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雨冰冷的质疑声,还在耳边回响,像一根根针,扎在柯景阳的背上。账户上,消费股刺眼的绿色,和科技股飞扬的红色,形成残酷的对比,无声地,嘲讽着他的判断。
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懊丧,和自我怀疑,几乎想要放弃,那本看似“过时”的笔记。但内心深处的一丝不甘,驱使他再次,几乎是带着,一种求救的心情,翻开了那本皮质笔记。他需要从,导师的智慧中,寻找答案,或者…寻找安慰。
他跳过那些,关于情绪极点的记录,直接重读“周期轮动”的部分,尤其是关于“过热期”向“滞胀期”转换的段落,试图找到,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他的目光焦急地,扫过一行行描述,经济特征的文字,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王叔记录的,几个历史案例。突然,他的手指,在一处停了下来。
那里记录的案例,与当前情况有几分相似:经济显现过热迹象,但股市,并未立刻转向消费,反而在某个强势板块的,带领下又冲了一程。
在王叔记录的案例下方,空白的边缘处,用一种不同于,日常记录的、更加凌厉的红色笔迹,写着一行,触目惊心的批注:
“周期非机械,需验人心。”
这行字,他之前读到过,却并未真正刻入心里。此刻看来,却如同当头棒喝!
但这还没完。在这行字下面,还有另一句更短,却更显沉重的批注:
“政策之手,强于周期之轮。”
红色的字迹,仿佛带着王叔,当年写下它们时的,全部凝重和感悟。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柯景阳脑中炸开!所有的困惑、挣扎、不甘,在这一刻,被这短短两句话照得通透!
他猛地抬起头,眼睛因顿悟而睁大,呼吸都为之停滞。
错了!全错了!
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就像一个僵化的,教条主义者,只盯着经济数据的“形”,却完全忽略了,驱动市场短期运行的“神”,人心!而当前的“人心”是什么?
是新闻里连篇累牍的“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 是资金疯狂涌入的AI、算力、高端制造板块! 是市场参与者们,对此深信不疑、并愿意用真金白银,去投票的强大共识!
市场之手,正在以强大的力量,扭曲甚至暂时逆转了,周期之轮的自然运转!
它人为地,延长了“科技”和“制造”这类板块的景气度,将更多的资金,和关注度,吸引并锁死在其中。而传统的、用于防御的消费板块,则在这种,强大的虹吸效应下,相对失血,黯然失色。
他不是错在周期判断,而是错在忽略了,最大的变量。那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市场之手”,以及这只手所塑造的、汹涌的“市场人心”!
他机械地套用了理论,却忘了王叔用血泪,换来的最核心的告诫:需验人心!
周期是土壤,是气候。 而市场和人心,才是决定当下,哪颗种子能破土而出、疯狂生长的最关键因素!
巨大的懊悔,和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冲击着他,让他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紧紧抓着笔记,指节,因为用力而苍白。
那两行红色的批注,不再是古老的文字,而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利剑,劈开了他思维中的枷锁。
顿悟之后,是强烈的行动欲。认识到错误根源的柯景阳,会如何应对?他会立即承认错误,并纠正仓位吗?这将如何影响他,与林小雨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将如何将“市场”与“人心”这个变量,纳入到他宏大的“行业轮动模型”之中?真正的学习,从承认错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