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后的第三日,塘埂上的积雪被阳光晒得半化,踩上去软乎乎的,沾得棉鞋底满是湿雪。蓝念安一大早就醒了,揣着昨晚特意装在荷包里的莲子,拉着蓝承宇往莲塘跑——他记挂着草帘上的雪,生怕压得太久,冰下的莲子透不过气。
“慢些跑,雪水滑。”蓝承宇牵着弟弟的手,脚步放得极缓。两人踩着半化的雪走到塘边,果然见草帘上积了层薄雪,被昨夜的寒风冻成了硬壳。蓝念安立刻掏出小扫帚,踮着脚往草帘上扫,可他人小个子矮,扫了半天只扫到边角。蓝承宇见状,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长杆,杆头绑着细枝,轻轻一挑,草帘上的雪块就簌簌往下掉,落在冰面上碎成小片。
“这样就好啦。”蓝承宇放下长杆,帮弟弟拍掉肩上的雪屑,“爹说雪化了会渗进草帘,得及时扫掉,不然草帘受潮,就护不住塘泥的温度了。”蓝念安点点头,蹲在草帘旁,把耳朵贴在冰面上听——冰下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水珠滴落声,他忍不住笑:“莲子肯定还在睡觉,没被咱们吵醒。”
正说着,远处传来念莲丫头的声音,她怀里抱着莲娃娃,身后跟着提着竹篮的江念卿。“念安,承宇,快过来帮着拿东西!”江念卿笑着招手,竹篮里装着油纸包的糕点和温热的姜茶。念莲丫头把莲娃娃放在草帘旁的石头上,小手轻轻拍了拍娃娃的棉袄:“娃娃,今天太阳好,咱们陪莲子晒太阳。”
四人坐在塘边的石凳上,江念卿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刚烤好的糯米糕,裹着一层黄豆粉,咬一口软糯香甜。蓝念安咬着糯米糕,忽然指着塘埂边的枯草问:“娘,这些草明年春天会变绿吗?”江念卿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塘埂边的枯草上还沾着雪粒,却已隐约能看见根部的浅绿。“会的,”她笑着说,“等雪全化了,春风一吹,这些草就会发芽,到时候塘埂边会满是新绿,莲子也该醒了。”
蓝承宇喝了口姜茶,目光落在塘中央的枯荷上:“我昨天听爹说,再过几日就是小寒了,小寒过后天会更冷,咱们得给草帘再加一层,不然冰会冻得太厚。”江念卿点头:“已经让你爹去准备新的草帘了,等过几日咱们一起过来铺,再把塘埂上的艾草补一补,别让小动物趁天冷挖塘泥。”
话音刚落,就见蓝思追和金凌扛着新草帘走来,身后跟着背着“莲塘记”的蓝景仪。“正好,你们都在,”蓝思追放下草帘,拍了拍上面的浮尘,“这是新晒好的草帘,比之前的厚,铺在旧草帘上,能更好地保温度。”金凌则拿出铁锹,在塘埂边挖了几个小坑:“先把旧草帘的边角固定好,再铺新的,这样风刮不动。”
众人立刻忙活起来。蓝思追和金凌负责固定旧草帘,江念卿和蓝景仪铺新草帘,三个孩子则帮忙递麻绳和石头。蓝念安力气小,就抱着石头往草帘边角放;念莲丫头蹲在一旁,把散落的草帘碎条捡起来,塞进缝隙里;蓝承宇则帮着拉麻绳,把新草帘牢牢绑在木杆上。阳光洒在雪地上,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枯草的香气混着新草帘的气息,飘得满塘都是。
蓝景仪铺草帘时,还不忘拿出“莲塘记”,趁着休息的间隙,在纸上画下众人忙碌的模样——蓝思追弯腰固定草帘,金凌扛着铁锹,江念卿递麻绳,三个孩子围着草帘忙活,塘边的莲娃娃静静坐着,背景是覆雪的莲塘和枯荷。“得把这‘冬护莲塘’的样子画下来,”他边画边说,“等明年春天翻看,就能想起咱们今天有多热闹。”
铺完新草帘,已近正午。蓝思追提议去镇上的面馆吃汤面,众人欣然同意。面馆里暖意融融,伙计端上热腾腾的羊肉汤面,撒着葱花和辣椒,香气扑鼻。蓝念安捧着面碗,小口啜着汤,忽然问蓝思追:“爹,你小时候冬天也会来护莲塘吗?”
