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片死寂与生机并存的诡异沼泽,重返相对“正常”的荒凉地域,远山和冷烛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消耗,更是精神上历经冲击后的倦怠。
远山寻了一处背风的山坳,布下隐匿与防护的阵法,决定暂时休整。她必须消化此行所得,理清思绪,尤其是那个关于解决万骸渊危机的、尚且模糊却至关重要的构想。
她取出那株三光净尘草。灵草在黯淡的光线下依旧散发着柔和而纯净的三色光晕,清香弥漫,令阵法内污浊的空气都为之一清。仅仅是靠近,远山便感觉连日来奔波战斗积攒的疲惫、以及被万骸渊煞气隐约侵蚀的心神,都得到了抚慰和净化。
“此物蕴含的清气精粹无比,若能妥善利用,或许真能暂时加固青玄的封印,延缓其崩溃。”远山仔细端详着灵草,心中思忖。但如何利用?直接投入万骸渊?恐怕瞬间就会被那滔天煞气淹没、污染。需要一种方法,将其净化之力引导、放大,并与封印结合。
她又看向那块赤阳石。至阳至刚,与三光净尘草的清灵之气看似属性不同,却都有克制阴煞的功效。能否将二者力量结合?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闭目调息、脸色依旧苍白的冷烛身上。冷烛本源属阴幽,与万骸渊同源,却又因青玄的封印和自身的意志保持着独立,甚至因赤阳石的意外,体内达成了一种脆弱的阴阳平衡。她是连接万骸渊与外界、理解煞气本质的关键,或许……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钥匙”或“桥梁”。
一个大胆的念头逐渐清晰。
青玄当年的封印,是以自身纯阳道力和魂魄为引,强行压制煞气,属于“堵”。百年过去,封印渐衰,煞气反而积蓄了更强的反扑之力。
或许,解决之道不在“堵”,而在“疏”与“化”。
利用三光净尘草的净化之力,结合赤阳石的至阳之气,以某种特殊阵法为引,不是强行压制万骸渊煞气,而是引导其流转,在流转过程中,利用清气和阳气不断消磨、转化其中最暴戾、最具破坏性的部分,将其化为相对无害的天地能量,甚至……如果能找到方法,引导冷烛以其独特的、平衡后的本源为核心,主动吸纳、转化部分相对“温和”的煞气,补充自身,减轻万骸渊的压力?
这个想法让远山自己都心头一跳。这无异于火中取栗,玩火自焚。让冷烛主动吸收万骸渊煞气,一个不慎,就可能让她彻底被同化,前功尽弃。而且,这需要冷烛绝对的配合与信任,更需要一种能精确控制煞气流向、保护她本我意识的精密法门。
这法门从何而来?青玄的手札中没有记载。龙虎山的典籍中也未必有。或许……需要她自己,结合青玄的传承、对“静”与“封”的领悟,以及这一路上的见闻感悟,去创造。
这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但,这是目前看来,唯一可能从根本上缓解危机,甚至为彻底净化争取无限时间的思路。
远山陷入深深的沉思,指尖无意识地在身前的地面上勾画着玄奥的符文轨迹,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不知过了多久,冷烛缓缓睁开眼睛。她的气息平稳了许多,虽然依旧虚弱,但眼底那因清气力场冲击而产生的惊悸已经平复。她看着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远山,目光落在她指尖下那些若隐若现、带着青玄特有韵味的符文痕迹上,眼神微动。
“你想做什么?”冷烛突然开口,声音依旧带着一丝沙哑。
远山从推演中惊醒,抬起头,对上冷烛探究的目光。她沉吟片刻,没有隐瞒,将自己的初步构想和盘托出。包括利用三光净尘草和赤阳石构建引导净化阵法,以及……那最为冒险的,以冷烛为桥梁主动转化煞气的部分。
她说完,静静地看着冷烛,等待她的反应。是斥责她异想天开?还是嘲讽她要将自己再次推入火坑?
