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
督查组走后,办公室里一片沉默。周明远急得团团转:“邓校长,这可怎么办啊?三天时间太短了,而且王海涛肯定不会配合我们,建材公司都注销了,去哪里找负责人啊?”
邓鑫元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子里快速思考着——王海涛推荐的建材公司,注销时间刚好在招标结束后,这太巧合了,肯定是陈明威和王海涛早就设计好的。他们知道新图书馆项目的招标流程挑不出毛病,就故意从旧项目的账目入手,想通过“资金违规”的罪名把他拉下马,让项目停工,再趁机把项目交给王海涛。
“老周,你立刻联系财务处,把去年教学楼维修项目的所有资料都找出来,包括采购合同、货物验收单、银行转账记录、入库单,还有当时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名单,一一核对清楚。”邓鑫元站起身,语气坚定,“我去联系王海涛,虽然他不会配合,但我得试试,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套出点话。另外,你再联系市场监管局的朋友,查一下‘江城建材贸易公司’的注销原因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哪怕只有一丝线索,也不能放过。”
周明远点点头,立刻去安排。邓鑫元拿起电话,拨通了王海涛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王海涛的声音带着几分得意:“邓校长,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想通了,要把新图书馆项目交给我做啊?”
邓鑫元压下心里的火气,语气平静:“王总,我找你是想问去年教学楼维修项目的事。你们推荐的‘江城建材贸易公司’,为什么去年年底注销了?我们现在查账,发现他们的一张发票有问题,需要你们提供当时的合作证明。”
王海涛冷笑一声:“邓校长,你可别冤枉我啊!当时是你们基建处自己决定从那家公司采购的,跟我们城建集团没关系。至于公司注销,那是人家老板自己的事,我怎么知道?你要是查不出问题,就乖乖认了,别想着拉我下水。”
“王总,大家都是成年人,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邓鑫元语气带着几分警告,“你和陈明威做的事,别以为别人不知道。如果你们现在收手,把建材公司的情况说清楚,我可以不追究;但如果你们非要一条路走到黑,最后谁都没好果子吃。”
王海涛的语气瞬间变得强硬:“邓鑫元,你少威胁我!我没做过的事,你别想栽赃给我!有本事你就拿出证据,没本事就等着被调查吧!”说完,他就挂了电话。
邓鑫元放下电话,脸色沉了下来——王海涛态度这么强硬,肯定是有陈明威在背后撑腰,觉得他们拿不出证据。
第二天一早,邓鑫元就去了市场监管局。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查到了“江城建材贸易公司”的注册信息和注销记录——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叫李刚,去年12月以“经营不善”为由申请注销,但注销前三个月,公司还接到了一笔50万元的订单,根本不像是经营不善的样子。更可疑的是,李刚的联系方式竟然是一个空号,注册地址也是假的。
“看来这家公司就是个皮包公司,专门用来走账的。”朋友皱着眉说,“邓校长,你要是想找到李刚,恐怕得从王海涛的城建集团入手,毕竟是他们推荐的这家公司,肯定有联系。”
邓鑫元点点头——现在只能从城建集团找突破口了。他立刻去了城建集团,想找王海涛当面谈,可前台说王海涛不在公司,去外地出差了。他又找了城建集团负责建材采购的经理,对方却说“不清楚当时的情况”,拒绝提供任何信息。
邓鑫元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学校时,周明远也带来了坏消息:“邓校长,财务处找遍了所有资料,都没找到‘江城建材贸易公司’的银行转账记录,只有一张发票和货物验收单。当时负责采购的老吴去年已经退休了,我们联系上他,他说当时是王海涛的人带着建材公司的人来的,他只是负责验收货物,其他的事都不清楚。”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督查组给的三天期限越来越近,可证据还是没找到。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听说了督查组的事,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邓校长可能真的有问题,有人说这是别人故意陷害。廉政监督小组的老师和学生代表都很着急,主动提出要帮邓鑫元找证据,却都没什么收获。
第三天下午,赵立东给邓鑫元打电话,语气严肃:“邓校长,三天时间到了,你们找到证据了吗?如果没有,我们明天就上报市教委,启动立案调查,新图书馆项目也会正式暂停。”
邓鑫元握着电话,心里沉甸甸的——难道真的要让陈明威和王海涛的阴谋得逞?新图书馆项目关系到几千名学生的学习环境,要是暂停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挂了电话,邓鑫元走到窗前,看着校园里的学生们——有的在操场上跑步,有的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看书,有的在讨论问题,脸上满是青春的朝气。他想起自己刚当老师时的誓言,想起父亲说的“不贪不占,守住清白”,心里突然有了力量——不能放弃,一定要找到证据,不能让学生们失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基建处的老张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脸上满是激动:“邓校长,找到了!找到了!”
邓鑫元立刻转过身:“找到什么了?”
“去年教学楼维修项目的银行转账记录!”老张把文件夹递给邓鑫元,“财务处的人今天整理
邓鑫元却很坦然:“没事,咱们的工作都是按规矩来的,资料也都齐全,不怕他们查。他们想挑毛病,也得有地方挑。”
检查组查了三天,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江城理工大学新图书馆项目招标流程规范、透明,廉政监督到位,未发现违规操作行为”。甚至在反馈会上,检查组组长还特意表扬了邓鑫元:“邓校长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精神,值得所有高校领导学习。我们会把你们的经验,在全市高校推广。”
原来,检查组的组长早就听说了陈明威在“江城会”设局的事,这次来检查,也是想看看邓鑫元到底是不是像传言中那样“清白”。结果证明,邓鑫元没让他失望。
事情传开后,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更佩服邓鑫元了。有学生在校园论坛上发帖:“邓校长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清白’,什么是‘初心’。有这样的校长,是我们江城理工大学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