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心头一热:
“爸,您真是为我操心了。”
赵立春看着小儿子,眼里满是欣慰:
“做父母的,哪个不盼孩子出息?儿女有成,比自己风光更有脸面。”
“记住了,看人别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说得再动听也没用,关键得看实际行动。”
“老祖宗讲得好,评人要凭行迹,不凭心思。”
“他嘴上喊得多亲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到底干了什么。”
“像李达康这种人,能躲就躲远点。”
“嘴上天天叫老板,三年一次都没踏进我家门槛。”
“整个汉东省谁不知道他是贴着我的标签起来的?”
“白拿好处,背地里还要装清高,跟我划清界限。”
“等我真有事要他出力,你觉得他会真心办吗?”
赵瑞龙嗤笑:
“肯定不会。
就算办,也是应付差事。”
赵立春轻轻点头:
“对,就是这么回事。”
“真正的好师友难寻,你要多亲近同伟。”
“那才是能让你一辈子受益的人。”
赵瑞龙嘿嘿一笑:
“打从他救我那回起,我就认定了要跟他共进退。”
赵立春摇头:
“不,这想法不对。”
赵公子一怔:
“他救了我的命,还不能全信他?”
赵立春语气认真:
“那是人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时哪知道你是谁?”
“只有知道了你是赵家的儿子,还能像从前那样待你,才算真朋友。”
赵公子沉思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样。
“伟哥对我始终如一,我俩的情分,亲兄弟都比不上。”
“只要他得了好处,从来不会落下我。”
“我在他心里,也就比艾姐差那么一点点。”
“人家是两口子,这点我没法比。”
赵立春轻叹一声:
“同伟这个人,不简单啊。”
赵瑞龙咧嘴一笑:
“那是当然的。”
“伟哥那是顶天立地的能耐,这辈子我认准了要跟着他干到底。”
赵立春听了直摇头:
“你瞧瞧你自己那副模样,人家同伟比你年轻好几岁。”
赵瑞龙却是真心实意地说:
“有些人的本事,根本不能拿年龄来衡量。”
“在伟哥面前,年纪压根就不算什么。”
“要不是有年纪限制,伟哥能走得更远。”
“就说我吧,跟着伟哥才多久?现在身家已经十个亿打底了,每年还往上涨。”
“噗——”
赵立春一口茶全喷了出来:
“你说啥?”
“十亿?!”
赵瑞龙一脸疑惑:
“爸,你至于这么吃惊吗?”
“我不是早跟你提过么?”
赵大人脸色变幻不定:
“我还当你是吹着玩的!”
赵瑞龙苦笑一声:
“这种事也能拿来吹牛?税都要实打实交的!”
“公司别的地方可以松一点,但税务上绝不敢含糊。”
“地税、国税都在我们集团设了专门的办公室。”
“人常年驻点,几乎比我们自己人还熟悉账目。”
“伟哥说了,这两个部门的人,咱们账本不用藏着掖着。”
赵瑞龙咧嘴一笑:
“有时候太忙,干脆拉他们过来搭把手。”
赵立春瞪眼:
“你还敢让税务的人帮忙干活?”
赵瑞龙不以为意:
“有什么不行?”
“集团摊子大,每天进出的账目成山成海,财务天天加班。”
“那边的人来了,烟茶伺候着,顺手帮点忙怎么了?”
“就是可惜,那两拨人轮岗换得勤,不常驻。”
赵立春慢慢点头:
“看来税务那边还算明白分寸。”
赵瑞龙不乐意了:
“爸,你脑子里想什么呢?”
“我们犯得着为这点税收买人?”
赵立春叹了口气:
“这是防患未然。”
“同伟这步棋走得对。”
赵瑞龙压低声音:
“刚才钱叔在我不便开口,阿廖沙想代理我们的手机业务,可保证金差一截,他们就想了个招——打算倒腾军火。”
“伟哥打了通电话,后来回话了,这事不归我们管,只负责跟北方那个联合工农业国做买卖就行。”
赵立春脸色骤变:
“竟有这种事?!”
赵瑞龙耸了耸肩:
“基本都谈妥了,等明年开春就能走货。”
赵立春缓缓点头:
“你做得对,这种事闭嘴最好,烂在肚子里,哪怕开玩笑也不能提。”
赵公子满脸不爽:
“爸,我现在早就不是去年那个我了,干嘛还要靠吹牛撑场面?”
“我现在打交道的,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空跟你瞎扯?”
他掰着手指数:
“小桥科技底下那么多厂子,我都得亲自跑。”
“伟哥和艾姐常驻二王村,什么脚踏车厂、电脑公司、软件公司、白色家电,还有手机这块……”
“全都落在我肩上。”
“一家家看下来,哪有工夫闲聊?”
“幸亏艾姐愿意帮我撑着。”
“不然真应付不来。”
赵立春神色复杂:
“你是真遇上贵人了。”
“同伟对你,确实是掏心掏肺。”
赵立春心里五味杂陈。
如今的赵瑞龙,谁能想到一年前还是个在街头晃荡的混混?
