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报告在两天后,摆在了刑侦支队队长张铁林的办公桌上。
厚厚的一沓,格式规整,条理清晰。
从接警记录到现场勘查,从物证分析到嫌疑人侧写,从抓捕经过到审讯笔录。
附件齐全,逻辑链严密,无可挑剔。
尤其是那份由秦风主笔、周强补充修正的案情分析部分。
将“通风管道盗窃案”的侦破过程,还原成了一次经典的心理侧写与刑侦技术结合的范例。
报告既实事求是,又没有回避初期排查走弯路的困境。
最终突出了基于微量物证和大胆推理确定侦查方向、并成功布局抓捕的关键转折。
张铁林花了整整一个小时细细翻阅,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过每一个细节。
当他合上最后一页,靠在椅背上,习惯性地用手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时,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满意。
他拿起内线电话:“通知一队全体成员,半小时后开会。”
半小时后,一队会议室。
经历了连续奋战和短暂休整,队员们脸上还带着些疲惫,但精神头都还不错。
小刘甚至有些亢奋,毕竟案子破了,大家都能松口气。
张铁林捧着大茶缸走进来,目光环视一圈,在秦风身上略微停留了一瞬。
然后开口,声音依旧是那股带着沙哑磁性的调子,没什么波澜:
“鼎盛国际连环盗窃案,顺利告破。”
“嫌疑人黄小海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证据链完整,可以移送检察院了。”
他顿了顿,会议室里安静无声。
“这个案子,案值不大,但作案手法新颖,嫌疑人反侦察意识较强,前期侦查遇到了一些困难。”
张铁林的话说得很平稳,像是在做工作总结。
“后期,能够及时调整思路,抓住微量物证线索,结合犯罪心理侧写,准确判断嫌疑人特征和作案路径,并成功实施抓捕部署,行动果断,结果圆满。”
“上级领导对本案的迅速侦破,提出了表扬。”
他话锋一转。
“经大队和支队研究决定,对本案侦破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
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周强!”
张铁林点名。
“作为主办侦查员,指挥得当,抓捕果断,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周强站起身,挺直腰板:
“谢谢领导!”
脸上露出笑容。这是实至名归。
“技术组王媛!”
张铁林继续念:
“物证分析及时准确,为案件定向提供关键技术支持,通报表扬一次。”
王姐推了推眼镜,平静地点点头。
接着,张铁林的目光落在了秦风身上。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也下意识地跟着转了过去。
“见习警员秦风!”
张铁林的声音似乎没有任何变化,但语速放慢了些许。
“在案件侦破中,细致敏锐,善于思考!”
“其做出的犯罪心理侧写和分析,对确定侦查方向、快速锁定嫌疑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予以通报表扬,并依照相关规定,在实习期考核中予以重点体现。”
通报表扬!实习期重点体现!
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见习警员而言,已是极高的认可和难得的嘉奖!
周强率先鼓掌,脸上是真诚的笑意。
老李、王姐等人也跟着拍手,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无论私下里有什么想法,表面上,这是对整个团队成功的庆贺,也是对新人表现的肯定。
小刘也跟着拍手,只是嘴角扯动的弧度有些勉强,眼神里飞快地掠过一丝不以为然,但很快淹没在掌声里。
秦风站起身,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快,但脸色依旧保持平静。
只是微微向张铁林和各位同事鞠躬:
“谢谢张队,谢谢各位老师,我会继续努力。”
张铁林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表彰环节结束,会议转入常规工作部署。
但一种微妙的氛围,已经开始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散会后,回到大办公室。
周强心情很好,递给秦风一支烟:
“小子,可以啊!开门红!通报表扬,实习期重点体现,这起点可不低!”
“晚上我请客,咱们小组搓一顿,庆祝庆祝!”
秦风摆手谢绝了烟,笑了笑:
“都是周老师和大家带得好,运气而已。”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周强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那套侧写,确实帮了大忙。以后就这么干,胆子大一点,心细一点,没错!”
这时,小刘晃悠过来,阴阳怪气地插嘴道:
“哟,咱们的大功臣这就谦虚上了?要我说啊,秦风你这运气是真不错,瞎猫碰上死耗子,蒙都能蒙这么准。”
“又是心理侧写又是幽灵路径的,听着跟演电影似的,结果就是个钻管道的耗子。”
“早知道这样,当初咱们就直接把物业和清洗公司的人全筛一遍,说不定更快呢,还省得折腾那么大阵仗布控。”
他的话听起来像是开玩笑,但那股酸溜溜的味道,却怎么都藏不住。
周强脸色一沉:
“小刘,怎么说话呢?有本事你也蒙一个给我看看?”
