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龙朝外一望,果然像王贵说的那样,连个欢迎的横幅都没有。
他忍不住感慨:
“伟哥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
司南有点摸不着头脑:
“龙哥,分房子本来是件好事,没必要搞得这么低调吧?”
赵瑞龙摆摆手:
“可不能这么想。”
“这里是流水县,民风虽说淳朴,但也得小心行事。”
他顿了顿,又道:
“前阵子咱们厂在别的乡镇招工少了几个名额,你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司南好奇地问:
“怎么了?”
赵瑞龙叹了口气:
“乡亲们一怒之下,直接冲进县县衙,把县令的办公室都给围了。”
司南听了,心里一惊。
原来这“淳朴”也有几分吓人。
他追问道:
“那后来呢?”
赵瑞龙翻了个白眼:
“县衙被冲,又不是我们村干的,关我们什么事?”
司南听完,忍不住对他这番操作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瑞龙又叹了口气:
“但毕竟是县太爷,不能得罪得太狠。
后来我们公司干脆扩招,在流水县各个乡镇又招了几百人。”
“事情这才算是平息下来。”
司南愣了一下:
“就这么解决了?”
赵瑞龙点点头:
“除了咱们小桥镇,其他乡镇加起来招了快两千人,现在我们已经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厂了。”
他嘴角微微一扬:
“不过这事儿倒是帮了我们一把,县里替我们做了免费广告,告诉大家:小桥镇二王村这个农机厂真有钱!”
司南听得有点懵:
“这怎么就成全我们了?”
赵瑞龙眼里闪过一丝精明:
“这不是我们自己吹,是县太爷给我们背书。
这才能让流水县的农业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他耸耸肩:
“要不然,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呢。”
司南低声嘟囔了一句:
“老管他们村的风气也太实在了……”
赵瑞龙听后,心里一阵得意:
“怎么样,流水县这风气,还合你胃口吧?”
司南笑了笑:
“挺对我的脾气。”
“我们湘南那边,两个村子争点水,都出动民兵,动真家伙的。”
赵瑞龙原本想看他惊讶,没想到自己反而差点闪了腰,脱口而出:
“真家伙?!”
司南一脸认真:
“那一场争执,简直跟打仗差不多。”
赵瑞龙倒吸一口冷气。
他喃喃道: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原本他还以为流水县就够硬气了,没想到湘南那边更猛。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村子前面,远远就看见祁同伟和易学习在等着。
赵瑞龙有些惊讶地打招呼:
“王贵这小子居然骗我,说你没来。”
易学习淡淡一笑:
“他没骗你,我也才到没多久。”
赵瑞龙一脸疑惑:
“以前房子没盖好,不来也罢。”
“现在房子都盖好了,怎么还不来?”
易学习神情严肃:
“不到最后落定,谁敢打包票没变数?”
他顿了顿,又道:
“不过二王村这次应该没问题了。”
“明天县里就会派人来采风。”
赵瑞龙皱了皱眉:
“不是说好不刺激农民的情绪吗?”
易学习神情轻松:
“形势变了。”
“现在正是要大力推广二王村典型经验的时候。”
赵瑞龙撇了撇嘴:
“最烦你们这些人,说话总爱说一半,让人猜来猜去。”
易学习笑了笑,耐心解释道:
“说实话,以前我们都不敢让流水县的乡亲们知道二王村的状况。”
“那时候我们宣传的内容可不一样。”
“你想啊,干的是同样的活儿,别人一天只挣一分钱——我打个比方说——二王村的村民一天却能赚十块钱……”
“这差距也太大了,简直让人没法比。”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宣传了。”
赵瑞龙有些疑惑地问:
“现在为什么可以了?”
易学习笑得合不拢嘴:
“丰收集团和咱们小桥镇十九个村的村民都签了农业供销合同。”
“不仅如此,流水县其他八个乡镇的农户也全都和丰收集团签了农业合作合同。”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已经收到了半年的定金!”
“这一点特别特别重要!”
“手里有钱了,大家的日子就能过得更踏实一些——盖不起二层小楼,盖个普通的瓦房总没问题吧?”
