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晚会的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格兰德厅里空荡的回响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香水味。晗晗——Nieva han,独自站在宿舍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圣玛丽学院沉睡的轮廓。月光为古老的哥特式尖顶镀上一层银边,远处的梧桐树在夜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她奏响离别的夜曲。
明天这个时候,她已经在飞往纽约的航班上了。哥伦比亚大学,音乐专业,这是父亲为她规划好的道路,也是她自己选择的方向。一切都那么完美,那么按部就班,就像她这十八年的人生。
可是今夜,有什么东西在心底躁动不安。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的窗玻璃上划动着,直到那个名字渐渐清晰——harry。
哈里·温特沃斯。那个让她第一次懂得心动,也第一次懂得心痛的英国男孩。
他们已经多久没见了?三个月?四个月?时间在她刻意的回避下变得模糊不清。自从父亲得知他们的关系后那场严厉的谈话,自从母亲在越洋电话里委婉地提醒“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她就主动切断了与哈里的联系。
没有解释,没有告别,就像她处理生命中所有不符合“规划”的事情一样,干净利落。
可是今夜,毕业晚会上那些真挚的歌声,那些拥抱和泪水,像是打开了她心中某个紧闭的闸门。如果今夜不见,穿过大西洋,隔着整个北美大陆,他们还会再有交集吗?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压抑。
晗晗走到书桌前,拿起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映出她犹豫的脸。她的指尖在哈里的名字上方悬停了很久,久到屏幕再次暗下去。
“懦弱。”她轻声对自己说。
深吸一口气,她重新点亮屏幕,这一次没有犹豫,按下了那个她曾经无比熟悉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她的心跳快得几乎要挣脱胸腔。
“Nieva?” 哈里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还有掩饰不住的惊讶,“是你吗?”
“是我。”她的声音比她想象中还要平静,“抱歉这么晚打扰你。”
“不,没关系...我只是...没想到会是你。”哈里似乎完全清醒了,电话那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他从床上坐了起来,“恭喜毕业。我听说今晚的演出很成功。”
晗晗微微一愣:“你怎么知道?”
“圣玛丽的中国女孩在毕业晚会上连唱三首中文歌,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哈里轻笑一声,那熟悉的笑声让她心头一颤,“连我在剑桥的朋友都听说了。他们说,那场面感人得像是要把整个英国都唱哭。”
她忍不住笑了:“夸张。”
“所以,”哈里的语气变得小心翼翼,“你打电话来,就是为了听我夸你?”
窗外,一片梧桐叶旋转着落下,在月光中划出忧伤的弧线。
“我明天要去美国了。”她说,“哥大。可能...很久都不会回英国了。”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久到晗晗以为信号中断了。
“harry?”
“什么时候的飞机?”他的声音突然变得紧绷。
“下午三点。”
“见一面。”这句话不是询问,而是近乎命令的陈述,“Nieva,我们必须见一面。”
她的手指紧紧握住手机:“现在已经是午夜了,而且...”
“没有而且。”哈里打断她,“你在圣玛丽对吗?我四十分钟后到。不,三十分钟。”
“harry,这没有意义...”
“意义?”他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你突然消失四个月,然后半夜打电话告诉我你要永远离开英国,现在跟我说见面没有意义?”
她从未听过他如此激动的声音。那个总是玩世不恭、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哈里,此刻像是换了一个人。
“我们在老地方见。”他的语气不容拒绝,“如果你不来,我就去敲圣玛丽的门,告诉舍监我有急事找han小姐。我说到做到。”
电话被挂断了,忙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晗晗握着发烫的手机,站在原地久久未动。老地方——那是温特沃斯家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处小别墅,哈里十六岁时家里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里承载了他们太多回忆:一起备考的下午,他为她弹奏新学会的曲子,他们在星空下的初吻...
理智告诉她不应该去。明天她就要开始全新的生活了,不应该再与过去纠缠不清。
但她的心却在尖叫着另一个答案。
四十五分钟后,晗晗把车停在河畔小径旁。哈里的摩托车已经在那里了,斜倚在路灯下,像一头蛰伏的野兽。
他靠在摩托车上,金色的头发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四个月不见,他瘦了些,轮廓更加分明,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蓝眼睛里现在盛满了她读不懂的情绪。
“你迟到了。”他说,声音平静得不像刚刚在电话里失控的那个人。
“我需要时间考虑。”她走近他,夜风吹起她未扎起的长发。
哈里直起身,仔细地打量着她,目光像是要在她脸上搜寻什么痕迹:“考虑什么?考虑要不要来见你这个可怜的前男友最后一面?”
“你不是我的前男友,harry。”她轻声说,“我们从来没有正式在一起过。”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让两人之间的空气瞬间凝固。
哈里的嘴角抽动了一下,然后发出一声短促的苦笑:“是啊,我忘了。han家的大小姐怎么会和一个'小黄毛'认真谈恋爱呢?”
“别这么说。”她皱起眉头,“你知道不是这样的。”
“那是什么样的,Nieva?”他向前一步,距离近得她能闻到他身上熟悉的古龙水味道,混合着夜晚的凉意,“告诉我,到底是什么让你四个月前突然消失,连一句解释都没有?”
她移开目光,望向黑暗中流淌的泰晤士河:“我父亲...”
