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7节点在“幽灵节点”持续不断的精准脉冲骚扰下,平稳运行了整整三十天。这三十天里,林微光团队开发的“脉冲指纹学习”系统如同一个不断进化的免疫系统,成功识别并屏蔽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干扰攻击。那些被成功过滤掉的攻击,以及节点在干扰下依然维持核心功能稳定的数据记录,本身就成为了一份极具说服力的“抗干扰能力证明”,源源不断地汇入“基石”评估中心。
这三十天,也是地面战场上硝烟渐散的三十天。
顾知行动用了所有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在ESA标准委员会进行最后的游说和博弈。当林微光授意可以“暗示”“基石”背景时,顾知行以极其巧妙的方式,向几位关键委员传递了“普罗米修斯”正在参与一项“关乎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国家级机密技术验证”的信息。他没有明说,但足够引发联想和重视。
这步险棋起到了效果。在最终的表决中,那些明显针对“场协同”技术的歧视性条款被大幅修改或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更中立、更注重实际效能和长期安全监测的框架性要求。虽然加入了对长期生物效应进行跟踪的条款,但这已是所有创新技术都需要面对的合理要求,并未单独针对“普罗米修斯”。
欧洲标准协会(ESA)正式发布了《智能建筑环境系统技术标准1.0》。尽管苏氏联盟在最后时刻试图阻挠,但大势已去。“场协同”技术路线,终于在这片全球最重要的高端市场之一,获得了官方的“准入证”。虽然未来的市场竞争依然残酷,但制度性的壁垒已被打破。
消息传回迪拜,“普罗米修斯”总部响起了一片压抑已久的欢呼。这是团队自“星链”项目后,在商业和标准战场上取得的又一场关键胜利。
然而,林微光还来不及细细品味这份胜利,加密通讯器上,那个代表着最高优先级任务的指示灯,再次亮起。来自沈啸。
她深吸一口气,接通。
沈啸的影像出现,依旧是那副冰冷精确的模样,但林微光敏锐地察觉到,他眼中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察觉的认可。
“x-7节点,三十日连续稳定运行评估期结束。”沈啸开门见山,没有任何铺垫,“综合评估报告已生成。核心结论:通过。”
通过!
简单的两个字,却重若千钧。指挥中心里,所有能听到这个通讯的人,都瞬间握紧了拳头,脸上涌现出激动之色。
“节点在复杂真实环境下的适应性、能效表现、尤其是抗干扰与系统韧性,超出预期。”沈啸继续以他特有的方式陈述着,这几乎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评价,“‘场协同’技术,被正式纳入‘基石’计划环境交互层首选技术方案之一。”
成功了!他们不仅通过了测试,更是赢得了未来!这意味着“场协同”技术将不再是局限于建筑优化的应用科技,而是真正成为了构筑未来数字世界的基石之一!
“恭喜。”沈啸看着林微光,说出了这两个对他而言可能十分陌生的字眼,虽然语气依旧平淡。“你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谢谢。”林微光压下心中的波澜,平静回应,“这是整个团队的成果。”
“成果属于过去。”沈啸话锋一转,瞬间将人从喜悦的云端拉回现实,“‘基石’第一阶段原型验证结束。接下来,是第二阶段:区域组网测试。”
他传输过来一份新的纲要文件。
“目标:在指定区域内,部署并协同运行至少三个‘基石’节点,构建一个小型网络。考核指标:节点间数据同步效率、负载均衡能力、以及网络整体的容错与自愈性能。准备时间:六十天。”
区域组网!
这不再是单个节点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求多个节点像一个有机生命体一样协同工作。其技术复杂度和协调难度,呈指数级上升。
“指定区域是哪里?”林微光问。
“地点待定,需综合评估后通知。”沈啸回答,“你们当前的任务是完成技术储备和方案设计。相关资料及部分非核心网络协议,已同步至你们的权限库。”
通讯结束。
林微光看着屏幕上新传来的、更加庞杂的技术资料,刚刚因通过评估而松弛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她知道,沈啸的世界里没有休整期,只有永无止境的下一关。通过x-7测试,仅仅是拿到了参与真正游戏的资格。区域组网,才是“基石”计划核心技术能力的试金石。
她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通报了评估通过和下一阶段的任务。
喜悦是真实的,但压力也是即刻的。没有人沉浸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技术团队在伊莎贝尔的带领下,立刻开始消化区域组网的技术要求,讨论节点间通信、时钟同步、冲突解决等一系列新难题。
商业团队在顾知行的协调下,则开始为可能的大规模节点部署,进行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预先规划。
而林微光,则在思考一个更深远的问题。
区域组网的“指定区域”会是什么地方?肯定不会像“星瀚塔”那样是单一的商业建筑。它可能是一个园区,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小型城镇。这其中的复杂性和潜在阻力,将远超以往。
她接通了周景明的通讯。
“周先生,我们需要开始关注全球范围内,哪些区域可能成为‘基石’第二阶段测试的候选地。重点关注那些正在进行智慧城市升级、政策支持力度大、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同时,”她顿了顿,“加强对苏氏和‘幽灵节点’动向的监控。他们绝不会坐视我们进入组网阶段,一定会有所动作。”
“明白。我会扩大情报收集范围,并提高预警级别。”周景明领命。
处理完这些,林微光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目光落在窗外。
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色。
x-7节点的评估通过和ESA标准的胜利,如同两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普罗米修斯”的前路。
但这光芒也意味着,他们从此进入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必将暴露在更强烈的风暴之下。
区域组网,是一个新的序章。
它预示着,“场协同”技术将不再仅仅是点亮单个建筑的火炬,而是要尝试连接成片,形成一片真正的、智慧的光之网络。
前路漫漫,挑战未知。
但她知道,她和她的团队,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向前。
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每一簇微光的汇聚,都意义非凡。