛亮手持玉笏,立于御阶之下,声音清朗,传遍大殿:
“陛下,诸位同僚。疆土之治,重在用人。九大巨城及其辐射疆域,乃我炎汉根基所在,需派德才兼备、忠勇双全之重臣,镇守一方,推行新政,安抚百姓,巩固国本。”
刘备端坐龙椅,帝威与仁德之气交融,颔首道:“准奏。孔明,便将拟定人选,呈报上来。”
诸葛亮羽扇轻点,空中浮现出九大巨城的虚影及诸多候选名字。
“成都城,地处西南腹地,连接多方,物产丰饶,需一沉稳干练、精通内政之才。”诸葛亮目光扫向文臣队列,“左丞相庞统,才思敏捷,长于谋略,更兼多年治理灵龟国及南征军府经验,可任成都城主,总揽西南政务!”
庞统出列,自信一笑,拱手道:“臣,庞士元,领旨!必使成都富甲西南,成为陛下坚实后盾!”
“江陵城,水陆要冲,商贸重镇,需一圆融通达、善于经济之才。”诸葛亮看向一位原清虚山擅长经营的长老,“原执事长老糜竺,精于算计,通晓商事,可任江陵城主,繁荣商贸,流通天下!”
糜竺大喜过望,出列跪拜:“臣,糜子仲,谢陛下隆恩!定让江陵成为天下商贾云集之宝地!”
“建业城,临海而建,渔盐之利,兼有海防之重,需一既有魄力又通水战之才。”诸葛亮目光落在武将队列,“靖海神将关平,年少有为,沉稳勇毅,更得鲛人、蚌族支持,可兼任建业城主,发展海事,巩固海疆!”
关平没想到自己还能兼任一方城主,激动出列:“末将领旨!必不负陛下、丞相信任!”
“许昌城,原魔朝核心区域之一,魔气残留较多,民心未附,需一刚柔并济、善于教化之才。”诸葛亮看向徐庶,“吏部尚书徐庶,公正严明,循循善诱,可任许昌城主,净化魔土,导人向善,重塑新城!”
徐庶拱手,神色肃然:“臣,徐元直,领旨!定还许昌一片朗朗乾坤!”
“邺城,矿产丰富,匠作汇聚,需一懂技术、善管理之才。”诸葛亮看向工部方向,“霄汉太君李平安,精于工造,可任邺城城主,大力发展军工、民用法器制造,打造我炎汉工造中心!”
李平安出列,憨厚一笑:“俺老李一定把邺城打造成咱炎汉最硬的拳头!”
“长安城,地处平原,农业根基深厚,需一重视民生、鼓励农桑之才。”诸葛亮点将,“原清虚山灵植堂长老,简雍,可任长安城主,推广优种灵植,保障粮草供给,夯实国本!”
简雍出列领命。
“洛阳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需一博学鸿儒、善于文教之才。”诸葛亮道,“大学士孙乾,可任洛阳城主,兴办官学,整理典籍,弘扬炎汉文化,选拔人才!”
孙乾领命。
“襄阳城,地理位置关键,联通南北,需一长于交际、协调四方之才。”诸葛亮看向一位以口才着称的文臣,“使者伊籍,可任襄阳城主,负责接待各方使者,处理周边事务,维稳地方。”
伊籍领命。
“庐江城,新拓边城,临近未知区域,环境复杂,需一胆大心细、能征善战之才。”诸葛亮目光最终落在张飞身上,“猛德神君张飞,勇冠三军,威名远播,可任庐江城主,镇守边陲,开拓探索,扬我国威!”
张飞哇呀呀出列,声如洪钟:“哈哈!陛下放心!丞相放心!有俺老张在,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庐江城半步!俺定把那边陲之地,打造成铁桶一般!”
九大城主任命已定!文武搭配,各展所长!
紧接着,是更重要的军事部署,以确保政令畅通,地方安稳。
“武圣神君关羽,坐镇炎京,总揽全国军事,调度四方!”这是定海神针。
“翊汉神君赵云,依旧统领禁卫军及炎京本土防务,护卫中枢。”
“阵汉神君韩力,除负责通衢网建设外,还需在九大巨城及边境要地,构建强大防御阵法体系。”
“丹颜神君顾婷儿,需在各大城池设立丹殿分殿,普及丹药,防治疫病,培养丹师。”
“右丞相司马懿,”诸葛亮看向那黑袍身影,“负责监察九大城主及地方官员,有先斩后奏之权,确保新政推行,吏治清明。”
司马懿微微躬身,阴影中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臣,领旨。”这权力,正合他意。
一套完整的、相互制衡的地方治理与军事保障体系建立起来。
“诸位爱卿,”刘备起身,声音充满期望与嘱托,“此去一方,便是一方父母官!望尔等牢记仁德之道,体察民情,公正廉明,莫负朕望,莫负苍生!”
“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臣齐声应诺,声震殿宇。
数日后,一场场盛大的欢送仪式在炎京举行。
九路新任城主,带着陛下赐下的印绶、诸葛亮授予的《治政方略》、以及精挑细选的属官、护卫队,通过刚刚建成启用的第一批短途传送阵,奔赴各自的岗位!
庞统抵达成都,立刻召集胥吏,清查户口,整顿市场,兴修水利,鼓励农商,以其超凡智慧,迅速让这座西南重镇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平携两位夫人坐镇建业,一面安抚汐瑶、珠泪的思乡之情,一面整合鲛人、蚌族与人类力量,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珍珠养殖、海底矿藏开采,并扩建港口,打造战舰,建业城很快成为繁荣的海疆明珠。
徐庶在许昌,颁布《净化令》、《垦荒令》,亲自带领修士净化魔土,分配土地给流民,兴办学堂,宣讲炎汉律法,很快赢得了民心,昔日魔窟渐渐恢复人气。
张飞在庐江,一边用雷霆手段清扫周边不服势力,一边咋咋呼呼地亲自监督城墙加固、军营修建,甚至偶尔带着卫队冲到最前沿勘探地形,虽行事粗豪,却无人敢不服,边陲迅速安定。
李平安在邺城,将工坊搞得热火朝天,新技术层出不穷;简雍在长安,田间地头常有他的身影;孙乾在洛阳,文风鼎盛;伊籍在襄阳,八方来客;糜竺在江陵,商船云集……
每一位城主,都依据自身特点与城市定位,全力以赴。
而司马懿的“暗部”监察网络,也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覆盖各地,将信息源源不断传回中枢。
诸葛亮坐镇炎京,通过初步建成的通讯网络,总揽全局,随时协调各方,处理突发事件。
整个炎汉仙朝,呈现出一种高效、有序、蓬勃发展的惊人态势!
刘备时常通过水镜术,观看各城传来的景象,看到百姓脸上重现的笑容,看到荒野变为良田,看到城池日益繁荣,眼中满是欣慰。
“孔明,看到如此景象,备昔日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皆值得矣。”
诸葛亮微笑颔首:“此乃陛下仁德所感,众臣用心所致。然,此仅是开始。四洲五洋,广阔天地,方是我炎汉最终舞台。”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幅巨大的坤舆图。
地方已定,内政已稳。
下一步,便是那波澜壮阔的远洋探索,与未知世界的接触了!
关平的远洋舰队,已然准备就绪!
【第三百二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