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亮联手布杀局 仲达西行赠毒策】
东海之滨,一处隐秘的礁石洞窟内。
周瑜独立崖边,白袍胜雪,遥望西方那冲天的魔气与隐约传来的喊杀声。
海风吹拂他鬓角发丝,俊朗的面容上却是一片冰寒杀机。
程普、黄盖、韩当、周泰等东吴旧将肃立其后,虽解甲投蜀,眉宇间纵横江东的豪气与煞气却未曾稍减。
“都督,北凛关杀声震天,看来张将军压力极大。”程普沉声道,“我等何时动手?”
周瑜嘴角勾起一抹冷冽弧度:“不急。曹操主力尽聚于北凛关下,锋芒正盛。此刻扑上,不过添油耳,非智者所为。”
他折下一段枯枝,在沙地上轻轻划动。
“看,曹操大军屯于北凛关外,其粮草辎重,必倚仗东海漕运,沿此线输送。”枯枝划过一条蜿蜒路线,“我等便如毒蛇,隐于暗处,静待其粮队经过,择其最肥美者,狠狠咬上一口!”
黄盖眼中凶光一闪:“断其粮道?妙!老子早就想烧曹操的粮草了!”
周瑜摇头,笑容更冷:“不止是断。要抢,要烧,要让他前线大军饥肠辘辘,军心浮动!待其攻势受挫,士气低落之时…”
他目光转向北凛关方向,与西线黑魇城方向。
“…便是北凛关守军反击,与云长兄东西对进,合击魔军之时!”
“我等,便是点燃这根导火索的那颗火星!”
众将闻言,热血沸腾,摩拳擦掌。
“但凭都督吩咐!”
周瑜负手,望向波涛汹涌的大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与诸葛亮隔空联手,布局天下…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孔明,你可莫要让瑜失望才好。”
……
蜀城,丞相府。
诸葛亮看着关羽通过特殊渠道传来的前线战报与水镜中西线僵持的景象,手指轻轻敲击轮椅扶手。
“云长遇阻,徐晃死守…黑魇城确是一块硬骨头。”
他略一沉吟,目光转向阴影处。
“仲达。”
一身黑袍,气息阴柔的司马懿悄然现身,躬身行礼:“丞相。”
“西线之事,你已知晓。云长需一破局之策。”诸葛亮语气平淡,“亮欲派你前往,助云长一臂之力。”
司马懿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躬身:“懿,领命。必竭尽所能,助关将军破城。”
“哦?”诸葛亮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仲达有何良策?”
司马懿低头,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黑魇城坚,魔将悍勇,强攻损失太大。当以计取。或可…从其‘内部’着手。”
“内部?”诸葛亮挑眉。
“徐晃虽勇,然其麾下魔军,并非铁板一块。魔修贪婪暴戾,易为利诱,更易猜忌。”司马懿声音平稳,却透着寒意,“只需稍加挑拨,令其自乱阵脚,再辅以外力,坚城…亦可从内而破。”
诸葛亮闻言,深深看了司马懿一眼。
此计阴毒,却极可能有效。这正是司马懿最擅长的手段。
“好。”诸葛亮点头,“你即刻动身,披星戴月,赶往西线。将此计禀明云长,见机行事。”
“记住,”诸葛亮声音微沉,“此战关乎全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莫要…自作主张。”
言语间,一丝若有若无的警告意味弥漫开来。
司马懿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恢复自然,恭敬道:“懿,明白。定不负丞相所托。”
说罢,身影缓缓融入阴影,消失不见。
诸葛亮独自坐在房中,目光再次投向水镜。
镜中,显现出东海之上,一支规模庞大的魔军粮队,正由数十艘狰狞魔船护送,破浪而行。
而更深的海底,暗流涌动,无数巨大的黑影,正悄然向着船队逼近。
诸葛亮指尖,一缕暗金色气血一闪而逝。
“火已备好,东风亦起。”他轻声自语,“曹孟德,你的末日…快到了。”
……
西线,炎汉大营。
关羽正与关平、周仓等人商议困城细节,忽有亲兵来报:“启禀君侯,营外有一黑袍文士,自称司马懿,奉丞相之命前来。”
“司马懿?”关羽丹凤眼微微一眯,闪过一丝不喜。此人名声,他素有耳闻。
“让他进来。”
片刻,司马懿缓步走入大帐,对着关羽躬身一礼,姿态放得极低:“败军之将司马懿,奉丞相钧令,特来助君侯破敌。”
关羽并未让他起身,淡淡道:“丞相派你来,有何良策?”
司马懿也不尴尬,直起身,目光扫过帐内诸将,最后落在关羽身上,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懿确有一计,或可不费一兵一卒,让那徐晃自开城门,献上首级。”
“哦?”周仓在一旁忍不住嗤笑,“说得轻巧!你当徐晃是泥捏的?”
司马懿看都没看周仓,只是盯着关羽,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变得深邃:
“若懿所料不差,此刻黑魇城内,魔心已乱。”
“只需君侯依计行事,今夜…便可见分晓。”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看似谦卑,却浑身散发着危险气息的黑袍文士身上。
司马懿迎着关羽审视的目光,不慌不忙,缓缓道出:“徐晃麾下有一偏将,名唤‘魇狳’,性贪暴,尤嗜血食与魔元精粹,常因赏罚不公而对徐晃心存怨怼。近日我军俘获其麾下一支斥候队,恰好…其头领乃魇狳心腹。”
关羽丹凤眼微眯,已然明了些许:“汝之意,李代桃僵,借尸还魂?”
“君侯明鉴。”司马懿阴柔一笑,“只需令一二死士,服下‘敛息化魔丹’,伪装成被俘魔兵,再让那心生惧意的斥候头领‘侥幸’带队逃回城中…届时,里应外合,何愁城门不开?”
周仓听得眼睛瞪圆:“这…这能成?那魔头岂是易与之辈?”
“魔者,利聚而来,利尽而散,猜忌横生。”司马懿语气平淡却笃定,“只需一丝缝隙,恶意自会滋长蔓延。此非强攻,乃诛心。”
关羽抚髯沉吟,帐内只剩下火盆噼啪之声。
良久,他眼中精光一闪,决断已下。
“周仓!”
“末将在!”
“即刻从你麾下‘百劫营’中,遴选两名最机敏悍勇、通晓魔语且不畏死者!”
“关平!”
“儿臣在!”
“将前日俘获的那支魔军斥候队头领带来,好生‘安抚’,许他重利,晓以利害!若有不从…”关羽语气微顿,寒意乍现,“你知道该怎么做。”
“得令!”二人领命,雷厉风行而去。
关羽目光再次落回司马懿身上:“‘敛息化魔丹’与操控那魔将体内暗手的‘魔念符’,何时可备好?”
司马懿从容一礼:“丹药符箓,懿已随身备妥。只需死士就位,半个时辰内便可施术完成。”
“好!”关羽霍然起身,绿袍无风自动,一股凛冽杀意弥漫大帐。
“今夜,便让那徐公明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里应外合!”
“传令三军,偃旗息鼓,养精蓄锐!”
“待子时城头火起,便是吾等破城之时!”
命令如冰珠落地,铿锵决绝。
帐外,夜色渐浓,乌云蔽月。
司马懿垂首立于阴影中,嘴角那抹笑意,在跳动的火光下,显得愈发深邃难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