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手拎食盒踏着晨曦走进书房院的秦翊满心雀跃。
御厨新制了一种竹筒饭,青碧色的新竹切段,把火腿丁,笋丁,配以碧绿色的豌豆,放在糯米里,用料汁拌了,装进竹筒中,用芭蕉叶塞住口,上锅蒸熟,软糯馨香。
吃一口,滋味甚好,真的鲜掉眉毛。
他昨天下午在宫中书阁抄书时,皇爷爷赏了些。
搁以前他是不怎么吃零嘴的,但现在,他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好吃的好带去给小满。
近些时日的吃食,尤属这个最佳。
他平日里抄到申时末才会结束,今日申时正就停了笔。
带着他的大伴去了锦乾宫附近转悠。
这里离皇上白日处理奏折的养心殿甚近。很快皇上身边最得信任的太监郭子兴便来了。
“翊殿下,可是要见皇上?”郭太监听干孙子禀告,皇世孙殿下未出宫,看皇上正在看奏本,便悄悄退了出来。
“皇爷爷在忙,我便不打扰了。”秦翊笑道:“今日吃了皇爷爷赏的竹筒饭甚觉香甜,特地来谢谢皇爷爷,郭总管便替我转达一声吧。”
“好,好。咱家一定把话带到。”郭太监比皇上年龄还要大一些,看他的眼神都透着慈爱,“难得有你喜欢的,皇上知道了也高兴。”
自从那年出事之后,皇世孙对食物基本没有了欲望。
太医说人饿的狠了,先调养,少吃些也好。
但后面这些年,他的食欲一直都不大好,脸上都不大有血色。
许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皇上更偏爱这个孙子。
皇太孙都没封,却封了个皇世孙。连带整个皇宫的人都对他敬重怜爱。
“这青竹是云南府进贡来的,再过上几天,怕是不够新鲜了,不若明早咱家让御膳房做了,给你送去些可好?”郭太监问他。
“也好。”秦翊像怕他反悔似的一口应承,随后空拳抵口轻咳了声:“我明日还要去萱哥那抄书,便劳烦郭总管早些。”
“好好好。”郭太监眉开眼笑的应承,“我定早些送去,不误你正事。”
又问:“书编撰的如何了?”
“已经到最后一个篇章了,再有一个月,我便能完成了。”秦翊说完整个人好像都淡了几分。
“那可挺好。”郭太监以为他累了,“殿下早些回去休息休息,你这段时间忙,皇上都不敢打扰你,明珠公主上学堂竟也坚持下来了,皇上念叨好几回了,他想你们了。”
“等这次明珠休沐,我们想进来陪皇爷爷用膳,不知道皇爷爷是否准许。还要劳烦郭总管安排一二。”
“唉哟,那可好。那可好。我一说,皇上准高兴。我来安排。”
他直接替皇上应了。这也代表了皇上对这兄妹二人的态度。
秦翊达到目的,心满意足回东宫去了。
盼了一个晚上,早早起了床,终是等到了太监送来的食盒,自己拎着便往秦国公府去了。
姚太监小跑两步上前,伸了半日手都没能抢过那个食盒。
结果。
“哎,今日如何没见小满姑娘?”姚太监问紫燕。
“翊殿下。”紫燕行了礼,回姚太监的话:“小满呐,她告假了。”
姚太监看着殿下极力忍着的担忧,问:“可知她去哪里了?”
紫燕失笑:“这我如何得知,她已经十五了,说不得去会情郞去了也是有的。”
“哗。”一盆水泼到了紫燕脚上。
“你干什么!”紫燕连连后退,看着新绣的绣花鞋上已经斑驳不堪,立起眼睛就想骂人。但看见翊殿下还在院中,不敢太过张惶。
“我看你鞋上那只鸟嘴有些脏了,帮你洗洗,不谢。”小桃收起水盆回书房继续打扫去了。
“你!”紫燕气得胸脯起伏,浑身发抖。
芸娘出来接了食盒。
“这是皇上赏下的,是云南府进献的土仪,很是美味。待小满姑娘回来热与她吃。”姚太监细细交待。
芸娘认真记下。
秦翊去了书房。
今日秦萱也不在。秦翊坐下,看了一眼跟进来的紫燕,指了指东面墙那架书架最上面一层说:“拿一下第一层倒数第三本。”
紫燕愣了一下,秦翊几乎没有和她说过话,此时好不容易对她说话了,却并不看她一眼。
如果她没记错,秦翊对小满说话的时候,可不这样。看小满那眼神,柔的要滴出水了。
当她第十次从最高的书架上拿书下来时,才察觉事情不对劲。
小满拿了些补品去了吴先生家。
夫妻俩今日都在,李柏高兴的跟在她身侧。
她先去给吴母上了香。
“你们身体可好?”小满问。
“夫君的身子差了很多,家中有丧事实是熬人,尤其是这头一年。”惠娘说。
“婶婶在天有灵肯定也不愿你们哀伤到伤了身体。哥哥想开些,婶婶在人间受了苦楚。当了这么久的大人,她累了,她也要去寻自己的爹爹娘亲,去当无忧无恙的小孩去了。”
吴先生猛的抬了头。
惠娘猝不及防的流下了两行清泪,赶紧掏出手绢擦了。
“妹妹,你这虽是另类的话语,但仔细一想,还真是挺有道理。无论我们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娘亲这一辈子劳累了,是该歇歇了,说不得此时,正依偎着她的娘亲,被哄着睡觉呢。”惠娘给吴先生擦了擦脸,柔声说。
吴先生抿了抿唇,眉宇间的难过消散了些许。
他这段时日,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之中。午夜惊醒怨恨自己没有早些让娘亲过上好日子,又恨自己不争气,没能中举。
煎熬的不行了。
“哥哥,我想和你借李柏一段时日。”小满说起了此行的目的。
“何事?”吴先生问她。
“我打算办一份报,像京报样式,但内容要简单些。给小孩子看的。每日要出一份新的,写满一张纸的话就需要许多新的信息,我想让他去茶楼,街市听消息,然后转述给我。”
她不知道京报啥样,但显然吴先生知道。
李柏眨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她。
“如何不找大人,不如我调个伙计给你用。他在十竹书坊做惯了,人也机灵,抄录没有问题。”吴先生说。
“不。”小满摇头,“我这个报是给小孩子看的,需要小孩子的视角,听他感兴趣的,感受他不喜的。若是让大人去收集消息,怕孩子们提不起兴趣,那便做不长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