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将重华宫庭院铺上一层暖融融的橘色。
允堂小小的身影在光晕里腾挪跳跃,手里一柄精巧的檀木小剑舞得虎虎生风,剑风扫过阶前几盆开得正盛的秋海棠,花瓣簌簌飘落几片。
一道沉稳的身影步入殿内。太子南承瑾看着弟弟活力十足的模样,唇角微扬,温声提醒。
“堂堂,看着些脚下的水池。”
允堂闻声停下,小剑挽了个花哨的剑尾,笑嘻嘻地看向来人。“太子哥哥!”
他跑上前,很自然地想去拉南承瑾的手,又想起自己刚舞过剑,小手在衣袍上蹭了蹭才伸过去。
南承瑾含笑握住他温热的小手,牵着他一同往金华殿内走。
“父皇在里头?”
“嗯!父皇在看折子呢!”允堂点头,小嘴叭叭地开始告状,“父皇说下次出宫带堂堂去玩!太子哥哥,下次我们也一起好不好?”
南承瑾笑着捏了捏他的手心。
“好。”
殿内,南烁依旧倚在紫檀木长榻上,手中一份奏折已合起,搁在膝头。他闭着眼,眉宇间带着倦意。听到脚步声,他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携手进来的两个儿子。
“父皇。”南承瑾松开允堂的手,恭敬行礼。
南烁略一颔首,示意他免礼,目光落在南承瑾身上。
“边军粮草转运,后续如何?”
南承瑾在榻前几步处站定,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清晰沉稳。
“回父皇,儿臣已命人详查。大哥押运的那几批,皆按时抵达,且所行路线虽近前线,却选的都是易守难攻的隘口,途中虽遇小股流寇试探,皆被大哥率护卫击退,军粮无损。
大哥……似乎每次都刻意选在敌军袭扰最频繁的时段押运,险中求稳,倒也练出了胆魄和应对。”
“至于三弟承钰那边,”南承瑾话锋微转,语气透着几分公事公办的冷硬。
“选择的道路看似平坦易行,实则靠近几处山匪盘踞之地。儿臣查阅记录,短短一月内,已被劫掠骚扰三次。所幸押运官警醒,军士也还算得力,粮草损失不大,但护卫兵丁折损了十几人。
儿臣已下严令,后续粮道必须绕开那片区域,并增派兵丁护送。”
南烁静静地听着,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木榻沿上轻轻点着,发出极轻微的叩击声。
半晌,他才开口,声音低沉。
“看来,承洲的性子,倒是天生适合军营。险地磨砺,能出真钢。” 他停顿了下,目光掠过南承瑾,又落到正拨弄自己小剑剑穗的允堂身上。
“你们兄弟几个,骑射功夫都是好的。特别是允堂……”
南烁的话没有说完,但未尽之意已在南承瑾心中漾开清晰的涟漪。他看着那个正低头玩剑穗的幼弟。
允堂的天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份远超同龄人的机敏,那份对武艺近乎本能的领悟力,那份被父皇刻意纵容出的、对外无所畏惧的胆气……若非年纪实在太小,筋骨未成,假以时日,其成就恐怕真能盖过他们这些兄长。
南承瑾的目光沉静如水,迎上父皇深邃的眼眸。
他心中无比清明,若非父皇从未流露出半分动摇储位的意思,他自己这个太子之位坐得还算稳固,眼前这个被父皇抱在怀里宠爱、天赋卓绝的幼弟,便会是他未来最强劲、也最棘手的对手。
殿内的空气因这未尽的评语而有了刹那的凝滞。恰在此时,殿外传来张敬贤恭敬的通禀声,打破了这微妙的沉寂。
“陛下,丽妃娘娘跟五皇子殿下求见,说是给小殿下送了些亲手做的吃食。”
南烁眉峰微蹙了一下,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讥诮。他唇角勾起一抹没有温度的弧度,带着洞悉一切的漠然。
“呵,这个蠢货。这次,朕倒要看看,又是受了哪路的挑拨,赶着来干蠢事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从长榻上起身站定,玄紫色的长袍下摆垂落,衬得身形越发挺拔威严。他朝张敬贤的方向抬了抬下巴。
“让她进来。堂堂过来。”
“是。”张敬贤躬身领命,悄然退至殿外。
允堂正对着小木剑发呆,听到自己的名字,丢下木剑,“噔噔噔”地跑了进来。
“父皇?”
“过来。”南烁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允堂很乖地走到长榻边。南烁并未坐下,只是伸出手,大掌落在允堂小小的肩膀上,带着一种掌控的姿态,将他轻轻揽到自己身侧。
允堂立刻像找到依靠的小兽,顺势挨近了父皇,小手下意识地抓住了南烁腰侧的衣料。
南承瑾站在原地,看着父皇这充满保护意味的动作,眼神微动。
允堂的小肚子这时却“咕噜”叫了一声,在安静的殿内格外清晰。他小脸一红,仰头看向旁边的太子哥哥,带着点不好意思,又理直气壮地问。
“太子哥哥,你饿不饿?要不要让常德去小厨房把我让人新做的梅花酥饼端来?可香啦!”