“别拿你父亲当借口。”他打断她,“我认识你三年了,Nieva。你不是那种会完全屈服于父母意愿的人。”
河面上的风吹来,带着水汽的凉意。晗晗抱紧双臂,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我累了,harry。”她说,“累了每次约会都要编造借口,累了每次接你电话都要避开家人,累了在朋友面前假装我们只是普通朋友...”
哈里愣住了,他显然没有料到这个答案。
“所以你就选择了最轻松的方式?”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直接消失?”
“那你要我怎么做?”她终于看向他,眼中闪着泪光,“跟我父亲大吵一架?跟全家对抗?然后呢?我们才十八岁,harry!我们能有什么未来?”
“未来是靠我们自己去创造的!”他抓住她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她微微皱眉,“如果你连尝试都不愿意,怎么知道没有未来?”
“因为我看得见!”她挣脱他的手,声音在寂静的河畔显得格外清晰,“我看得见我们之间所有的障碍——文化、家庭、期望...我父亲不会接受一个'外国男朋友',尤其是一个在他看来'不务正业'的音乐生!”
哈里像是被击中了要害,后退了一步:“所以在你眼里,我也只是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她懊恼地摇头,“你知道我有多尊重你的音乐才华。但是现实就是现实,harry。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不同的世界?”他冷笑一声,“就因为你是中国富豪的千金,而我只是个英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就因为你要去哥大追寻你的音乐梦想,而我要留在剑桥完成我的学业?”
夜色中,他的眼睛像两团燃烧的蓝色火焰。
“告诉我,Nieva,你真的相信这些所谓的'障碍'吗?还是你只是害怕为你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精准地刺中了她内心最深处的不安。
见她沉默,哈里的语气软了下来:“这四个月,我每天都在想你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突然消失。我甚至去了你伦敦的家,被你家的保安拦在门外。我以为你出了什么事...”
他的声音哽咽了,这是晗晗第一次见到他如此脆弱的一面。
“对不起。”她轻声说,眼泪终于滑落,“我只是觉得...长痛不如短痛。”
“那你现在为什么又来找我?”他问,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
她抬起头,任由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因为今晚我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那些面孔,突然意识到...我就要离开这个国家了,可能再也不会回来。而我不能就这样离开,连一句真正的告别都没有。”
哈里凝视着她,月光下她的脸庞如同瓷器般精致易碎。他伸出手,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
“你知道吗,”他的拇指摩挲着她的脸颊,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一件珍宝,“我申请了哥大的交换生项目。下个学期。”
晗晗睁大了眼睛:“什么?”
“我本来想等申请通过后再告诉你,给你一个惊喜。”他苦笑,“然后你就消失了。”
希望像一道微光,突然照进她以为已经封闭的心房。但理智很快又将它扑灭。
“即使你在哥大,又能改变什么呢?”她轻声问,“我父亲...”
“我不在乎你父亲怎么想。”哈里坚定地看着她,“我在乎的是你怎么想,Nieva。你愿意为我们争取一次吗?哪怕只是试一试?”
他的目光如此炽热,几乎要灼伤她的灵魂。
远处,教堂的钟声敲响了两下。凌晨两点了,离她的航班起飞还有十三个小时。
“我不知道,harry。”她诚实地说,“我需要时间思考。”
他点点头,似乎预料到这个回答:“好。我不逼你。但是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
“不要再次消失。”他的眼神近乎恳求,“即使你决定我们真的没有未来,也请亲口告诉我。不要就这样从我的世界里蒸发。”
晗晗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紧了。她看着他,这个曾经让她笑也让她哭的男孩,这个在她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突然意识到无论他们将来如何,他都将是她青春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答应你。”她说。
哈里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她:“毕业礼物。”
她犹豫了一下,接过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条银质手链,吊坠是一个小小的钢琴形状,琴盖上刻着两个字母:N&h。
“我自己设计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可能不太值钱,但是...”
“很漂亮。”她打断他,眼中再次涌上泪水,“谢谢你。”
他为她戴上手链,银质的凉意贴着她的皮肤,却莫名让她感到温暖。
“我送你回去吧。”他说,“明天...我就不去机场送你了。”
她理解地点头。那样的告别场面,对两人都太过残忍。
回程的路上,他们沉默着。摩托车在夜色中穿行,风在耳边呼啸,像是要把所有未说出口的话都吹散在空气里。
在圣玛丽的校门外,哈里停下车。晗晗摘下头盔,还给他。
“再见,harry。”她轻声说。
“再见,Nieva。”他凝视着她的脸,像是要把她的模样刻在心里,“无论你在哪里,记住,有个人永远相信你的才华,永远支持你的梦想。”
她突然扑进他怀里,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这个拥抱里,有感谢,有歉意,有所有她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然后,她转身走进校门,没有回头。
哈里一直等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宿舍楼里,才发动摩托车,引擎的轰鸣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晗晗回到房间,站在窗前,看着那辆摩托车的尾灯在夜色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野里。
她低头看着手腕上的银质手链,钢琴吊坠在月光下闪着微光。
美国,哥大,新的生活——这一切都在前方等待着她。
但今夜,在泰晤士河畔,在那个男孩炽热的眼神里,她留下了一部分自己。
也许,这真的不是永别。
也许,在某个未来的十字路口,他们的道路会再次交汇。
但此刻,她唯一能确定的是——她的英国岁月,连同那个金发男孩的身影,都将成为她生命中无法磨灭的印记,随着她漂洋过海,去往新的彼岸。
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悄悄染白了东方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