赵瑞龙听后有些惊讶:
“看来我们给农户的定金确实不少啊。”
易学习笑得嘴角都快合不上了:
“那当然,定金付了三分之一,每家每户都拿到了八百到一千块不等。”
“这钱可以帮他们提前置办农具、维持生活,不至于挨饿。”
“等这一季的收成交付之后,他们就可以按照丰收集团的安排继续种地。”
“更关键的是,丰收集团还给农民上了保险。”
“这样一来,哪怕遇到天灾,也不用担心颗粒无收。”
一旁的祁同伟接着说:
“其实买保险不只是为了农民,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合同已经签了,我们就得按照合同来执行。”
“只要农民们完成了该做的事,不管收成好坏,我们都会根据产品的品质结算尾款。”
“不过……”
“再怎么精细的管理,再多的水利设施、化肥和农机,农业终究还是要靠老天爷吃饭。”
“万一老天爷不赏脸,那谁也没办法。”
“也许我们在别的地方还能找到收成好的区域,但我的地盘是小桥镇,我得为这里的收成负责。”
“买保险,就是为了求个安心。”
这番话大家都很认同。
很多事都能提前防备,唯独水灾最难预料。
大坝一决口,除了赶紧撤离,啥也做不了。
就算搭了大棚也没用。
赵瑞龙笑着打了个圆场:
“这么高兴的日子,谈这些不太合适吧。”
祁同伟点头笑了:
“也是。”
“对了大龙,你来得正好。”
“你、我,还有小艾三个人,在二王村是有自己的房子的。”
“公司里户口不在这里的核心员工,也会获得房子的使用权。”
“像老管、司南他们,也都有。”
管春秋是靠水村人,司南是南湘来的。
“只要他们在村里服务满十年,房子就归他们所有。”
赵瑞龙转头对司南说: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
“你也有机会分到房子。”
“不过嘛,得在集团干满十年——你愿不愿意?”
司南激动得脸都红了:
“傻子才不愿意呢!”
“各位领导放心,我回头就把家里人都接过来!”
房子这事儿,
自古以来就是件大事。
住房难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从新华夏成立起就一直存在。
前几十年条件艰苦,能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根本不敢挑三拣四。
茅草屋、土坯房、筒子楼……哪一代人没经历过?
相比城市,农村的居住环境会好些,但也好不到哪去。
二层小洋楼,那是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景象。
司南要是不答应才真是脑子有问题!
祁同伟对赵瑞龙说:
“龙哥你来得正好,看看村前排那几栋楼,你挑一栋吧。”
赵瑞龙有点纳闷:
“为什么是前排的房子?”
祁同伟耸了耸肩:
“这是村里给的荣誉,老支书张国友说,这是大伙儿对咱们的认可。”
赵瑞龙哈哈一笑:
“那好,我就选你旁边那栋。”
祁同伟招呼大家进屋:
“今天也没法再干别的事了,人手不够啊——”
“丰收集团在二王村的员工,基本都放假了。”
“大伙儿都忙着看自己的新居所。”
“至于那些不是二王村的外乡人,也都去帮工友搬东西去了。”
赵瑞龙略带不满地说:
“你早说啊,我就不搭理那个二鬼子了……回来帮这个忙多有意义。”
祁同伟笑着回应:
“我不想耽误集团其他项目的进度,你那边负责的两亿美元,可是重中之重。”
两人说起这笔钱时,神情平静,仿佛只是寻常数字。
可一旁听着的易学习却坐不住了:“啥?两亿美元?”
赵瑞龙反问一句:
“两亿美元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易学习有点抓狂:
“你们能不能别这么轻松带过,这可是两亿美元啊!”
赵公子撇了撇嘴:
“两亿美元而已,咱们又不是赚不到。
光是京州的踏板车厂,要是满负荷运转,两年就能赚回来。”
提到这个,易学习更激动了:
“这么先进的踏板车工厂怎么能落在京州?”
赵瑞龙一脸不耐烦:
“我们当然想落在流水县?”
“可这个工厂上下游得配套四十多个相关工厂,加起来至少需要一万名工人,流水县能提供吗?”
易学习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赵瑞龙叹了口气:
“要是全靠我们自己建,从无到有,至少需要两万工人,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真正把踏板车生产出来。”
“但要是放在京州,只需要一半的工人就够了。”
“别说流水县了,就是吕州也撑不起这样的工厂。”
“再说,建厂还需要大量水水,而我们接下来的项目,很多都是用水大户。”
无论是建厂、发展农业,还是搞养殖,全都离不开水。
如何高效合理地用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赵公子的话还没完:
“而且踏板这这个行业污染严重,必须有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
“吕州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储备。”
“再考虑市场和品牌影响力,吕州也不达标。”
易学习听得一阵沉默。
他望着赵瑞龙,眼中满是惊讶,这还是那个平日里吊儿郎当的赵公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