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星光稀疏。
当史莱克学院的大部分学员都已进入梦乡时,后山的一处僻静空地上,却亮着两点微光。那是霍雨浩和王冬的魂力光芒,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执着。
“再来一次!”
霍雨浩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却依旧明亮。他的面前,王冬正盘膝而坐,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这是他们今晚的第十三次尝试。
他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最基础的“协同魂技”——“幻刃圆环”。理论上,这很简单:霍雨浩负责构建“冰环”的“切割”结构,王冬则注入光明女神蝶的光影能量,赋予其“迷惑”的规则。
但理论,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开始!”霍雨浩低喝一声。
第二魂环亮起,极致的寒气在他掌心汇聚,但这一次,他没有急于塑形。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每一丝寒气,试图将其编织成一个只有毫米厚度的、绝对平滑的“圆环”。这是“结构优化”的基础,也是最考验控制力的一步。
而在“精神之网”的另一端,王冬也感受到了霍雨浩的意图。他需要做的,是在霍雨浩的“冰环”成型的最后一刹那,将自己的光明之力,如水银泻地般,完美无瑕地“贴”上去。
两种属性截然不同的能量,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融合,其难度不亚于在针尖上跳舞。
“就是现在!”霍雨浩在精神链接中发出指令。
王冬立刻催动魂力,一道柔和的金色光芒,精准地射向那个即将成型的透明冰环。
然而,意外发生了。
或许是王冬的魂力输出有千分之一的波动,又或许是霍雨浩的冰环结构存在一个微不可查的瑕疵。当光明之力与寒气接触的瞬间,两种能量没有融合,而是发生了剧烈的排斥!
“砰!”
一声闷响,冰环在半空中炸裂开来。无数冰晶与光点四散飞溅,其中一块锋利的冰屑,更是划破了霍雨浩的手臂,留下一道细长的血痕。
“咳咳……”王冬猛地睁开眼,喷出一口逆血,脸色更加苍白。他的精神之海因为这次能量反噬,如同被重锤砸中,一阵天旋地转。
“我……我失败了,雨浩。”王冬的声音充满了懊恼与自责,“我的光明之力,好像天生就排斥你的极致之冰。”
“不,不是你的问题。”霍雨浩一边用另一只手捂住伤口,一边快步扶住他,同时迅速切断了精神链接,以免王冬的伤势加重。
“是我的错。”霍雨浩的眼神无比凝重,“我太想当然了。我只考虑了‘结构’,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属性’。冰与光,一个至阴至寒,一个至阳至热,它们天生就是对立的。我试图强行将它们‘粘’在一起,而不是为它们找到一个可以共存的‘结构’。”
他看着自己手臂上的伤口,又看了看王冬苍白的脸,心中第一次对自己的“2.0计划”产生了怀疑。
这个计划,真的可行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狂妄的幻想?
“别灰心。”王冬喘息着,靠在霍雨浩的肩膀上,尽管身体虚弱,但他的眼神却很坚定,“我们只是……找到了一个错误的‘算法’。大不了,明天我们换一个。比如,不让光和冰融合,而是让光‘穿过’冰?用冰来折射光,制造幻象?”
霍雨浩心中一暖,看着身边这个无论何时都选择相信自己的伙伴,眼中的迷茫一扫而空。
“对……折射……”他喃喃自语,一个新的思路在脑海中瞬间形成。
“不行,今晚到此为止。”霍雨浩果断地摇了摇头,“你的精神力消耗太大了,再强行链接,会造成永久性损伤。我们必须先解决‘网’的稳定性问题。”
这,是他们今晚遇到的第二个瓶颈。
“精神之网”虽然强大,但它对两人的消耗也极为巨大。尤其是王冬,他的精神力本就不如霍雨浩,在经历了十几次高强度链接和反噬后,已经濒临极限。
“我们就像一台超频运行的电脑。”霍雨浩苦笑道,“性能是强了,但cpU和主板随时可能烧掉。”
他扶着王冬,慢慢走回宿舍。一路上,两人没有再说话,但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
回到宿舍,霍雨浩没有立刻休息,而是铺开一张纸,用笔在上面画着复杂的结构图。
他将“精神之网”画成一个中央处理器(cpU),也就是他自己。而王冬,则是一个重要的外接设备。他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他这个“cpU”包揽了所有的运算,导致王冬这个“设备”只能被动接收,无法分担压力。
“如果……我能把一部分‘运算规则’也写进‘网’里呢?”霍雨浩的眼睛亮了起来。
“比如,建立一个‘自动过滤’协议,让‘网’自动屏蔽掉无用的背景信息,减轻王冬的接收负担。”
“再建立一个‘紧急断开’协议,一旦检测到王冬的精神力波动超过阈值,就自动切断链接,保护他。”
这,就是从“手动操作”到“自动化”的进化。
虽然今晚的“幻刃圆环”计划以彻底的失败告终,甚至还让两人都挂了彩。但这次失败,却像一把钥匙,为他们打开了新的大门。
它让霍雨浩明白,“魂技结构优化”不仅仅是优化魂技本身,更是优化他们之间的“协作结构”。
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今晚,他们奏响的是一曲失败的交响曲。但霍雨浩知道,正是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终将谱写出未来最华丽的乐章。
他看着窗外依旧漆黑的夜空,眼中没有疲惫,只有燃烧的火焰。
“明天,我们试试‘自动化’。”他轻声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