冷烛沉默了。
她低头看着自己苍白的手,指尖那抹不祥的鲜红似乎因为体内残留的阳气平衡,淡化了许多。良久,她才抬起眼,目光深邃如同古井。
“你知道这么做的风险。”她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情绪。
“我知道。”远山坦然,“成功率可能不足万一。一旦失败,你可能会……”
“形神俱灭,或者,变成真正的、只知毁灭的魔物。”冷烛接过了她的话,语气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淡漠,“比被封印百年,更糟。”
远山的心沉了下去。她以为冷烛会拒绝。
然而,冷烛却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个极淡、近乎虚无的弧度:“但是,留给我……留给我们的选择,不多了,不是吗?”
她站起身,走到阵法边缘,望着龙虎山的方向,那里是她们接下来必须返回的地方。
“青玄的残魂撑不了多久。封印崩溃之时,万骸渊煞气席卷,首当其冲的,便是这方圆千里生灵,包括龙虎山。而我……”她回过头,看向远山,眼中是看透一切的清明与一丝决绝,“无论我愿不愿意,我的本源都与那里相连。封印彻底破碎,我被煞气吞噬同化,是必然的结局。”
“与其坐以待毙,等着变成自己都厌恶的怪物,或者在那之前被你……或者龙虎山的其他人再次‘处理’掉,”她的目光锐利起来,“不如赌一把。”
“赌你这异想天开的法子,有那么一丝成功的可能。”
“赌我冷烛,能抓住这一线生机,摆脱这纠缠了百年的宿命!”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在山坳中回荡。
远山怔怔地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动。她没想到,冷烛会如此干脆,甚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同意这个近乎自杀的计划。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是对生的渴望,还是对既定命运的反抗?或许,两者皆有。
“而且,”冷烛的目光重新投向远山指尖那些未完成的符文,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你这个想法……并非完全凭空想象。青玄当年,或许也曾有过类似的念头,只是……未来得及,或者,缺少了某些关键。”
她伸出手,指尖缭绕起一缕极其细微、呈现出灰黑与淡金交织颜色的、平衡后的特殊煞气,轻轻点向远山勾画的一个符文节点。
那符文轻轻一颤,原本略显滞涩的灵力流转,竟陡然变得顺畅了一丝!
远山瞳孔微缩!冷烛对力量本质的理解,尤其是对煞气与阳气平衡的感悟,远超她的想象!她的参与,或许真能让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增添几分成功的希望!
“我们需要回龙虎山。”远山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道,“那里有更完整的典籍,有炼制法器、布置复杂阵法所需的材料和环境。而且,这件事,必须告知师父。”
冷烛对此没有异议,只是淡淡提醒:“你确定,你那位师父,会同意你这个……堪称离经叛道的计划?会容许我这个‘红衣厉鬼’,再次踏入山门,甚至参与如此核心之事?”
远山沉默了一下。她知道这很难。宗门规矩,正邪之辨,以及对冷烛根深蒂固的戒备,都是横亘在面前的障碍。
“我会说服他。”远山的声音坚定起来,“为了苍生,也为了……给你一个交代。”
她看向冷烛,目光清澈而真诚:“这不是利用,冷烛。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冷烛与她对视片刻,移开了目光,望向远处天际那抹将明的微光,轻轻“嗯”了一声。
休整完毕,两人再次上路,目标直指龙虎山。
归途的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试探与隔阂,多了几分沉甸甸的默契与共同背负的压力。她们不再急于赶路,反而放慢速度,沿途不断交流、推演着那个净化引导阵法的细节。冷烛以其对煞气本质的深刻理解,提出了许多远山未曾想到的关键点,而远山则凭借青玄的传承和扎实的道法根基,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可行的符文与阵势。
一种奇异的互补在她们之间形成。仿佛百年前松月下的论道,以另一种形式,在这奔赴未知结局的道路上重现。
数日后,龙虎山那熟悉的山门已然在望。
远山停下脚步,看着那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的仙家福地,又看了看身旁气息内敛、却依旧与周遭清灵格格不入的冷烛,深吸了一口气。
“我们到了。”
接下来,她要面对的,将是比万骸渊和赤阳戈壁更加复杂的局面——人心的考量,宗门的规矩,以及师父那深不见底的态度。
但她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
为了那线生机,为了那份承诺,也为了身边这个与她命运紧密相连的、亦敌亦友的魂灵。
她必须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