“办案子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秦风的分析是建立在物证基础上的推理,最后也证实了!这叫本事!”
小刘撇撇嘴,没再顶撞周强,但嘟囔了一句:
“反正…”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转身回自己工位了,鼠标点得啪啪响。
秦风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但没说什么。
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刑侦队是个讲究资历和实绩的地方,一个新人骤然得到关注和嘉奖,必然会引来一些不同的声音。
质疑、不服、甚至排斥,都是正常的。
他用手指轻轻擦过桌上那份报告的边缘,冰凉的纸张触感让他迅速冷静下来。
老李在一旁打着圆场:
“行了行了,案子破了是好事。”
“小刘你也是,少说两句。”
“秦风啊,别往心里去,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以后多经几个案子就好了。”
这话看似安抚,却也透着点老资格对“新方法”的保留态度。
秦风点点头:“我知道,李老师。”
下午,秦风被张铁林单独叫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茶香袅袅。
张铁林没让他坐,自己也没坐,就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训练的身影。
“通报表扬,是对你这次表现的肯定。”
张铁林开口,没有看他:
“你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还有那股子钻劲儿,是块干刑警的料。”
“谢谢张队。”
秦风站在原地,身姿挺拔。
“但是!”
张铁林转过身,目光如实质般落在秦风脸上:
“表扬不代表你没问题。”
“你的侧写,有运气成分。”
“如果黄小海那次没有进行第二次作案。”
“或者他更换了目标、改变了手法,你的推论就会把侦查引入歧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他的语气很严肃,甚至有些严厉:
“刑侦工作,容不得半点虚浮和想当然。”
“证据,永远是第一位的!”
“犯罪心理侧写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但不能成为主导。”
“过于依赖这种带有推测性质的东西,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忽略掉更朴素的、更基础的排查工作。”
“这个度,你要把握好。”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报告,用手指点了点:
“报告写得花团锦簇,思路清奇。”
“但你要记住,真正的刑警,脚上沾的泥远比纸上写的字多。”
“以后的日子还长,沉的下去,才能真正立起来。”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瞬间让秦风因嘉奖而产生的那一丝微热冷却下来。”
“他明白了张铁林的用意。嘉奖是鼓励,更是鞭策;肯定的是能力,敲打的是心态。
“是,张队。我明白!”
秦风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
“我会脚踏实地,多学多看,一切以证据为准绳。”
张铁林审视了他几秒,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哪怕一丝不服或委屈,但他只看到了冷静和反思。
他这才微微颔首:
“去吧。下一个案子,或许就没这么好运了。”
走出队长办公室,秦风的心情反而更加沉静。
质疑和敲打,都是成长的养分。
他回到自己的工位,将那枚无形的“通报表扬”默默收好,然后拿起一份旧的卷宗,开始埋头研读。
那些泛黄的纸页里,没有炫酷的推理,只有无数老刑警用最笨拙、最坚实的脚步丈量出的真相之路。
下班时间到了。
周强吆喝着小组聚餐。
小刘磨蹭着不太情愿,但还是被拉走了。
饭桌上,气氛还算热烈,周强不断活跃气氛,试图消除那点不愉快。
秦风敬了每一位老同事酒,感谢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态度谦逊而诚恳。
小刘喝了几杯啤酒,话也多了起来,似乎忘了下午那点不痛快,勾着秦风的脖子:
“秦风啊,哥们儿刚才说话直,你别介意啊!以后有啥事儿,尽管开口!”
只是那眼神深处,是否真的服气,只有他自己知道。
秦风笑着应酬,心里却如明镜一般。
夜晚,秦风独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城市的霓虹闪烁,映照着他年轻却沉静的脸庞。
嘉奖与质疑,如同光影两面,同时投射在他的警徽之上。
它们共同构成了他刑警生涯的第一课,也是最真实的一课。
路还很长。
他需要更多的案件来磨砺,更多的证据来夯实,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回应所有的肯定与质疑。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刑侦支队大楼那彻夜不熄的灯火。
那里,永远有着下一个谜题,下一场追逐,下一次对光明边界的坚守。
而他,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