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方案落地半月,岚水县工业园有了新变化。顺达面厂的监控屏上,生产数据实时跳动;兴旺粮厂的仓库里,扫码枪清点库存的效率翻了两倍。可就在推进顺利时,新问题来了。
这天一早,秦宇轩刚到企办,李兴旺等几位企业主就堵在门口,脸色难看。“秦主任,数字化系统是好用,可上个月电费涨了三成!”李兴旺攥着报表,语气急切。
绿源豆制品厂厂长也诉苦:“老工人误操作改了生产参数,一批豆腐全坏了,损失好几千!”
秦宇轩接过报表,迅速分工:“赵科,联系技术学院老师排查能耗问题;孙工,统计操作失误损失,安排针对性培训;我去对接电力局,争取用电优惠。”
秦宇轩赶到电力局,等了近一小时才见到王局长。“转型企业若达‘绿色生产标准’,可享工业用电优惠价,每度便宜两分。”王局长递来标准文件。
拿到文件赶回工业园,赵科和孙工已有结果。“企业的数字化设备与原有设备不兼容,导致机器空转能耗增加。”赵科擦着汗,“监控系统设了‘全时段运行’,其实每天有四小时可关闭部分模块。”
“操作失误是因培训不到位,没讲应急处理。”孙工补充,“六家企业受损失,最多的上万。”
秦宇轩召集企业主和技术团队开协调会:“技术团队优化设备运行方案,关闭冗余能耗模块;孙工明天开专项培训,重点讲应急处理;我们帮企业申请绿色生产认证,拿用电优惠。”
技术团队立刻进驻企业调参数。顺达面厂车间里,张富贵看着下降的能耗数据笑了:“每天省十几度电,一月能省好几百!”
孙工的培训也很热闹。他请老师做了图文手册,现场模拟误操作场景。绿源豆制品厂的李大姐认真记着笔记:“学会应急办法,再也不怕出错了。”
麻烦再次找上门。周明急电:“几家准备转型的企业变卦了,说怕投入打水漂!”
秦宇轩赶到企办,三位企业主神色犹豫:“听说邻县有家企业转型花十几万,最后设备成摆设,我们赌不起。”
秦宇轩拿出顺达、兴旺两厂的报表:“他们转型半月,成本降8%,订单效率提30%。我们是‘分步投入’,先投基础设备,见效再升级,风险可控。”
他还请来邻县“失败企业”负责人分享经验:“我们是没做调研,盲目引高端设备。岚水县‘量身定制’方案靠谱。”
看着数据,听了经验,三位企业主当场签了协议。
一周后,五家企业通过绿色生产认证,拿到用电优惠。李兴旺拿着电费单来报喜:“这个月省近千块,转型投入很快能回本!”
赵科和孙工拿来进度报告:“十二家企业完成基础转型,效率平均提25%,成本降10%,下个月启动第二批。”
秦宇轩翻着报告,指着“问题整改清单”说:“把这些整理成‘转型指导手册’,让后续企业少走弯路。”
夕阳下,工业园厂房泛着金光。车间里,数字化设备平稳运行,工人操作熟练。秦宇轩知道,转型路上坎不少,但只要贴合企业需求调整方案,就一定能走出适合基层的数字化之路。而这,只是岚水县企业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