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军医培训学校,寒风凛冽,窗玻璃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霜花。凤紫鸾站在宿舍的窗前,呵出的热气在玻璃上形成一团白雾,她伸手在雾气上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思绪却早已飘向了即将到来的全军医学研讨会。
\"凤紫鸾,\"林小梅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一摞资料,\"你的论文修改好了吗?明天就要提交终稿了。\"
凤紫鸾转过身,接过资料,指尖触碰到冰冷的纸张,不由得缩了一下手:\"差不多了,就是还有一些数据需要再核对一下。\"
\"你真是不要命了,\"林小梅一边脱下厚重的棉袄,一边抱怨道,\"大冷天的,你每天天不亮就去图书馆查资料,晚上又熬到半夜,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凤紫鸾笑了笑,没有接话。她知道,这次研讨会对她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有机会在全军医学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因为这是她向现代医学界证明传统针灸价值的重要机会。
桌上的煤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凤紫鸾伏在案前,仔细核对着论文中的每一个数据。窗外,雪依然在下,偶尔传来几声远处军营的操练声,提醒着人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凤紫鸾,\"张教官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封信,\"你的论文通过了初审,这是大会秘书处的确认函。\"
凤紫鸾接过信,手微微颤抖着拆开信封。信纸上简短地写着:您的论文《传统针灸在现代战地救护中的应用与思考》已被接收,将在研讨会第三天上午进行口头报告,请做好准备。
\"太好了!\"林小梅从床上跳下来,\"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
张教官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过,凤紫鸾,我得提醒你,这次研讨会汇聚了全军各大医院的专家,包括不少西医权威。你的报告可能会面临一些质疑,要做好心理准备。\"
凤紫鸾点点头:\"我明白,教官。我会以科学的态度介绍我们的研究发现,既不夸大,也不回避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凤紫鸾的生活更加紧张。白天,她要完成常规的医学课程学习;下午,她跟随张教官去医院收集更多的临床数据;晚上,她则埋头完善论文,准备演讲稿。
\"你的演讲要简洁明了,\"张教官在指导她时强调,\"重点突出针灸麻醉在术后镇痛中的优势,以及我们观察到的典型案例。记住,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凤紫鸾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要点。她知道,这次演讲不仅关乎个人荣誉,更关乎传统医学能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夕前夜,军医培训学校破例放了半天假。凤紫鸾婉拒了林小梅的邀请,独自留在宿舍里,最后一次完善她的演讲稿。
\"师父,\"她轻声自语,手指轻轻抚过那套已经跟随她一年多的银针,\"明天我就要去北京参加研讨会了。您教给我的医术,终于有机会向更多人展示了。\"
窗外,新年的钟声隐约可闻。凤紫鸾将演讲稿和银针小心地装进背包,然后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她告诉父母,她即将去北京参加一个重要的医学会议,可能会晚些日子才能回家。
大年初一的清晨,凤紫鸾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车厢里挤满了返乡探亲的军人和家属,热闹非凡。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从背包里取出论文稿,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同志,去北京啊?\"对面座位上,一位身着军装的中年男子问道。
凤紫鸾抬头,微笑着点点头:\"是的,去参加一个医学研讨会。\"
\"哦?什么研讨会?\"男子来了兴趣。
\"全军医学研讨会,\"凤紫鸾回答,\"我准备了一个关于针灸麻醉的论文。\"
\"针灸麻醉?\"男子惊讶地睁大眼睛,\"那玩意儿真管用?\"
凤紫鸾笑了:\"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验证。\"
男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弟弟是外科医生,整天抱怨病人怕疼,用药又担心副作用。要是你们那套真管用,倒是能解决大问题。\"
一路上,凤紫鸾与这位素不相识的军人聊了许多关于医学的话题。当列车缓缓驶入北京站时,男子紧紧握住她的手:\"同志,祝你在研讨会上取得好成绩!\"
北京初春的天气依然寒冷。凤紫鸾拖着行李,按照大会组委会的指引,来到了位于城西的军队总医院。这座宏伟的建筑群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庄严肃穆,让她不禁感到一阵紧张。
\"凤紫鸾同志?\"一个戴着眼镜的女工作人员迎上来,\"我是大会秘书处的小李,负责接待您。您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下午三点请到会场报到,熟悉一下演讲环境。\"
凤紫鸾点点头,跟着工作人员来到分配给她的房间。这是一个简洁的单人间,桌上放着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名单。她注意到,演讲嘉宾中不乏各大医院的知名专家,而她的名字被安排在第三天上午,主题是\"中西医结合与战地救护\"。
下午,凤紫鸾按照安排来到会场。这是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大礼堂,舞台上方悬挂着\"全军医学研讨会\"的红色横幅。她被带到演讲者准备室,里面已经有几位专家在讨论学术问题。
\"你就是那个研究针灸麻醉的凤医生?\"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医生走过来,上下打量着凤紫鸾,\"我听说过你的论文,挺有意思的。\"
凤紫鸾礼貌地点头:\"您好,我是凤紫鸾。\"
\"我姓王,是协和医院的。\"男医生伸出手,\"说实话,我对针灸麻醉持保留态度。我们医院去年尝试过几次,效果并不理想。\"
凤紫鸾握住他的手,平静地说:\"王医生,我理解您的疑虑。我们的研究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初步观察显示,在特定条件下,针灸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
王医生挑了挑眉:\"哦?那你说说看,什么条件下有效?\"
正当凤紫鸾准备回答时,准备室的门被推开,张教官走了进来:\"各位,下午的彩排安排出来了,凤紫鸾同志,您的彩排在四点,别忘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凤紫鸾在张教官的指导下进行了多次彩排。她站在讲台上,一遍遍地练习着演讲内容和时间控制,从语速到表情,从ppt切换到与观众的互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记住,凤紫鸾,\"张教官在最后一次彩排后叮嘱道,\"你不需要说服所有人,只需要清晰地展示你们的研究发现。科学的态度比华丽的辞藻更重要。\"
夜深了,凤紫鸾独自坐在床边,最后一次温习着演讲稿。窗外的北京城灯火通明,而她的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师父,\"她轻声自语,\"明天就是见证的时刻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全力以赴。您的医术,值得被更多人了解和尊重。\"
她轻轻抚摸着背包里的那套银针,仿佛能感受到师父当年握着它们为村民治病的温度。明天,她将带着这些银针,以及背后承载的无数乡村患者的信任与期待,走上全军医学研讨会的讲台。
这一刻,凤紫鸾不再是那个只会在乡间田埂上奔走的赤脚医生,而是一位即将向全军医学界展示传统医学价值的军医研究员。她的医者之路,正在这条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中,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