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念雪渐渐长大,对周遭事物的探索欲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对那两只毛茸茸、会动的“大号玩具”——雪球和面包,表现出了持久的兴趣。为了确保女儿和兔子的安全,也为了避免兔子误食不该吃的东西,枫若雪决定给两只兔子上一次严肃的“食品安全课”。
她将兔笼移到了客厅中央,然后把小念雪抱在怀里,坐在笼子前。苏瑶则坐在一旁,看似在处理平板,实则也在关注着这边的动静。
“雪球,面包,看好了哦!”枫若雪拿起一根新鲜的、翠绿的提摩西草,在笼子前晃了晃,“这个,是可以吃的!是好吃的草草!”
雪球揣着手手,红宝石眼睛瞥了一眼,没什么反应,显然是认识的。面包则凑到笼子边,鼻子抽动,眼神渴望。
接着,枫若雪又拿起一片洗干净、擦干水分的生菜叶:“这个,也是可以吃的!是蔬菜!”
面包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显得更加兴奋。
然后,枫若雪拿出了“反面教材”——她拿起小念雪的一个柔软的、色彩鲜艳的布质摇铃玩具,伸到笼子前,语气严肃地说:“这个!不可以吃!这是妹妹的玩具,不是食物!”
为了让演示更逼真,她甚至把摇铃在笼子前轻轻晃了晃,发出清脆的铃声。
雪球依旧淡定,只是耳朵动了动,似乎在判断这个发出声音的东西有没有威胁。而面包……这个向来对“入口之物”充满好奇和冲动的家伙,在看到那个颜色鲜艳、还会动的“新东西”时,脑子里那根名为“谨慎”的弦,“啪”地一声断了!
在枫若雪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面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将脑袋伸出笼子缝隙,张开三瓣嘴,“啊呜”一口,精准地咬住了那个布质摇铃的一角!
“喂!面包!不可以!”枫若雪吓了一跳,连忙想把摇铃拽回来。
但面包咬得死紧,还下意识地往后拉扯,喉咙里发出护食般的“呜呜”声,黑色的眼睛里充满了“到我嘴里的就是我的”的固执。
“松口!这个不能吃!”枫若雪又急又气,生怕它把棉花或者染料吃进去。
就在这“人兔拉扯”的僵持时刻,坐在旁边的苏瑶动了。
她没有说话,只是迅速伸出手,屈起手指,用指关节在面包那颗毛茸茸的小脑袋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动作快、准、稳!
面包:“!!!”
它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记“头槌”给敲懵了!咬住摇铃的力道瞬间松懈,整个兔子都僵住了,黑色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委屈和“为什么打我”的控诉。
枫若雪趁机赶紧把摇铃抽了回来,检查了一下,幸好只是沾了点口水,没有被咬坏。
“看到没有!”枫若雪趁机再次强调,指着惊魂未定的面包,“这个不能吃!吃了要挨打的!”
面包似乎终于把“色彩鲜艳的会响的东西”和“脑袋疼”联系了起来,它默默地缩回笼子角落,揣起小手手,背对着外面,只留下一个写满“委屈”和“自闭”的毛茸茸背影。连最爱的提摩西草递到嘴边,它都赌气地扭开了头。
雪球全程目睹了室友的“受刑”过程,红宝石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早就告诉你要谨慎”的意味,然后更加淡定地揣紧了小手手。
小念雪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眨了眨乌溜溜的大眼睛,似乎觉得很有趣,咯咯地笑了起来。
苏瑶收回手,表情依旧平静,仿佛刚才那个实施“暴力教学”的人不是她。她看了一眼自闭的面包,对枫若雪说:“它记住了。”
枫若雪看着面包那副可怜样,又好笑又有点心疼,但不得不承认,苏瑶这简单粗暴的方法,好像……立竿见影?
从此以后,面包果然对除了食物和草之外的所有东西,都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尤其是颜色鲜艳的物体,绝对不再轻易下口。
而雪球,则一如既往地践行着它的“谨慎兔生”哲学。
这场“食品安全课”虽然过程有点“暴力”,但效果显着。
枫若雪也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某些头脑简单、记吃不记打的小动物(特指面包),有时候,讲道理远不如一次印象深刻的“教训”来得有效。
当然,这个“教训”的度,必须由苏瑶这种能精准掌控力道的人来执行。
看来,在教育兔子(以及未来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她还需要向自家老婆多多学习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