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十七分,刘浩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张设计图保存。公司里早已空无一人,连保洁阿姨都下班了。他伸了个懒腰,颈椎发出不堪重负的咔哒声。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周加班到凌晨,为了那个该死的房地产广告项目。
商业区的街道在深夜显得异常空旷。路灯投下惨白的光,将刘浩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裹紧单薄的外套,秋风带着刺骨的寒意钻进衣领。平时这个时间还能叫到出租车,今晚却连一辆车的影子都看不见。
\"见鬼。\"刘浩嘟囔着,决定抄近路穿过老城区回家。这条路他白天常走,但从未在深夜经过。两侧的老式建筑在黑暗中沉默伫立,窗户像无数双空洞的眼睛注视着他。
转过一个街角,刘浩突然停下脚步。在他记忆中,这里应该是一家24小时便利店,此刻却变成了一家从未见过的书店。深褐色的木制招牌上,\"午夜书屋\"四个字在微弱的路灯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光泽。店门半掩着,昏黄的灯光从门缝中渗出。
刘浩皱起眉头。他确信昨天白天这里还是便利店。也许是记错了?疲惫和好奇心驱使他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门上的铜铃发出清脆却刺耳的声响。店内比外面看起来大得多,书架高得几乎触及天花板,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籍。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霉变的气味,混合着某种说不清的甜腻味道,让刘浩的胃部一阵不适。
\"有人吗?\"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书店里回荡,没有得到回应。
刘浩沿着书架间的过道慢慢前行。这里的书大多没有书脊,封面朝外摆放,却都没有书名。他随手抽出一本,翻开扉页,发现里面全是空白。
\"这些书不卖。\"
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吓得刘浩差点把书扔出去。他转身看见一个驼背老人站在阴影处,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老人穿着过时的黑色中山装,脸上皱纹纵横,眼睛却异常明亮,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不自然的反光。
\"抱、抱歉,\"刘浩结结巴巴地说,\"我只是好奇...\"
\"但你不一样。\"老人打断他,向前迈了一步。灯光照在他脸上,刘浩这才发现老人的皮肤呈现出不健康的灰白色,像是长期不见阳光。\"你是被选中的。\"
\"什么?\"刘浩后退一步,后背抵上了书架。
老人没有回答,而是转身走向柜台。他的动作出奇地轻快,与驼背的外表不符。从柜台下取出一本厚重的硬皮书,封面是褪色的深蓝色,同样没有书名。
\"这个,给你。\"老人将书递过来。当刘浩接过时,他们的手指短暂接触,老人的皮肤冰冷得像尸体。
刘浩本能地想放下书,却被某种莫名的力量驱使着翻开了第一页。纸张泛黄,边缘有轻微的烧焦痕迹。上面的字迹工整得近乎印刷体,但墨迹新鲜得像是刚写上去的。
\"2023年10月12日,凌晨1:23,刘浩推开午夜书屋的门。\"
刘浩的呼吸停滞了。他猛地抬头看向墙上的挂钟——1:23。再低头看那段文字,每个细节都准确无误,包括他此刻穿的衣服和背包的款式。
\"这...这是什么恶作剧?\"他的声音发抖,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书页。
\"继续读。\"老人不知何时已经退到阴影处,只有那双发亮的眼睛依然盯着他。
刘浩颤抖着翻到下一页,文字描述了他进入书店后的每一个动作,包括他检查时间的细节。再下一页,预言了他会因恐惧而撕毁这本书——这个念头刚刚在他脑海中闪过。
\"不,这不可能...\"刘浩猛地合上书,转身就要离开。但原本近在咫尺的店门现在却位于一条长得离谱的走廊尽头。书架像活物般移动,挡住了所有可能的出口。
\"你必须读完它。\"老人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不再沙哑,而是带着金属般的回响。
刘浩的心脏狂跳,冷汗浸透了衬衫。他强迫自己深呼吸,再次打开那本诡异的书。后面的内容详细记录了他过去三天的所有行动:他点的外卖,他给母亲打的电话,甚至包括他在公司卫生间里无人知晓的自言自语。
翻到中间部分,刘浩的血液几乎凝固。文字描述了他今晚的死亡——就在几分钟后,在这家书店里。死因是\"心脏骤停\",但字里行间暗示着某种更可怕的东西。
\"这不是真的...\"刘浩喃喃自语,却发现自己无法停止阅读。书页自动翻动,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最后几页是空白的,但当他注视时,墨迹开始凭空出现,记录着他此刻的每一个反应。
当文字写到\"刘浩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时,他突然听到背后传来细微的响动。老人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身后不到一米的地方,呼吸声像漏气的风箱。
\"时间到了。\"老人说。
刘浩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脊背窜上后颈。他想跑,双腿却像灌了铅。书从手中滑落,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化为灰烬。老人伸出那只冰冷的手,轻轻搭在他肩膀上...
第二天清晨,清洁工在空无一人的老城区街道上发现了一个昏迷的年轻人。救护车赶到时,医生宣布刘浩已经死亡多时,死因是心脏骤停。奇怪的是,他的表情凝固在极度恐惧的状态,双手保持着抓握某物的姿势,指缝里残留着奇怪的纸灰。
警方调查显示,刘浩最后出现的地点有一家已经关闭三个月的便利店。
几个月后,城市论坛上开始流传一个新的都市怪谈:深夜独行的人可能会遇到一家不存在的书店,里面的书记载着你的过去和未来。据说,如果你足够幸运,能在书店消失前逃出来;但大多数人,就像刘浩一样,会成为书中最后几页的主角,为这个怪谈增添一个新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