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入江南地界,空气中便多了几分温润的水汽。那熟悉的、混杂着泥土与花草芬芳的气息,让江谢爱紧绷了数月的心弦彻底松弛下来。她撩开车帘,看着窗外白墙黛瓦的民居蜿蜒于河网之间,乌篷船在碧波上悠悠划过,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还是家里好。”她轻声感叹,眉眼间染上了江南水乡独有的温柔。
杨晨铭握着她的手,附和道:“是啊,家里好。”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于他而言,有她的地方,便是家。
杨念江更是兴奋,半个身子都探出窗外,指着远处的石桥欢呼:“爹,娘,快看!那是我们上次去过的放生桥!”
一家三口的欢声笑语,随着马车的行进,渐渐融入了江南的春光里。他们回到那座坐落在江家旧宅旁的小院,院中的桃树虽已过了花期,却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仆人们早已等候在门口,见到他们归来,无不喜上眉梢,恭敬地行礼。
归家的日子是惬意而慵懒的。杨晨铭处理着从京城带回来的些许公务,更多的时候,则是陪着江谢爱在院中品茶下棋,或是教念江读书写字。江谢爱则重新打理起她的那些花草,偶尔也会去商盟在江南的分号走动,看看账目,一切都回归了他们所期盼的平静。
然而,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半个月后,一个晴朗的午后,一阵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和锣鼓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小院的宁静。杨晨铭与江谢爱正在院中对弈,闻声皆是一愣。这般声势浩大的仪仗,绝非寻常官员所能拥有。
很快,管家快步走入庭院,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与敬畏:“老爷,夫人,宫里来人了!是……是陛下的钦差大人,带着圣旨,已在门外等候!”
杨晨铭与江谢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那封密报中提及的“厚礼”,此刻已然送到了门前。
“更衣,接旨。”杨晨铭神色平静地站起身,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江谢爱亦然,她理了理衣衫,牵着杨念江的手,与杨晨铭一同走向大门。
门外,宽阔的青石板路上,早已黑压压地跪满了人。不仅是闻讯赶来的江南百姓,还有地方官员、乡绅名流,甚至商盟的几位核心成员也位列其中。队伍的最前方,一名身着绯色官袍、手持拂尘的老太监,在数十名羽林卫的簇拥下,显得格外庄重。他手中捧着一个明黄色的圣旨卷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老太监尖细而洪亮的声音划破了长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咨尔太傅杨晨铭,功盖寰宇,德被四方。昔年平定藩王,扫清叛乱;继而北御强敌,西定边疆。朕之江山,赖卿以固;朕之皇位,赖卿以安。虽身退江南,然忠勇之心,昭昭日月。今特加封尔为‘忠勇王’,世袭罔替,赐江南十城为封地,岁入万千,以彰朕之倚重,以酬卿之功德。”
“钦命夫人江谢爱,蕙质兰心,智勇双全。内助良弼,外定民心。以商盟之资,充军国之用;以女儿之身,安社稷之危。其功堪比王侯,其德足为女范。今特册封为‘忠勇王妃’,与王共享封地,同掌荣光。”
“王与王妃,皆国之栋梁,民之楷模。望尔等受此恩宠,不负朕望,永镇江南,护我大朝万年基业。钦此!”
圣旨的内容,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人群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忠勇王!忠勇王妃!江南十城封地!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恩宠!几乎等同于将半个江南的富庶之地,都交到了杨晨铭和江谢爱的手中。
百姓们先是震惊,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忠勇王千岁!忠勇王妃千岁!”的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在他们心中,杨晨铭和江谢爱本就是守护神,如今得到如此封赏,实至名归。
杨晨铭与江谢爱对视一眼,在老太监含笑的注视下,并肩跪下,双手高举,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圣旨。
“臣,杨晨铭;臣妇,江谢爱,叩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晨铭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没有丝毫的骄矜,只有身为臣子的恭敬与担当。
他站起身,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朗声说道:“晨铭蒙陛下厚爱,受此封赏,诚惶诚恐。自今日起,晨铭必将竭尽所能,守护江南,使其百姓安居乐业,商旅往来通达,不负陛下所托,不负江南万民所望!”