南烁垂眸瞥了一眼挨着自己的小馋猫,方才那点冷意被这童言稚语冲淡了些,忍不住出言调侃。
“是你自己想吃了吧?小馋猫。”
允堂被戳穿心思,小嘴一撅,佯装生气地跺了跺脚。
“才不是!堂堂是想着父皇和太子哥哥!你们不吃就算了!哼,等下我拿去给祖母,给其他哥哥姐姐们吃,就不给你们!” 他小脑袋一扭,气鼓鼓的样子。
南烁和南承瑾都被他这模样逗得眼底染上些许笑意,殿内气氛一时松快不少。
就在这时,殿门口光影微暗。丽妃跟五皇子南承瑜,在张敬贤带领下走了进来。
丽妃一身湖蓝色宫装,妆容精致,脸上温婉的笑着。南承瑜则低眉顺眼地走在身侧,穿着皇子常服,身形有些单薄,脸色带着点不自然的苍白,眼神躲闪,不敢直视殿内众人,尤其不敢看允堂。
丽妃显然刚走到门口,恰好听见了允堂最后那句“气话”。她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的笑容愈发柔和。
她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地走到殿中,对着南烁盈盈下拜。“臣妾参见陛下。”
南承瑜也紧跟着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南烁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平淡,听不出喜怒。
丽妃起身,目光立刻热切地投向被南烁揽在身侧的允堂。允堂刚想下去给丽妃行个礼,就被南烁制止,知道父皇意思的允堂不再动。
“允堂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瞧瞧这小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后宫女流云将手中提着的精美多层食盒呈上。
“臣妾想着许久没见允堂,心里着实惦记。承瑜这孩子也总念叨着想弟弟了。这不,臣妾特意亲手做了些允堂爱吃的牛乳菱粉糕、蜜渍樱桃脯,还有些新鲜果子,送来给允堂甜甜嘴儿。”
她转向南承瑜。
“承瑜,你不是一直说想见弟弟吗?快,把母妃给弟弟准备的点心匣子拿过来。”
南承瑜被点了名,抬起头,飞快地看了允堂一眼,慢吞吞地从流云捧着的食盒里取出一个单独的小巧描金漆盒,双手捧着,脚步有些僵硬地朝允堂走去。
允堂看着今天格外沉默寡言的五哥,小眉头习惯性地皱了起来。他对丽妃口中那声过于亲昵的“想见弟弟了”,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
南承瑜走到近前,将漆盒递向允堂。
“…允堂,母妃给你的。”
允堂接过,直接问丽妃。
“母妃,你带五哥来,就是送点心?”
他年纪小,心思却敏锐得很,直觉告诉他,这母妃带着五哥今天一起过来,可能没什么好事。
丽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温言软语。
“是啊,主要是想看看你。听说陛下今日出宫劳累,允堂在宫里想必也闷坏了。这不你哥哥说也许久没见你了,就让准备点心过来看你。”
她目光转向南烁,关切的问着。
“陛下龙体可还安泰?臣妾瞧着陛下似乎有些倦色……”
南烁没理会丽妃的殷勤问候,他的目光落在南承瑜身上。这个儿子一直低垂着头,颈后的皮肤绷得紧紧的。
“承瑜,”南烁忽然开口。
“父皇”
“抬起头来,都是快要上朝的人了,怎能这般胆怯。”南烁命令道。
南承瑜身体僵硬地缓缓抬起头,眼神慌乱地四处躲闪,不敢与南烁对视。
南烁看着他这副惊弓之鸟的模样,心中那点因丽妃算计而起的冷意更甚。他正要说什么,一旁的太子南承瑾却向前一步,声音温和地开口,无形中化解了南承瑜承受的巨大压力。
“五弟,许久未见,近来在皇子所课业如何?听说你临摹的《兰亭序》颇有进益?”
南承瑾突然的关切,让南承瑜明显一愣。
“还好,谢太子殿下关心……”
允堂看着南承瑜紧张的样子,小眉头皱得更紧了。五哥今天怎么了?他平日在皇子所不是这样啊,难道是出什么事了。
扯了扯南烁的衣袖,小声嘟囔,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殿内的人都听见。
“父皇,我饿了。祖母那里肯定有更多好吃的点心!我们什么时候去宁寿宫啊?”
他这话一出,丽妃脸上的笑容有些维持不住了,她还想着开口让陛下允许她带允堂过去呢。
南烁眼底的冷嘲一闪而逝,他拍了拍允堂的小脑袋,顺势开口。“时辰确实不早了。张敬贤。”
“奴才在。”
“丽妃的心意,允堂收下了。”南烁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带五皇子和丽妃去偏殿用些茶点歇息片刻。”他的目光终于落到丽妃身上,那眼神平静得让她心底发寒。
“太后召见,等下便去宁寿宫。”
丽妃精心准备的戏码,被打碎搅乱了,目光落在自己那表现胆怯的大儿子身上,一股强烈的屈辱涌上心头。
她死死掐住掌心,指甲深陷进肉里,才勉强压下翻腾的情绪,挤出一个极其僵硬的笑容。“是…臣妾遵旨。臣妾告退。”她几乎是咬着牙说完,草草行了个礼,便转身快步离去,背影带着一丝仓惶。
南承瑜也慌忙行礼告退,逃也似的离开了金华殿。
殿内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南烁、南承瑾和允堂三人。
“父皇,我们快去找祖母吧!允堂想吃祖母宫里的芙蓉酥了!”
南烁看着儿子纯净无垢的笑脸,再想到丽妃那狼狈离去的背影和眼中藏不住的怨念,他揽着允堂肩膀的手微微收紧,想到进京的叶家、最近的谣言,还有今天的求见,他大概知道丽妃想些什么了。
“好。”他应道,声音低沉,“去宁寿宫。”
南承瑾默默看着父皇和弟弟,又瞥了一眼丽妃母子消失的方向,眼底深处,暗流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