蓝思追放下筷子,眼中满是温柔:“会啊,小时候跟着魏前辈和蓝二前辈来,那时我也像你这么大,跟着他们扫雪、铺草帘,前辈们还会给我讲故事,说这莲塘里的莲子,藏着很多人的回忆。”金凌笑着补充:“我小时候也常来,魏前辈还教我用枯荷梗做小灯笼,挂在塘边的树上,说能给莲子照亮,让它们冬天不害怕。”
三个孩子听得入迷,蓝念安睁大眼睛问:“那魏前辈和蓝二前辈现在还会来吗?”蓝思追点头:“会的,他们偶尔会来看看,只是现在咱们长大了,能自己护着莲塘,让他们少操心。”江念卿摸了摸蓝念安的头:“这莲塘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前辈们守着它,现在轮到咱们,将来还要传给你们,再传给你们的孩子,让这百年莲塘一直好好的。”
吃完汤面,众人往回走时,蓝景仪忽然指着路边的梅花树喊:“快看,梅花开了!”众人抬头望去,路边的梅花树上缀满了花苞,已有几朵悄然绽放,粉白的花瓣上沾着雪粒,格外好看。蓝景仪立刻拿出“莲塘记”,蹲在路边画梅花,笔尖飞快,不一会儿就画出了雪中梅花的模样,还在旁边题了句:“塘边梅开,雪映暗香,待春归时,莲醒荷放。”
回到莲塘时,夕阳已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新铺的草帘上,泛着柔和的光。蓝念安走到塘边,把怀里的莲子轻轻放在草帘上:“莲子,你们要好好睡觉,等梅花全开了,春天就来了。”念莲丫头也抱着莲娃娃,轻声说:“娃娃,咱们也回家吧,明天再来陪莲子。”
接下来的日子,众人来得更勤了。小寒过后,天果然更冷,塘面的冰结得更厚,蓝思追就带着众人在草帘上撒麦糠,增加保温效果;蓝景仪则每隔几日就来画莲塘,“莲塘记”里的冬景越来越丰富——有覆雪的草帘,有补艾草的身影,有雪中的梅花,还有孩子们堆的小雪人。
腊月廿八那天,下起了今年的最后一场雪。雪不大,像柳絮般轻轻飘着,落在莲塘的草帘上,积了薄薄一层。众人来到莲塘,在塘边堆了个大大的雪人,雪人手里拿着枯荷梗,脖子上挂着一串晒干的莲子,脸上用炭笔画着笑。蓝景仪把雪人画进“莲塘记”,还在旁边写下:“岁末雪至,莲塘藏暖,待新年到,春归莲醒。”
夜里,蓝念安躺在床上,手里攥着颗莲子,耳边听着窗外的雪声,很快就睡着了。梦里,他梦见塘里的冰化了,莲子发芽了,嫩绿的芽尖钻出塘泥,慢慢长成荷叶;荷叶间开出粉色的荷花,引来蝴蝶和蜻蜓;塘边的梅花全开了,香气满溢,众人坐在塘边,吃着糯米糕,喝着姜茶,蓝景仪在画“莲塘记”,蓝思追和金凌在整理草帘,江念卿在教孩子们剥莲子……
窗外的雪还在轻轻飘着,塘里的莲子在塘泥里沉睡着,做着和蓝念安一样的梦。它们知道,岁末的雪是春天的预告,冬天的守护是夏天的铺垫,只要好好藏着,等春风吹过,等雪全化了,就能从塘泥里醒来,把百年莲塘的故事,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往下讲。
而塘边的“莲塘记”,早已记下了这冬日里的每一件小事——扫雪、铺草帘、烤糯米糕、赏梅花、堆雪人,每一笔都透着暖,每一页都藏着盼,等着明年春天,再添上莲子发芽、荷叶舒展、荷花盛开的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