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晚风带着荷香漫过莲塘,暮色里的荷花像浸了水的胭脂,在月光下泛着朦胧的红。蓝念安抱着摞荷花灯往塘边跑,灯盏是用新摘的荷叶做的,边缘还卷着点嫩红,里面点着的烛火透过叶瓣,把他的小脸映得暖暖的。“要等月亮升到柳梢头才能放,”他回头对念莲丫头喊,手里的灯盏晃啊晃,像捧着颗会跳的星星,“爹爹说那时的灯影最清楚。”
念莲丫头抱着布偶莲娃娃蹲在塘埂边,正往灯盏里放晒干的莲子。娃娃的新裙上绣着轮满月,是她跟着江念卿学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把月亮的银辉绣得有模有样。“放三颗莲子,”她数着往灯里塞,小手指沾着点烛泪,“一颗求风调,一颗求雨顺,一颗求……”说到第三颗,忽然红了脸,把莲子往灯里一塞,再也不肯说。
江念卿坐在竹棚下扎灯架,手里的竹篾在指间转着圈,很快弯成个圆圆的灯骨,像片蜷着的荷叶。蓝思追蹲在她身边帮忙剪棉线,剪下来的线头落在地上,被风吹着往塘里跑,倒像群白色的小蝴蝶在追灯影。“去年的灯架还留着吗?”江念卿忽然问,指尖的竹篾不小心划到掌心,渗出点血珠。
“收在暖房的木箱里,”蓝思追赶紧拉过她的手,用帕子轻轻按住伤口,“等过几日翻出来,给孩子们当玩具。”他记得去年蓝念安把旧灯架拆了,拼成只小竹船,在塘里漂了整月,最后被锦鲤顶到岸边,蓝景仪还特意把它收进“莲塘记”当标本。
金凌带着蓝承宇来送新酿的荷花酒,蓝承宇的袖袋里鼓鼓囊囊的,藏着他画了半月的莲灯图,上面的荷花都长着笑脸,灯影里还画着条带翅膀的锦鲤。“阿爹说喝了这酒,放灯时的愿望会更灵,”他举着酒坛往石桌上放,坛口的荷香混着酒香漫开来,把月光都染得微醺,“我要许个最大的愿!”
蓝景仪蹲在“莲塘记”的木架旁,正往册子里贴片风干的荷花灯。见月亮爬上柳梢,他赶紧掏出笔墨画了轮满月,旁边注着“辛丑年夏至,月上柳梢时放灯”,笔尖的墨汁在纸上晕开,像滴落在灯影里的月光。“你看这灯影,”他指着水面的倒影给孩子们看,“灯在水上漂,影在水里游,倒像天地间长了两塘莲呢。”
蓝念安第一个把灯放进塘里,烛火在荷叶里轻轻晃,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水面上像条会动的墨莲。“要顺着水流漂,”他追着灯盏跑,裤脚沾了满塘的露水,“漂到塘中央,月亮就能看见我的愿望啦!”蓝承宇的灯紧跟着放下去,两只灯影在水面碰了碰,像两颗心在悄悄打招呼。
江念卿往灯盏里放了颗刻着字的莲子,是去年蓝思追埋在塘里的,如今洗得干干净净,壳上的“安”字被岁月磨得浅了,却依旧清晰。“让它跟着灯走,”她把灯推向水中央,灯影里的莲子忽明忽暗,“明年就知道,我们的愿望有没有开花。”
蓝思追站在塘边的老柳树下,望着那株刻着“追”字的新莲——此刻它的花正对着月亮开得最盛,花瓣上的月光像撒了层银粉,花心里还卧着只萤火虫,翅尖的光与灯影混在起,像谁在花里藏了颗小星星。“魏前辈说莲灯是莲塘的信,”他转头对江念卿笑,“写着这年的盼,等着来年的回音呢。”
蓝景仪在暖房里摆了排小陶罐,每个罐里都放着盏迷你莲灯,是给没能放灯的莲子“许愿”用的。念莲丫头挑了个最大的罐,往里面塞了张画着并蒂莲的纸,纸角还沾着她的口水印。“它们也会做梦吗?”她捧着陶罐问,眼睛里的灯影闪啊闪,像落了满塘的星。
金凌坐在竹棚下翻蓝景仪的“莲塘记”,看到页边贴着片烧焦的荷叶,旁边注着“念安四岁时放灯烧了荷叶,哭了半宿”,字迹带着点颤抖,是江念卿当时写的。他抬头时,正看见蓝念安小心翼翼地给灯盏补荷叶,动作笨拙却认真,像极了当年蓝思追给他补风筝的模样。“当心烛火,”金凌笑着喊,“再烧了荷叶,可要罚你给新苗浇水。”
风穿过荷塘时,满塘的灯影都跟着摇晃,红的烛、绿的叶、银的月,在水面织成张软软的网,把锦鲤都网在了里面。江念卿望着蓝思追的灯影漂向塘中央,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魏无羡曾在这样的夜里,拉着蓝忘机放了盏最大的莲灯,灯里藏着颗用避尘削的莲子,说要让月光给它镀层仙泽。
月亮升到头顶时,塘里的灯影连成了片,像条会发光的银河。蓝思追往塘里撒了把清水,看水珠落在灯影上,碎成点点银星,忽然听见“噗”的声,是那株“追”字莲的花瓣落了瓣,正好飘在蓝念安的灯影里,像给愿望盖了个花印。
蓝念安捞起那片花瓣,夹进自己的小画册里,册子里还夹着去年的灯影拓片,今年的新灯影正慢慢渗进去,把旧痕染成了淡淡的金。“这样就不会忘了,”他拍着画册说,“明年花开时,就能对着花瓣说谢谢啦。”
夜色渐深时,众人坐在塘边的竹席上吃莲子羹,羹里的莲子浸着月光,甜得像含了颗星星。蓝念安把自己碗里的莲子往念莲丫头碗里拨,却被她推了回来,两颗莲子在碗里碰了碰,像两盏小小的莲灯在打招呼。蓝思追看着他们,忽然发现满塘的灯影里,有盏灯正对着“追”字莲漂去,烛火明明灭灭,像在跟岁月说悄悄话。
风又起时,满塘的灯影轻轻摇晃,像是在说:
灯映月,影成双。今年藏在灯里的愿,正顺着水流去远方;前人放的灯,照亮了后人的塘。这塘里的岁月,从不是孤单的守望,是盏灯照着盏灯,颗莲子等着颗莲子,把夏夜的风、天上的月、心里的盼,都酿成这流动的光,让每个等待都有方向,让每个远方都有回响。
蓝思追端起碗莲子羹,看月光落在羹里,把莲子照得像透明的玉。他转头时,看见江念卿眼里的灯影,比满塘的月光更亮——那是百年莲塘里,所有的期盼与回响在心里长成的光河,载着新的灯、新的愿、新的约定,流向永远有莲灯闪烁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