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抽水泵刚架到井边时,不少农户围着看稀奇。
这铁家伙通上电“嗡嗡”一转,井里的水就顺着水管“哗哗”往上涌,像条银龙似的钻进蓄水池,一个时辰就把五丈深的井抽下去半尺。
“这要是天旱的时候有它,麦子也不会枯死半亩!”王大爷蹲在井台边,摸着冰凉的水管直咂嘴。
去年大旱,他和儿子轮流压水井,压得肩膀肿成馒头,一天也浇不了半亩地,眼睁睁看着几亩谷子干得卷了叶。
夏天让人把抽水泵接到滴灌系统上,再连到蓄水池,形成了一套“自动灌溉网”。
农户们只要扳动开关,水就顺着滴灌管流进田里,均匀地渗到庄稼根上,再也不用挑着水桶在地里奔波。
最先尝到甜头的是种菜园的张寡妇。
她家三亩菜地离河远,以前浇水全靠扁担挑,一趟下来汗湿三层衣。
现在抽水泵一开水管,黄瓜架下的滴灌孔“滴答滴答”渗水,黄瓜妞一天一个样,长得顶花带刺,比别家的嫩多了。
“这水浇得匀,菜都长得精神!”张寡妇摘着顶花带刺的黄瓜,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昨天府城酒楼的掌柜来,说我家的菜比别家的嫩,多给了两文钱一斤!”
可这便利,却让村里管水渠的刘老五心里发空。
刘老五管了半辈子水渠,谁家该多浇点水,谁家该少浇点,全凭他一句话。
以前天旱时,农户们提着好酒好肉来求他,他指缝里漏点水,就能落下不少好处。
现在有了抽水泵,没人再求他放水,他背着双手在田埂上转悠,看着自动淌水的滴灌管,总觉得心里少了点啥。
“这铁疙瘩抽的水,哪有渠里的活水养庄稼?”刘老五对着蹲在田埂上抽烟的老伙计念叨,“井水硬,浇多了菜会黄的,等着瞧吧!”
老伙计吐了个烟圈:“我看张寡妇家的黄瓜长得挺好,比你去年偷偷给她家多放那点渠水时强多了。”
刘老五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闷头抽起烟来。
没过多久,府城来的农技师下乡指导,特意看了清河镇的灌溉系统,指着抽水泵连夸:“这法子好!井水经过沉淀,杂质少,比渠水干净,更适合浇菜!”他还让人取了水样化验,说井水里的矿物质多,浇出来的菜更有营养。
刘老五听说后,偷偷跑到张寡妇的菜园看了看,见黄瓜藤蔓爬满了架,上面挂满了绿莹莹的瓜,果然比往年壮实。
他蹲在滴灌管旁,看着水珠慢慢渗进土里,突然站起身,往夏天的粮铺走去。
“夏姑娘,”刘老五搓着手,脸上有点红,“我以前管水渠,知道哪块地地势高,哪块地容易积水。这抽水泵的管子该咋铺才最省水,我兴许能帮上忙。”
夏天笑着递给他一碗凉茶:“刘大哥肯来帮忙,再好不过了!咱们正愁没人熟悉地里的情况呢。”
后来,刘老五成了灌溉系统的“总调度”,带着伙计们调整水管走向,在地势高的地方加个小水泵,在低洼处挖条排水沟,把抽上来的井水用得恰到好处。
他现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比以前管水渠时还精神,见人就说:“这抽水泵是好东西,就是得会用,用好了比渠水还管用!”
抽水泵的好处不止浇地。夏天让人在镇上打了口深井,用抽水泵把水抽到水塔上,再通过水管接到各家各户,成了“自来水”。
以前镇上人喝水得去井边挑,遇到下雨天,井台泥泞滑得很,现在打开院里的水龙头,清冽的井水就流出来,连李老汉都不用再拄着拐杖去挑水了。
有次夏天路过李老汉家,见他正对着水龙头笑,手里的瓢还没放下。
“这水比以前甜!”李老汉舀了一瓢喝,咂咂嘴说,“以前挑水晃悠一路,水里总带点泥星子,现在直接从管子里流出来,干净!”
系统在她脑子里冒出来:【宿主,建立自来水与自动灌溉系统,改善民生与农产,获得积分,总积分。】
“分……”夏天看着水塔上的夕阳,“能换个小型面粉加工厂不?现在的磨面机只能磨粗粉,有加工厂能磨出精粉、饺子粉,花样能更多。”
【……可以兑换“多功能面粉加工厂”,能磨精粉、全麦粉、饺子粉,还能加工玉米碴、小米面,效率是普通磨面机的五倍。】
“多功能?”夏天眼睛一亮,“那赶紧换!我要让清河镇的人,想吃馒头有精粉,想吃窝窝有玉米碴,不用再东奔西跑买粮了!”
王默扛着相机走过来,镜头对着水塔拍了张照:“刚拍了抽水泵抽水的样子,水流得跟瀑布似的,明天放给大家看。”
他晃了晃手里的胶片盒,“张师傅新做的皮影里,孙悟空都用上自来水了,说要给花果山装个水塔。”
夏天笑着捶了他一下:“就你会拍。”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水管里的水“哗哗”流着,混着远处抽水泵的“嗡嗡”声,像首轻快的歌。
清河镇的田埂上,滴灌管还在“滴答”渗水,每一滴水里都映着夕阳的光;各家各户的水龙头下,水桶接得满满当当,晃悠着碎金似的光斑。
夏天知道,这水流淌的不只是水,还有日子里越来越多的甜——就像那抽上来的井水,清冽、干净,喝一口,从舌尖甜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