整天跟些地痞争女人、抢地盘,丢脸到家。
就算他仗势欺人,至少也算有点势力;可那时候连坏都坏不出个名堂,纯粹是个废物。
但万幸的是,他没真干下什么恶事,这才有了后来遇见祁同伟的机会。
短短十二个月,赵瑞龙不但脱胎换骨,还成了汉东乃至全国都有名号的企业主。
祁同伟和钟小艾身份特殊,不宜高调露面,许多事只能由赵瑞龙出面扛着。
那些老同事、旧相识、派系里的人都怎么看他?谁不羡慕赵家出了个能接班的子弟?
可只有他自己清楚——
这份风光,哪有一丝一毫是他的本事?
全是祁同伟给的。
赵瑞龙能有今天,离不开一个年纪相仿却见识深远的引路人。
在祁同伟的影响下,赵瑞龙无论是眼界还是手段,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其实他本就不是庸人,脑子灵光,悟性极高。
否则,摊子铺得这么大,早该撑不住垮下来了。
赵立春对自己这帮“二代”圈子的路数再清楚不过——
有的自家不成器,便找些白手套替他们跑腿,倒卖批文、吃拿卡要,是常事;
有的玩得花一点,弄个空壳公司包装上市,套钱走人;
还有的干脆横行霸道,强取豪夺,什么缺德事都敢干。
可自己的儿子不一样,赵瑞龙走的是正道,是个实打实的企业家,
而且是响当当的大企业家!
说句实在话,哪怕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如今跟儿子说话也得讲究分寸。
在这个时代,谁创造就业,谁就有分量。
赵瑞龙走到哪儿都被捧着敬着,靠的可不是姓赵这两个字。
汉东的官场风气还算正,没人敢明目张胆地巴结。
人家看重的是丰收集团背后的体量,是小乔科技背后那一串产业链。
二王村是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总部扎在那里,动不了。
可丰收旗下还有多少企业?比如小乔科技旗下的踏板车厂。
当初祁同伟提了一句,说年产至少三十万辆。
结果车子一上市,市场直接炸了锅——哪止三十万?一年卖出去两百万都不止!
这背后牵动的是多少家庭的饭碗?
更别说电脑、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白电项目,还有手机芯片、电脑芯片这些高精尖产业……
一家家都是吸才纳才的巨头。
汉东除了几个农业重镇,哪个地市不眼巴巴盼着把这些企业引进去?
别说汉东了,就连松江那边,也都盯着呢。
现在赵瑞龙一句话的分量,比他老子当年拍桌子还管用。
这一切是谁铺的路?
单靠赵瑞龙自己打拼,三十年未必能走到这一步。
可如今呢?不到三十岁,已经成了汉东商界的扛旗人物之一!
而这所有的一切,源头都在祁同伟身上。
当年祁同伟听了高育良的话,去了二王村当村官,赵瑞龙二话不说跟着过去。
就这样,示范区的第一家农机厂从无到有建了起来。
那段时间,赵瑞龙寸步不离祁同伟左右,从选址建厂到招工培训,从流程管理到激励机制,一项项学得扎实。
祁同伟毫无保留,怎么想的就怎么教,而赵瑞龙也真肯钻、真上心。
比起那些只图镀金、挂个名头混履历的公子哥,他是真的扑下身子干。
于是本事长了,底气足了,地位自然也就起来了。
如今,哪怕是一省大员见了赵瑞龙,也得客客气气,说话带笑。
这就是真正的成长。
赵立春每每想到这儿,心里就忍不住感慨:“我这儿子,真是命里带运。”
他是真心这么觉得。
他曾说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人一命,未必就能换来深交。
毕竟素不相识,出手救人也不过是一时义气。
唯有在看清彼此出身、品性之后,仍能平等相待、坦诚相处,才算得上真正的情谊。
祁同伟从没把赵瑞龙当成什么官家少爷,而赵瑞龙也从不摆架子,两人就这么处成了肝胆相照的兄弟。
能让祁同伟这样的人物真心赏识,赵立春越发觉得,儿子不只是有本事,更是有福分。
事实上,不止赵瑞龙受益,连他自己也因祁同伟的作为得了莫大好处。
按原计划,他本能在大会后接任左布政使,已是极限。
可因为祁同伟果断揭出吕州宁府尹的案子,又迅速平息了高校风波,
整个辖区风平浪静,对比其他地方乱象频出,显得尤为突出。
这份决断力被上头看在眼里,评价极高,于是他的任命提前了。
这一前一后,差的可不只是时间,更是格局与机会。
赵立春原本还在琢磨着该从哪三件事下手立威,可转眼间,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横空出世,直接给他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而且厚得发亮。
这下还烧什么三把火?根本用不着!
他稳坐鱼台,气势凌人,整个汉东都感受到他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