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道长引着苏婉宁来到茶室旁一间更为僻静的厢房。
室内陈设简朴,仅一桌、两椅、一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清香。
“小姑娘,请坐。”
道长并未立刻开始诊治,而是先为她斟了一杯清茶,目光温和地端详着她。
“小姑娘,观你言行气度,非是池中之物。沈师姐与我提及,你于国学、科研皆有不凡天赋。”
道长缓缓开口,声音平和。
“老道冒昧一问,你对自己的未来,可有所想?”
“是愿沉心书斋,成为一代国学大家?还是愿埋首实验室,探索科学之奥妙?亦或是兼修二者,成一学者?”
苏婉宁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感受着瓷壁传来的暖意。她抬起头,目光清亮如水,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坚定:
“道长,多谢您的厚爱。只是您说的这些路,或许安稳顺遂,却都不是我心之所向。”
青松道长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浮现出更深厚的兴致:
“哦?那你的心之所向,究竟在何处?”
“我很快就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苏婉宁的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入伍?”
饶是青松道长修养深厚,此刻也不禁面露讶色。
“以你之才,为何要选择这条……看似最是磨砺筋骨、乃至可能埋没才华的路?”
苏婉宁放下茶杯,眼神望向窗外无垠的天空,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更深远的地方。
“道长,您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军队,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陆地、海洋、天空吗?”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深邃。
“我相信。有一天,我们能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天军’,守卫属于我们自己的星辰大海。那里,才是未来国防的终极边疆,也是人类文明拓展的必然方向。”
她转回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青松道长: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难,甚至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路总要有人去走第一步。”
“我不认为自己是被埋没,恰恰相反,我认为那里有最广阔的舞台,需要最扎实的根基。”
“我需要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去真正理解这支军队,去磨砺自己的意志和体魄。”
“唯有如此,未来若真有机会参与构建那片‘星空’,我才能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士,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我的构想才能扎根于现实,而非空中楼阁。”
一番话,掷地有声。
青松道长静静地听着,起初的惊讶渐渐化为一种深沉的动容和欣赏。
他一生追求天道自然,又何尝不是在走一条常人难以理解的“道”?
此刻,他在这个年轻女孩身上,看到了同样一种超越世俗眼光的、对“道”的追求——
她的“道”,在那星空之上。
“星辰大海……天军……”
道长低声重复着这几个词,眼中竟泛起一丝知己般的亮光。
“好!好一个‘道在星海’!不想老道今日,竟能遇一忘年之交,所寻之‘道’虽异,其心一也!”
他看向苏婉宁的目光已全然不同,不再是对晚辈的怜惜,更像是在审视一位在各自“道”上求索的同路人。
“人各有道。”
道长抚须慨叹。
“但愿你我,都能寻到自己的道,走到力所能及的尽头。”
正是这番对话,让青松道长改变了初衷。他原本只打算稍作调理,助她缓解旧疾。
但此刻,他决定倾囊相授。
“既然你志在苍穹,欲承千钧之重,这副身躯就需打下不世根基!”
道长神色肃然。
“你现在的体质,还远远不够。”
“我师门秘传一枚‘九转培元固本丹’,乃历代先师踏遍名山大川,耗时三十载,依古法九蒸九晒,文武火交替炼制而成,极为稀世,向来秘而不宣,非缘法至深者不授。”
“此丹药效能涤荡脏腑深处浊气,疏通淤塞经络,重塑根基,其效近乎……古籍所载‘洗经伐髓’之雏形。今日,便赠予你了。”
道长示意苏婉宁在榻上坐定,自己则从随身携带的藤木药箱中,取出一套素白棉布包裹的银针,与一只色泽温润的玉碟。
他先将一枚龙眼大小、色泽纯白、隐隐泛着宝光的丹丸置于玉碟中,又以一个玉杵极其缓慢、耐心地将丹药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整个过程中,道长神情专注,动作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道长将研磨好的药粉倒入一个白瓷茶杯,又提起一旁小火炉上始终温着的紫砂壶,注入半杯热水。
药粉遇水,并未立刻溶解,反而在杯口氤氲起一团淡金色的雾气,一股清冽中带着微苦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吸入肺腑,竟让人精神一振。
“趁热服下,我以银针为你导引药力,助其化开,通达四肢百骸。”
苏婉宁接过茶杯,毫不犹豫地将那带着温度的药液一饮而尽。药液入口,初时微苦,旋即化为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喉管滑入腹中。
几乎在同时,青松道长出手如电,三根细如牛毛的银针已精准地刺入她头顶的百会穴与双手的合谷穴。
下针时,苏婉宁只觉微微刺痛,随即便是三股温和却不容忽视的气流自针尖涌入。
“闭目,凝神,感受气机流转。”
道长的声音仿佛带着奇特的魔力。
苏婉宁依言闭眼。
起初,腹中的暖流与银针导入的气流各自为政,但很快,在道长若有若无的意念引导下,它们开始缓缓汇合,形成一股更强大的暖流。
如同解冻的春水,开始沿着某种玄妙的路径在她体内缓缓运行。
所过之处,经脉中仿佛有细微的冰碴在消融,那是沉积的寒湿;肌肉骨骼深处传来轻微的酸麻与痒意,似是陈年暗伤在被修复滋养。
暖流循环不息,她的额头、后背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起初颜色微深,带着些许污浊之气,渐渐地,汗水变得清澈。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刻钟。
青松道长起针,苏婉宁缓缓睁开双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她感觉周身仿佛卸下了无形的重担,轻快得不可思议,所有的疲惫感一扫而空,眼神清亮,连思维都似乎敏锐了许多。
最让她惊喜的是,那双每逢阴雨天便隐隐作痛的膝盖,此刻被一股温和的暖意包裹着,舒适无比。
“多谢道长!”
苏婉宁由衷感激,起身郑重行礼。
青松道长微微颔首,又取出那本纸张泛黄、以线装订的薄册《五禽戏引导图》,将册子递给她,神色肃然,
“此《五禽戏引导图》,源自华佗古法,内含虎、鹿、熊、猿、鸟五禽之神意,我融入了道家导引吐纳之术,略作增补。你需每日勤加练习,尤其是睡前,务必依图所示,配合呼吸,将五禽神韵一一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