一番话,掷地有声,再次引来了百姓们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江谢爱站在他身侧,看着丈夫在万众瞩目下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感动。这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与阴谋,背负了太多的误解与牺牲。而如今,这份以江山为聘的荣耀,便是对他们所有付出最好的回报。她想起前世那个被囚禁在冷宫、凄惨死去的自己,再看看眼前这个被万民敬仰、与挚爱并肩而立的王妃,恍如隔世。
钦差大臣宣完旨,又宣读了新帝的口谕,言语间满是亲近与关怀,仿佛在与自己的叔父婶母话家常。仪式结束后,仪仗队缓缓离去,而围观的百姓却久久不愿散去,他们争相一睹忠勇王与忠勇王妃的风采,脸上洋溢着真诚的喜悦与崇敬。
回到院中,喧嚣被隔绝在外。杨晨铭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转身看向江谢爱,眼中带着一丝笑意:“王妃,感觉如何?”
江谢爱被他这声“王妃”叫得脸颊微热,嗔了他一眼:“没个正形。”嘴上虽这么说,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感觉……像做梦一样。不过,这个‘聘礼’,可真是太贵重了些。”
“这是你应得的。”杨晨铭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而坚定,“你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远不止这十座城池。在我心里,整个江山,也不及你重要。”
正说着,杨念江跑了过来,仰着小脸,好奇地问:“爹,娘,忠勇王是什么?是不是以后念江就可以帮爹娘管更多的地方了?”
杨晨铭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一动。他与江谢爱对视一眼,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成形。他蹲下身,平视着儿子,认真地说道:“念江,这十座城池,是陛下交给我们杨家的责任。从今天起,爹想请你帮我一起承担这份责任,你愿意吗?”
“我愿意!”杨念江毫不犹豫地回答,小胸膛挺得笔直,“爹教过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念江长大了,可以帮爹娘分担了!”
江谢爱看着父子俩,心中温暖而柔软。她明白杨晨铭的用意。他并非贪恋权位,而是想借此机会,开始培养念江。将封地的治理权交给他,让他从实践中学习,这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来得宝贵。这是他们为儿子铺就的一条路,一条通往成熟与担当的路。
当晚,夜深人静,夫妻二人并肩坐在窗前,看着天边的一轮明月。
“晨铭,你真的决定将封地的事务都交给念江?”江谢爱轻声问道,“他还小。”
“不小了。”杨晨铭揽着她的肩膀,“我们不可能永远护着他。他总要学着独自面对风雨。而且,有我们在旁边看着,有李将军他们辅佐,出不了大错。这十座城池,就当是陛下送给我们儿子的第一份‘成年礼’吧。”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只需在幕后看着,适时提点即可。我想要的,从来不是权倾天下,只是与你安度余生。如今,旧案昭雪,沉冤得雪,前尘往事皆已了结。这‘忠勇王’的爵位,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华丽的牢笼,将我们与这片土地、与这里的百姓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江谢爱闻言,却轻轻摇了摇头。她靠在他的肩上,低语道:“我倒不觉得是牢笼。你看,这江南十城,山清水秀,百姓淳朴。我们在这里,守护着他们,也守护着我们的家。这不像牢笼,更像……一个更大、更温暖的家。”
杨晨铭低头,看着妻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的侧脸,心中一片柔软。是啊,有她在的地方,即便是牢笼,也是心甘情愿的囚笼。他轻笑一声,吻了吻她的额头:“你说得对,是我们的家。”
从此,忠勇王与忠勇王妃的故事,在江南传为佳话。杨晨铭将封地的治理权正式交给了杨念江,自己则退居幕后,每日陪着江谢爱,或读书品茗,或游山玩水,真正过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悠闲生活。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看似闲云野鹤的忠勇王,才是江南真正的定海神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震慑,一种保障。而那位日渐成长、在父亲指导下处理政务的少主,则代表着江南的未来。
一份以江山为聘的厚礼,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将他们的命运与这片土地的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新的篇章,正在这片富庶而美丽的土地上,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