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十分,黑色公务车稳稳停在1号院门口。
秦宇轩坐在副驾,指尖飞快划着平板。司机老周擦着车窗,两人没多话——这是早间的默契。作为秘书,提前二十分钟到岗是规矩,文件袋早核对三遍:会议材料、备用软盘、笔记本,一样不少。
七点半,1号院门口人影一动。
林致远拎着公文包,步幅稳当。秦宇轩立刻推门下了车,他顺手接过公文包,声音利落:“书记早,路况通,八点半的会能早到十分钟。”
“嗯。”林致远点头,坐进后座。
秦宇轩把包放好,递过温豆浆和全麦面包:“食堂刚出的,路上垫垫。”关车门时轻得没声,绕回副驾坐好。
车动了。老周熟门熟路避着早高峰。
秦宇轩侧过身,把平板递到后座:“今日安排在这。党组会材料标了重点,东沟村养殖户补偿的证明,传您电脑了。”
林致远翻着平板,忽然抬眼:“街道办那边核实了?”
“昨天下午对接的,备案记录都有,遗漏原因写备注里了。”秦宇轩答得干脆。
三十分钟路程,几句话敲定上午的活。
车到省府大楼,秦宇轩先下车,绕到后座开门。林致远刚迈步,他已递回公文包,接过平板和空豆浆杯。“我去整会议材料,您随时叫我。”
“好。”
秦宇轩拎起后备箱的文件箱,跟在林致远身后。脚步始终差半步,不抢不拖。
一上午连轴转。党组会纪要刚发完,政法口协调会就开始。轮到信访局说东沟村的事,秦宇轩趁休息凑过去,低声补了句:“书记,三户养殖户的补偿标准,街道办凌晨发了修正版。”
林致远眼神微顿,点了头。
散会时,信访局李局长拉着秦宇轩:“多亏你提醒,不然还得走弯路!”
秦宇轩笑了笑,没多话——这是分内的细活。
傍晚六点,最后一份纪要发出去。秦宇轩揉了揉手腕,拿上工作小结,去林致远办公室门口等。
“辛苦,”林致远出来了,“路过书店停一下,买本政策书。”
“好。”秦宇轩立刻给老周发消息,同时快步跟上。
车停在书店门口。秦宇轩先下车,撑着伞站在门边。林致远走进书架,他不远不近跟着,目光扫过政策类书籍区——提前记过最新出版的几本,心里有底。
“这本。”林致远抽出一本《民生政策解读》。
秦宇轩立刻上前接过,快步走到收银台付款。动作快,没让书记等。把书装进随身带的文件袋,回到门口时,林致远刚走出来。
“买好了。”他递过文件袋。
林致远点头,上车。
返程路上,夕阳把车玻璃染成暖橙色。林致远翻着工作小结,随口说:“明天催下养老试点的申报模板。”
“已经跟民政厅对接了,初稿明早放您桌上。”秦宇轩立刻应道,笔尖在笔记本上划了下。
到1号院门口,天刚擦黑。秦宇轩先下车开门,接过公文包,送林致远到院门口。
“明天七点半,还在这等您。”
“好,早点休息。”
看着林致远的身影进了院,秦宇轩才转身回车里。
副驾上,他掏出笔记本,把明天的活再列一遍:催东沟村补偿方案、印养老试点申报说明、查党组会后续事项。笔尖划过纸页,沙沙响。
老周发动了车:“秦秘书,这一天够紧的。”
“习惯了。”秦宇轩笑了笑。
车驶离1号院,路灯亮了起来。他知道,秘书的活,全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早到的二十分钟,车上的几句话,书店里的快步付款。把这些做扎实,才算站好了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